一种减振器的外缸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66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减振器的外缸筒,它包括筒体、与该筒体密封连接的封头和固定连接在该封头下部的吊环。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封头的外周有一圈密封圈槽,在该密封圈槽的下方有一圈扣槽;筒体是在所述密封圈槽内安装了密封圈后,以该筒体的下端部紧扣在扣槽内的状态而与封头密封连接的。其紧扣边可再通过点焊的方式加固;封头和其下部的吊环也可铸造为一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包括制造与检测成本相对较较低的,节省产品成本的优点。其外缸筒加固后的减振器,还尤其适合在重型车中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筒式减振器,具体涉及活塞筒式减振器的外缸筒
技术介绍
在汽车减振器中,目前运用得最多的是活塞筒式减振器,这类减振器中又包括双 筒的双作用减振器和单筒的充气式减振器。前者包括其上部与活塞杆连接的带有调节阀的 活塞、活塞可在其内运动且在活塞两端充满压力油(减震器油)的工作缸筒、套在该工作缸 筒之外而用于储油和调节工作缸筒内油量的外缸筒等;后者包括其上部与活塞杆连接的带 有调节阀的活塞、活塞可在其内运动的工作缸筒、在该工作缸筒内的活塞下方的(无杆)浮 动活塞等。后者的浮动活塞上方充满了压力油,在该浮动活塞的下方是一个密闭的气室,气 室内充满了高压氮气(由于充气式减振器只有一个“工作缸筒”与减振作用相关,故在此后 的本说明书中,将其统一称为“外缸筒”)。这两种减振器的活塞杆上端,与汽车车架相连; 其外缸筒的下端,与汽车的悬挂元件相连。上述两种减振器的外缸筒下端的结构是(参考图1),在外缸筒筒体3的下端部焊 接一个封头2,在该封头的下部焊接一个吊环1。由于双作用减振器的外缸筒内充满了压力 油,充气式减振器的外缸筒下部内充满了高压氮气,因此,在工艺方面就要求封头2与外缸 筒筒体3间的环形焊逢h2不但应当要有必要的焊接强度,而且在至少0. 5Mpa的压力下不 得出现泄漏现象。这样一来,即便是对封头2与吊环1间焊逢hi的质量,可以采用节约成 本的“抽检”办法来进行控制,但对于封头2与外缸筒筒体3间环形焊逢h2的质量,就不得 不采用件件都进行单独检测(包括检漏)的办法来控制了。显然,质量不合格的,只能返工 补焊、甚至只能作为废品处理;同样显然的是,如此制造与检测的产品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与检测成本相对较较低的减振器的外缸筒。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减振器的外缸筒,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 面是,该外缸筒包括筒体、与该筒体密封连接的封头和固定连接在该封头下部的吊环。其改 进之处是,所述封头的外周有一圈密封圈槽,在该密封圈槽的下方有一圈扣槽;筒体是在所 述密封圈槽内安装了密封圈后,以该筒体的下端部紧扣在扣槽内的状态而与封头密封连接 的。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抛弃了现有技术中把封头焊接在筒体下端部的结构, 而是采用了紧扣加密封圈的结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焊接质量不好(例如出现“夹砂”、 “砂眼”等)而带来的泄漏问题,进而可以把原须件件检测改成能节省工时成本的“抽检”; 同时,因省掉了焊接工序,还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就节省了为防止污染的环保投入。简 言之,本专利技术具有包括制造与检测成本相对较较低的,节省产品成本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中减振器的外缸筒下端的结构示意2——本专利技术中的整体封头组件的结构示意3——图2的左视4——本专利技术减振器的外缸筒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减振器的外缸筒,(参考图2、3)该外缸筒包括筒体3、与该筒体3密封连接的 封头2和固定连接在该封头2下部的吊环1。在本专利技术中,其封头2的外周有一圈密封圈槽 122,在该密封圈槽122的下方有一圈扣槽121 ;(参考图4)本专利技术中的筒体3,是在密封圈 槽122内安装了密封圈4后,以该筒体3的下端部紧扣在扣槽121内的状态而与封头2密 封连接的。进一步讲,为提高在重型车(载重车、大型客车等)中运用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参 考图4)在筒体3下端部紧扣在扣槽121内的状态下,其紧扣边再通过点焊的方式加固,其 焊点5均布在该筒体3的下端部。显然,本处所说的“均布”,仅仅是工程上的概念,而非数 学概念的“均布”。点焊的数量显然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且完全能够通过常规计算或十分 有限的常规试验确定,故不详述。需说明一下的是,虽然增加了点焊之后,其焊接工序又增 加进来了,但与现有技术中的环状满焊相比,其污染的严重程度也极大地减少了,在通风良 好的工作环境中,也不必格外地采取环保措施;同时,对于点焊质量问题,也仅仅只需进行 抽检,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第一件均检漏。实践中需注意的是,虽然点焊的热影响区 极小,但仍需注意,不要让密封圈4过度受热。更进一步讲,本专利技术中的封头2和其下部的吊环1,可以是通过铸造方式而构成为 整体的一个封头组件12的上下两部分构造(参考图2、3)。把封头2和吊环1做成一个完 整的整体(一个完整的铸钢件)的好处在于除作为减振器而受到(沿活塞杆轴线方向) 交变的纵向压力之外,由于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各减振器均要受到侧向的弯矩力等复杂的 交变侧向力的作用。现有技术把封头2和其下部的吊环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下,该处的焊逢hi (参考图1)及其热影响区,就有许多易产生疲劳断裂的应力源。而改成 一个完整的铸钢件(尤其是采用精密铸造、并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后),容易产生疲劳断裂 的应力源就大大地减少了。鉴于精密铸造和合适铸造材料的选择,早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所熟知的常规技术,故在此不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减振器的外缸筒,该外缸筒包括筒体(3)、与该筒体(3)密封连接的封头(2)和固定连接在该封头(2)下部的吊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2)的外周有一圈密封圈槽(122),在该密封圈槽(122)的下方有一圈扣槽(121);所述筒体(3)是在所述密封圈槽(122)内安装了密封圈(4)后,以该筒体(3)的下端部紧扣在所述扣槽(121)内的状态而与所述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革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意减振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