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方法、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919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3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方法、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和车辆,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包括:S1:采集车辆信号,车辆信号包括车身姿态信号;S2:根据车身姿态信号判断车身姿态,若车身侧倾,则跳转到S3;若车身扭转,则跳转到S4;若车身纵倾,则跳转到S5;S3:启动轮荷转移控制模式,以保证整车的不足转向以及调整整车的侧倾梯度;S4:启动防车身扭转模式,以减小车身扭转,降低车身的损伤以及保证整车的平稳行驶;S5:启动轴荷转移控制模式,以保证车辆制动和加速的充分发挥,同时减缓车身加速抬头和制动点头。本申请对应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身的多种工况,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保持车身姿态的稳定,减低车身的损伤,提升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总地涉及汽车悬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方法、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汽车悬架系统主要采用主动稳定杆控制行驶中的车辆的车身姿态,对于抑制车身侧倾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车身纵倾以及扭转等各个工况缺乏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悬架总成和控制装置,所述悬架总成包括连接至车身的直线电机,其包括:

3、s1:采集车辆信号,所述车辆信号包括车身姿态信号;

4、s2:根据所述车身姿态信号判断车身姿态,若车身侧倾,则跳转到s3;若车身扭转,则跳转到s4;若车身纵倾,则跳转到s5;

5、s3:启动轮荷转移控制模式,以保证整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悬架总成和控制装置,所述悬架总成包括连接至车身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车身姿态信号包括:车身与左前轮之间的间距HFL、车身与右前轮之间的间距HFR、车身与左后轮之间的间距HRL以及车身与右后轮之间的间距HR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悬架总成和控制装置,所述悬架总成包括连接至车身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车身姿态信号包括:车身与左前轮之间的间距hfl、车身与右前轮之间的间距hfr、车身与左后轮之间的间距hrl以及车身与右后轮之间的间距hr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调节fmf和fmr大小和方向,以控制前轮荷δwf大于后轮荷δwr,保证整车为不足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荷δwf和所述后轮荷δwr的比例满足公式:50%<δwf/(δwf+δwr)<6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调节fmf和fmr大小和方向,以保证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渊任冲廖银生刘磊王儒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