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便携踏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31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轮便携踏溜车:包括车身前部、车身后部、车身折叠器、前叉、折叠立管、折叠手把、驱动传动机构和前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前部包括车梁和前头管,所述的车身后部包括车身箱、箱盖和后叉,前叉与前头管可转动连接,折叠立管与前叉连接,折叠手把安装在折叠立管上,驱动传动机构包括定位轴、曲轴、摆片、踏杆、踏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轮、飞轮和链条,定位轴固定在车身箱的前部,定位轴后下方安装一曲轴,曲轴两头连接两摆片,两摆片连接两踏杆,两踏杆前端套接在定位轴上,后端安装有两踏脚,曲轴上固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并同轴连接一链轮,飞轮安装在后轮上,链条绕接在链轮和飞轮上;该车可折叠得很小,骑行舒适度大大提高,可放在包中,更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脚上下踩踏的脚踏溜车,特别涉及一种两轮、可折叠的、方便携 带的一两轮便携踏溜车
技术介绍
设计人在2006年曾申请了一种专利号为ZL200610159443. 0的踏溜车,后又分别 申请了几款三轮的或四轮的踏溜车,但这些踏溜车还是娱乐的成份更多一些,还没有达到 令人满意的代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两轮便携踏溜车,吸收自行车的优点,让两轮便携踏 溜车能和自行车有同样的代步功能,并且比折叠自行车折叠得更小、更快、更轻和更便于携 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轮便携踏溜车包括车身前部、车身后部、车身折叠器、 前叉、折叠立管、折叠手把,驱动传动机构和前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前部包括车梁与 前头管,车梁一端连接前头管,另一端连接车身折叠器,所述的车身后部包括车身箱、箱盖 和后叉,所述的车身箱前处连接车身折叠器,后处连接后叉,顶部安装箱盖,前叉与前头管 可转动连接,折叠立管与前叉上的前叉管连接,折叠手把安装在折叠立管上,驱动传动机构 包括定位轴、曲轴、摆片、踏杆、踏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轮、飞轮、链条,所述的定位轴 固定在车身箱的前部,在定位轴的后下方,通过两轴承安装一曲轴,曲轴的两头可转动连接 两摆片,两摆片可转动连接两踏杆,两踏杆的前端可转动套接在定位轴上,两踏杆的后端安 装有两踏脚,在曲轴上固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并安装在第一齿轮的后下 方,与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有一链轮,飞轮安装在后轮上,链条绕接在链轮和飞轮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折叠立管、折叠手把和车身折叠器,使该车能折叠得 很小,便于携带,采用了充气的两轮车,可让该车骑行时舒适度大大提高,真正起到了代步 的作用,采用了车身后部的车身箱,可将包盛放于箱体内,将包取出,折叠完毕的该车可放 入包中,可上公交,地铁而不妨碍别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过程及导向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完毕效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图2,两轮便携踏溜车包括1_车身前部,2-车身后部,3-车身折叠器, 4-前叉,5-折叠立管,6-折叠手把,7-驱动传动机构,8-前后轮;所述的车身前部1包括车梁11和前头管12,所述的车梁11前端连接前头管12,后端连接车身折叠器3 ;所述的车身后部2包括;车身箱21、箱盖22和后叉23,所述的车身箱21前处连接 车身折叠器3,后处连接后叉23,顶部安装箱盖22,所述的车身箱21还分为两个部分,前下 部分安装驱动传动机构7的部分部件,另外部分可作为箱体盛放物品,所述的后叉23上安 装有后轮82 ;所述的前叉4通过七件碗与前头管12作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前叉4上安装前轮 81 ;所述的前轮81和所述的后轮82是铝轮毂的充气轮;所述折叠立管5与前叉4相连接,所述的折叠手把6与折叠立杆5相连接;所述的驱动传动机构7包括定位轴71、曲轴72、两摆片73、两踏杆74、两踏脚75、 第一齿轮76、第二齿轮77、链轮78、飞轮79和链条781,所述的定位轴71固定在所述车身 箱21的前部,所述的曲轴72通过两轴承安装在所述定位轴71的后下方,所述摆片73为8 字形,所述摆片73的8字孔中各镶有轴承,所述的两摆片73连接于曲轴72的两头,所述的 踏杆74是前端带管孔,后端带牙孔,前部与摆片73连接处带短轴的杆形踏杆,所述的两踏 杆74前端与所述的定位轴71的两头作可转动套接,所述的两踏杆74前部带短轴处与所述 的两摆片73连接,所述的两踏杆74后端的牙孔安装有两踏脚75,所述的第一齿轮76固定 连接在所述曲轴72上,所述第一齿轮76为尼龙材料,所述第二齿轮77与所述第一齿轮76 啮合安装在第一齿轮76的后下方,所述的第二齿轮77为铝挤型材割断而成,所述的链轮78 与第二齿轮77同轴,所述的飞轮79安装在后轮82上,所述的链条781绕接在所述链轮78 和所述飞轮79上,所述的第一齿轮76齿数多于所述第二齿轮77的齿数,所述的链轮78齿 数多于所述飞轮79的齿数。权利要求一种两轮便携踏溜车包括车身前部、车身后部、车身折叠器、前叉、折叠立管、折叠手把、驱动传动机构和前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前部包括车梁和前头管,车梁的一端连接前头管,另一端连接车身折叠器,所述的车身后部包括车身箱、箱盖和后叉,所述的车身箱前处连接车身折叠器,后处连接后叉,顶部装有箱盖,前叉与前头管可转动连接,折叠立管与前叉上的前叉管连接,折叠手把安装在折叠立管上,驱动传动机构包括定位轴、曲轴、摆片、踏杆、踏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轮、飞轮和链条,所述的定位轴固定在车身箱的前部,在定位轴的后下方,通过两轴承安装一曲轴,曲轴的两头可转动连接两摆片,两摆片可转动连接两踏杆,两踏杆的前端可转动套接在定位轴上,两踏杆的后端安装有两踏脚,在曲轴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安装在第一齿轮的后下方,与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有一链轮,飞轮安装在后轮上,链条绕接在链轮和飞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便携踏溜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后部包括车身箱、箱 盖和后叉,所述的车身箱前处连接车身折叠器,后处连接后叉,顶部安装箱盖,所述的车身 箱还分为两个部分,前下部安装驱动传动机构的部分部件,另外部分作为箱体盛放物品,所 述的后叉上安装后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便携踏溜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传动机构包括定位 轴、曲轴、两摆片、两踏杆、两踏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轮、飞轮和链条,所述的踏杆是前 端带着管孔后端带牙孔,前部与摆片连接处带短轴的杆形踏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摆片为8字形,8字孔中各 镶有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曲轴 上,所述的第一齿轮为尼龙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齿轮为铝挤型材割断 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齿轮的齿数多于所述 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链轮的齿数多于所述飞轮的齿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便携踏溜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轮和所述的后轮,是铝 轮毂的充气轮。全文摘要一种两轮便携踏溜车包括车身前部、车身后部、车身折叠器、前叉、折叠立管、折叠手把、驱动传动机构和前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前部包括车梁和前头管,所述的车身后部包括车身箱、箱盖和后叉,前叉与前头管可转动连接,折叠立管与前叉连接,折叠手把安装在折叠立管上,驱动传动机构包括定位轴、曲轴、摆片、踏杆、踏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轮、飞轮和链条,定位轴固定在车身箱的前部,定位轴后下方安装一曲轴,曲轴两头连接两摆片,两摆片连接两踏杆,两踏杆前端套接在定位轴上,后端安装有两踏脚,曲轴上固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并同轴连接一链轮,飞轮安装在后轮上,链条绕接在链轮和飞轮上;该车可折叠得很小,骑行舒适度大大提高,可放在包中,更方便携带。文档编号B62K15/00GK101947989SQ20101025177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庞明方 申请人: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庞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便携踏溜车:包括车身前部、车身后部、车身折叠器、前叉、折叠立管、折叠手把、驱动传动机构和前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前部包括车梁和前头管,车梁的一端连接前头管,另一端连接车身折叠器,所述的车身后部包括车身箱、箱盖和后叉,所述的车身箱前处连接车身折叠器,后处连接后叉,顶部装有箱盖,前叉与前头管可转动连接,折叠立管与前叉上的前叉管连接,折叠手把安装在折叠立管上,驱动传动机构包括定位轴、曲轴、摆片、踏杆、踏脚、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轮、飞轮和链条,所述的定位轴固定在车身箱的前部,在定位轴的后下方,通过两轴承安装一曲轴,曲轴的两头可转动连接两摆片,两摆片可转动连接两踏杆,两踏杆的前端可转动套接在定位轴上,两踏杆的后端安装有两踏脚,在曲轴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安装在第一齿轮的后下方,与第二齿轮同轴连接有一链轮,飞轮安装在后轮上,链条绕接在链轮和飞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明方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庞明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