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169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包括上梁、下梁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下梁铰接,另一端与上梁滑移连接,连接杆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伸缩杆与铰接杆螺纹连接,上梁上具有滑移槽,滑移槽的两侧均具有翼槽,伸缩杆的端部具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均具有轴承,轴承位于翼槽内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杆能够调节长短且折叠省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车的车架大梁
技术介绍
目前,折叠车折叠时,前三角架的折叠通常是通过折叠车的车架大梁折叠来完成, 而传统型的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包括上梁和下梁,连接杆的一端与下梁铰接,另一端就直接 配装在上梁的滑移槽内滑移连接,因此连接杆和上梁的滑移槽的摩擦系数大,导致折叠时 费力;同时连接杆在连接上梁和下梁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连接杆与上梁和下梁装 配存在误差,也能导致折叠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杆能够调节长短且折叠省力的折叠车的车 架大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包括上 梁、下梁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下梁铰接,另一端与上梁滑移连接,连接杆包括铰接杆 和伸缩杆,伸缩杆与铰接杆螺纹连接,上梁上具有滑移槽,滑移槽的两侧均具有翼槽,伸缩 杆的端部具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均具有轴承,轴承位于翼槽内滚动连接。所述下梁上具有铰接支座,连接杆的铰接杆与铰接支座铰接。还包括用来限定上梁与下梁折叠距离的限位块,限位块设在上梁的滑移槽的一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连接杆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伸缩杆与铰接杆螺纹连接,从 而能调整连接杆的长度,能调整与上梁和下梁装配误差,此外伸缩杆的端部具有销轴,销轴 的两端具有轴承,轴承位于翼槽内滚动连接,大大降低了在折叠时的摩擦力,折叠时更加省 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D向视图;图3是图1的E向视图;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5是图1中连接杆的剖视图;图6是图1的B-B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7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2、3、4、5、6所示,一种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包括上梁1、下梁2和连接杆 3,连接杆3的一端与下梁2铰接,另一端与上梁1滑移连接,连接杆3包括铰接杆3-1和伸 缩杆3-2,伸缩杆3-2与铰接杆3-1螺纹连接,上梁1上具有滑移槽1-1,滑移槽1_1的两侧 均具有翼槽1-1-1,伸缩杆3-2的端部具有销轴4,销轴4的两端均具有轴承5,轴承5位于 翼槽1-1-1内滚动连接。参见图1、3所示,为了让连接杆3铰接在下梁2上,所述下梁2上具有铰接支座 2-1,连接杆3的铰接杆3-1与铰接支座2-1铰接,当然也可以直接铰接在下梁2上。参见图1、2所示,为了限制上梁1的移动距离,还包括用来限定上梁1与下梁2折 叠距离的限位块6,限位块6设在上梁1的滑移槽1-1的一端。参见图7、8所示,本技术使用时,上梁1和下梁2的一端均与车头架7铰接, 另一端均与车架总成8铰接,连接杆3的一端与下梁2铰接,另一端与上梁1滑移连接,在 折叠过程中,参见图7和图8所示,连接杆3的销轴4在上梁1的滑移槽1-1内缓慢滑动, 带动轴承5在翼槽1-1-1内滚动,滚动配合能够使得折叠更加顺畅。权利要求一种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包括上梁(1)、下梁(2)和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一端与下梁(2)铰接,另一端与上梁(1)滑移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包括铰接杆(3 1)和伸缩杆(3 2),伸缩杆(3 2)与铰接杆(3 1)螺纹连接,上梁(1)上具有滑移槽(1 1),滑移槽(1 1)的两侧均具有翼槽(1 1 1),伸缩杆(3 2)的端部具有销轴(4),销轴(4)的两端均具有轴承(5),轴承(5)位于翼槽(1 1 1)内滚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2)上具有铰接 支座(2-1),连接杆(3)的铰接杆(3-1)与铰接支座(2-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限定上梁(1) 与下梁⑵折叠距离的限位块(6),限位块(6)设在上梁⑴的滑移槽(1-1)的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车的车架大梁,包括上梁、下梁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下梁铰接,另一端与上梁滑移连接,连接杆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伸缩杆与铰接杆螺纹连接,上梁上具有滑移槽,滑移槽的两侧均具有翼槽,伸缩杆的端部具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均具有轴承,轴承位于翼槽内滚动连接。本技术连接杆能够调节长短且折叠省力。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745703SQ20102027101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德才 申请人:常州珍妮车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珍妮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