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线圈天线及具有该双通道线圈天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44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通道线圈天线及具有该双通道线圈天线装置,涉及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通道线圈天线两线圈互耦较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包括柔性或非柔性的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均由线圈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沿其所在平面法线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沿其所在平面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应用在收发信号的场景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线圈天线及具有该双通道线圈天 线的装置。
技术介绍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器一般要通过天 线发射电磁波来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部分RFID系统根据应用需求采用双通道线圈天线 收发信号,即由一根天线完成信号发射,而由另一根天线来承担信号接收。在低频(125KHz)或高频(13. 56MHz)RFID系统中,为保证一定的通信距离,RFID 系统的阅读器的天线需要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这类天线通常采用印刷电路形式的感应线 圈来实现,这种线圈可以在微小的空间产生所需电感。通常产生双通道线圈天线的方法是 大口径线圈包含小口径线圈,两个金属线圈可以同时位于介质基板的某一个表面,如图1 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矩形口径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其两个通道的螺旋线圈6、7均位于介质基 板30的上表面,外螺旋状线圈(大口径螺旋线圈)7为2匝,内螺旋状线圈(小口径螺旋线 圈)6为3匝,两个螺旋线圈的旋向由内至外均为逆时针旋向,图2为图1的立体视图,可以 清晰地看到大口径螺旋状线圈7、金属化通孔20以及输入/输出端子对71形成一个准闭 合通道(指与外加设备相连接后,可形成闭合回路的通道),而位于大口径线圈7内部的小 口径螺旋状线圈6、金属化通孔20以及输入/输出端子对61形成另一个准闭合通道;两个 金属线圈也可以分别位于介质基板的上下两个表面,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矩形口径的 双通道线圈天线,其两个通道的螺旋状线圈8、9分别位于介质基板30的上、下表面,大口径 螺旋状线圈9为6匝,小口径螺旋状线圈8为4匝,两个螺旋线圈的旋向由内至外均为顺时 针旋向,图4为图3的立体视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第一导体层(介质基板30的下表 面)的大口径螺旋状线圈9、金属化通孔20以及输入/输出端子对91形成一个准闭合通 道,而位于第二导体层(介质基板30的上表面)的小口径螺旋状线圈8、金属化通孔20以 及输入/输出端子对81形成另一个准闭合通道。在实现上述双通道线圈天线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 题双通道线圈天线两个线圈之间的互耦很严重,显著降低了线圈天线的性能,使非接触 通信距离锐减,虽然适当增加两个线圈之间的间距,可以降低互耦,有利于减少线圈天线 Q(Quality factor,品质因数)值的损失,但这样做势必增大了设备的体积,而且大多数情 况下,由于空间的限制,难以增加线圈天线之间的间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通道天线线圈以及具有该双通道天线的装置,既可有 效利用空间又能降低双通道线圈天线中两个线圈之间的互耦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双通道线圈天线,包括柔性或非柔性的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均由线圈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 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在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 互分离。一种装置,其中包括上述双通道线圈天线。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 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在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分离,即不重叠,这种结构不 仅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可以使双通道线圈天线的分布电容变小,进而确保天线的自谐 振频率远远高于工作频率,故而有效降低第一导体层线圈和第二导体层线圈之间的互耦, 使两线圈彼此之间不互相影响,不仅可有利于保证两个线圈工作的独立性,也可使天线具 有优良的电气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线圈位于同一导体层的矩形口径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平面示意 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图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
技术介绍
中线圈位于不同导体层的矩形口径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平面示意 图;图4为
技术介绍
中图3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三端子输入/输出方式矩形口径的双通道线圈天线的 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5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四端子输入/输出方式矩形口径的双通道线圈天线的 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图7的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20——金属化通孔;30——介质基板;6——同一导体层的内螺旋状线圈;7——同一导体层的外螺旋状线圈;61——端子;71——端子;8——上表面导体层的内螺旋状线圈;9——下表面导体层的外螺旋状线圈;10——三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 3——三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介质基板; 4——三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第二导体层螺旋状线圈;5——三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第一导体层螺旋状线圈;11——三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接续导体段;1,41,51——双通道线圈天线的三端子;2——三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金属化通孔;12——四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31——四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介质基板;42——四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第二导体层螺旋状线圈;52——四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第一导体层螺旋状线圈;13——四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接续导体段;411,412,511,512——双通道线圈天线的四端子;21——四端子双通道线圈天线的金属化通孔;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5中的线圈4和图6中的线圈4看起来颜色不同、图5的线 圈5和图6中的线圈5看起来颜色不同,但线圈4在图5和图6中均是指代同一事物,线圈 5也是如此。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如下申请人采用同一绘图软件绘制的图5和图6,线 圈4绘制时采用了金属铝色代表,线圈5绘制时采用了黑色代表,但因为采用的绘图软件具 有光感功能,因此金属铝色的线圈4在平面示意图的图5中显示出了白色,在立体示意图的 图6中才看得出是金属铝色;基于同样的原因,黑色的金属线圈5在平面示意图的图5中看 得出是黑色,但在立体示意图的图6中显示出的是较浅的黑色。同理,虽然图7中的线圈42和图8中的线圈42看起来颜色不同、图7的线圈52 和图8中的线圈52看起来颜色不同,但线圈42在图7和图8中均是指代同一事物,线圈52 也是如此。具体会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同上,在此不赘述。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双通道线圈天线,该双通道线圈天线包括一种介质基 板,该介质基板可以包括柔性或非柔性的,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对 应紧密设置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均由线圈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 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在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 互分离。其中,上述提到的线圈包括蚀刻金属线圈或印刷导线线圈。优选地,上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 二导体层线圈在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分离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所述第 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在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间隙 内。并且,上述第一导体层中的线圈包括下述任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通道线圈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均由线圈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层线圈在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基板上还包括穿 透所述介质基板的金属化通孔;所述第一导体层还包括离散的接续导体段;所述第二导体层的线圈包括离散的螺旋状导体段,所述离散的螺旋状导体段通过所述 金属化通孔与所述第一导体层的离散的接续导体段相连接形成具有回路性质的所述第二 导体层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线圈天线的输入/ 输出方式包括三端子方式和四端子方式;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层还包括端子导体段,所述端子导体段通过所 述金属化通孔与所述第一或第二导体层线圈相连接形成三端子方式或四端子方式中的一 个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导体层上线圈延伸出一段作为端子导体段进而成为三端子方式 或四端子方式中的一个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线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线圈在所述 第二导体层线圈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