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44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压力机上的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其包括一个主缓冲机构和至少一个与其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主缓冲机构上端连接顶冠。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合理,设计了多个可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通过力的逐级传递,可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使缓冲气垫获得较大的输出压力;通过调整调节丝杠来控制顶杆的上升位置,使气垫行程能够自动、精密调节,克服了装配不同模具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顶杆的弊端,提高了压力机的生产效率,扩大了适用范围;气垫中产生相对运动的零部件的刚性接触部位设置了聚氨酯缓冲垫,有效地解决了气垫在工作过程中刚性接触产生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气垫,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压力机上的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
技术介绍
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它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 分为单活塞式和多活塞式,固定气缸式和活动气缸式,气垫自身导向式和工作台导向式,可 调行程式和不可调行程式等。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上气垫和下气垫。气垫可以与模具 配合随滑块上下往复运动,在压力机进行拉伸工艺时起压边及卸件打料的作用,在压力机 进行冲裁工艺时起顶件的作用。在压力机装配气垫后,单动压力机就能进行拉伸工艺,从而 扩大了压力机的工艺范围。气垫与弹簧垫、橡胶垫相比,优点在于压力可调,调节范围大, 在压力机整个行程中气垫压力可以基本保持不变,通用性强,从而提高了压力机的冲压精 度与工作效率。因此在压力机上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气垫装置,同时也对气垫的功能、技术 指标等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低噪音、行程可调、大的输出压力等,以适应生产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输出压力的增大通常是通过使用多个单级气垫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使用多 个单级气垫可能会带来动作同步性差、压力不一致等缺点,从而产生冲压精度低、废品率高 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气垫行 程能够自动、精密调节,输出压力可灵活调整的多级缓冲气垫,该缓冲气垫能有效提高压力 机的生产效率,扩大其适用范围,而且工作噪音低。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包括一个主缓冲机构和 至少一个与其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主缓冲机构上端连接有顶冠;所述主缓冲机构包 括顶杆、调节丝杠、轴承组件、大同步带轮、同步带、小同步带轮、驱动电机、前端盖、调节螺 母、主缸体和主活塞;主缸体下端密封联接单级增压机构;驱动电机安装在前端盖一侧,驱 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小同步带轮;前端盖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调节螺母装在安装孔内 并固定在前端盖上,调节丝杠装在调节螺母内并与调节螺母构成螺纹传动副;大同步带轮 通过轴承组件安装在前端盖上并能自由转动,大同步带轮与小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传 动;调节丝杠装在大同步带轮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移动,在调节丝杠外壁上开设有轴向 的联接槽,在大同步带轮中心孔的内壁设有联接键,联接键嵌置于联接槽内,大同步带轮转 动带动调节丝杠同步转动并产生升降运动;所述调节丝杠中心设有轴向的通孔,顶杆装在 调节丝杠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滑动,顶杆上端向上穿过机架上的顶杆通孔后连接顶冠; 顶杆下端伸出调节丝杠的中心通孔与装配在主缸体内的主活塞相连接;主缸体内被主活 塞分成上部的主呼吸腔室和下部的主进气腔室,主呼吸腔室与前端盖上开设的主呼吸口相 通,主进气腔室与单级增压机构上开设的主进气口相通;所述单级增压机构包括联接缸盖、增压缸体、增压活塞杆和增压活塞;联接缸盖上部与主缸体的下端密封联接,增压缸体的下 端与下一个单级增压机构的联接缸盖密封连接,最后一个单级增压机构的增压缸体的下端 密封连接后端盖;在联接缸盖的中心开设有活塞杆通孔,增压活塞杆上端穿过活塞杆通孔 伸入主缸体内并向上顶住主活塞,增压活塞杆与活塞杆通孔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增压活 塞杆下端与装配在增压缸体内的增压活塞相连接;所述增压缸体内被增压活塞分成上部 的增压呼吸腔室和下部的增压进气腔室,增压呼吸腔室与联接缸盖上开设的增压呼吸口相 通,增压进气腔室与联接缸盖或后端盖上开设的增压进气口相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接近开关和下接近开关,上接近 开关和下接近开关分别控制调节丝杠升降运动的上下极限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丝杠的下端连接有缓冲座,缓冲座的下表面、 增压活塞杆的上端面、以及后端盖的内端面均设有凹槽,各凹槽内对应装有形状尺寸相匹 配的丝杠缓冲垫、活塞杆缓冲垫以及缸盖缓冲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定位轴承、下定位轴承和轴承盖; 在前端盖的上表面设有轴承支座,下定位轴承的外圈支承在轴承支座上,下定位轴承的内 圈套在大同步带轮的下部并起到支承作用;上定位轴承的内圈套在大同步带轮的上部,上 定位轴承的外圈通过轴承盖压紧,轴承盖固定在前端盖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与调节丝杠的中心通孔之间、顶杆与机架上 的顶杆通孔之间均装有滑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丝杠与调节螺母之间的配合螺纹的轴向间隙 不大于0. 1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呼吸口和增压呼吸口处分别安装消音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杠缓冲垫、活塞杆缓冲垫和缸盖缓冲垫均通过 螺栓件联接固定,螺栓件上涂抹高强度螺纹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杠缓冲垫、活塞杆缓冲垫和缸盖缓冲垫采用聚 氨酯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巧妙合理,设计了多个可顺次串联的单级 增压机构,通过力的逐级传递,可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使缓冲气垫获得较大的输出压力; 通过调整调节丝杠来控制顶杆的上升位置,使气垫行程能够自动、精密调节,克服了装配不 同模具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顶杆的弊端,提高了压力机的生产效率,扩大了适用范围;气垫 中产生相对运动的零部件的刚性接触部位设置了聚氨酯缓冲垫,有效地解决了气垫在工作 过程中刚性接触产生噪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顶冠、2-顶杆、3-机架、4-调节丝杠、5-联接槽、6-联接键、7-大 同步带轮、8-同步带、9-小同步带轮、10-驱动电机、11-电机座、12-前端盖、13-调节螺母、 14-主缸体、15-缓冲座、16-主活塞、17-主进气口、18-联接缸盖、19-增压活塞杆、20-增 压缸体、21-增压活塞、22-增压进气口、23-后端盖、24-缸盖缓冲垫、25-增压进气腔室、26-增压呼吸腔室、27-增压呼吸口、28-活塞杆缓冲垫、29-主进气腔室、30-丝杠缓冲垫、 31-主呼吸腔室、32-主呼吸口、33-轴承支座、34-下定位轴承、35-上定位轴承、36-轴承 盖、37a-上接近开关、37b-下接近开关、38-滑套、A-单级增压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是两级缓冲气垫,其包括一个主缓冲机构和一个单级增 压机构A,在该单级增压机构A的下部再顺次串联若干个单级增压机构A即可形成多级缓冲气垫。如图1所示,所述主缓冲机构主要由顶杆2、机架3、调节丝杠4、大同步带轮7、同 步带8、小同步带轮9、驱动电机10、电机座11、前端盖12、调节螺母13、主缸体14和主活塞 16组成。主缸体14下端密封联接单级增压机构A。驱动电机10通过电机座11安装在前端 盖12 —侧,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小同步带轮9。前端盖12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调 节螺母13装在安装孔内并利用螺钉固定在前端盖12上,调节丝杠4装在调节螺母13内并 与调节螺母13构成螺纹传动副。大同步带轮7通过轴承组件安装在前端盖12上并能自由 转动,大同步带轮7与小同步带轮9通过同步带8连接传动。调节丝杠4装在大同步带轮 7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移动,在调节丝杠4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联接槽5,在大同步带轮 7中心孔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包括一个主缓冲机构和至少一个与其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A),其特征在于:主缓冲机构上端连接有顶冠(1);所述主缓冲机构包括顶杆(2)、调节丝杠(4)、轴承组件、大同步带轮(7)、同步带(8)、小同步带轮(9)、驱动电机(10)、前端盖(12)、调节螺母(13)、主缸体(14)和主活塞(16);主缸体(14)下端密封联接单级增压机构(A);驱动电机(10)安装在前端盖(12)一侧,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小同步带轮(9);前端盖(12)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调节螺母(13)装在安装孔内并固定在前端盖(12)上,调节丝杠(4)装在调节螺母(13)内并与调节螺母(13)构成螺纹传动副;大同步带轮(7)通过轴承组件安装在前端盖(12)上并能自由转动,大同步带轮(7)与小同步带轮(9)通过同步带(8)连接传动;调节丝杠(4)装在大同步带轮(7)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移动,在调节丝杠(4)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联接槽(5),在大同步带轮(7)中心孔的内壁设有联接键(6),联接键(6)嵌置于联接槽(5)内,大同步带轮(7)转动带动调节丝杠(4)同步转动并产生升降运动;所述调节丝杠(4)中心设有轴向的通孔,顶杆(2)装在调节丝杠(4)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滑动,顶杆(2)上端向上穿过机架(3)上的顶杆通孔后连接顶冠(1);顶杆(2)下端伸出调节丝杠(4)的中心通孔并与主缸体(14)内的主活塞(16)相连接;主缸体(14)内被主活塞(16)分成上部的主呼吸腔室(31)和下部的主进气腔室(29),主呼吸腔室(31)与前端盖(12)上开设的主呼吸口(32)相通,主进气腔室(29)与单级增压机构(A)上开设的主进气口(17)相通;所述单级增压机构(A)包括联接缸盖(18)、增压缸体(20)、增压活塞杆(19)和增压活塞(21);联接缸盖(18)上部与主缸体(14)的下端密封联接,增压缸体(20)的下端与下一个单级增压机构(A)的联接缸盖(18)密封连接,最后一个单级增压机构(A)的增压缸体(20)的下端密封连接后端盖(23);在联接缸盖(18)的中心开设有活塞杆通孔,增压活塞杆(19)上端穿过活塞杆通孔伸入主缸体(14)内并向上顶住主活塞(16),增压活塞杆(19)与活塞杆通孔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增压活塞杆(19)下端与密封装配在增压缸体(20)内的增压活塞(21)相连接;所述增压缸体(20)内被增压活塞(21)分...

【技术特征摘要】
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包括一个主缓冲机构和至少一个与其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A),其特征在于主缓冲机构上端连接有顶冠(1);所述主缓冲机构包括顶杆(2)、调节丝杠(4)、轴承组件、大同步带轮(7)、同步带(8)、小同步带轮(9)、驱动电机(10)、前端盖(12)、调节螺母(13)、主缸体(14)和主活塞(16);主缸体(14)下端密封联接单级增压机构(A);驱动电机(10)安装在前端盖(12)一侧,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小同步带轮(9);前端盖(12)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调节螺母(13)装在安装孔内并固定在前端盖(12)上,调节丝杠(4)装在调节螺母(13)内并与调节螺母(13)构成螺纹传动副;大同步带轮(7)通过轴承组件安装在前端盖(12)上并能自由转动,大同步带轮(7)与小同步带轮(9)通过同步带(8)连接传动;调节丝杠(4)装在大同步带轮(7)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移动,在调节丝杠(4)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联接槽(5),在大同步带轮(7)中心孔的内壁设有联接键(6),联接键(6)嵌置于联接槽(5)内,大同步带轮(7)转动带动调节丝杠(4)同步转动并产生升降运动;所述调节丝杠(4)中心设有轴向的通孔,顶杆(2)装在调节丝杠(4)的中心通孔内并能轴向滑动,顶杆(2)上端向上穿过机架(3)上的顶杆通孔后连接顶冠(1);顶杆(2)下端伸出调节丝杠(4)的中心通孔并与主缸体(14)内的主活塞(16)相连接;主缸体(14)内被主活塞(16)分成上部的主呼吸腔室(31)和下部的主进气腔室(29),主呼吸腔室(31)与前端盖(12)上开设的主呼吸口(32)相通,主进气腔室(29)与单级增压机构(A)上开设的主进气口(17)相通;所述单级增压机构(A)包括联接缸盖(18)、增压缸体(20)、增压活塞杆(19)和增压活塞(21);联接缸盖(18)上部与主缸体(14)的下端密封联接,增压缸体(20)的下端与下一个单级增压机构(A)的联接缸盖(18)密封连接,最后一个单级增压机构(A)的增压缸体(20)的下端密封连接后端盖(23);在联接缸盖(18)的中心开设有活塞杆通孔,增压活塞杆(19)上端穿过活塞杆通孔伸入主缸体(14)内并向上顶住主活塞(16),增压活塞杆(19)与活塞杆通孔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增压活塞杆(19)下端与密封装配在增压缸体(20)内的增压活塞(21)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厚伦闫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