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风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18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3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和车辆,空调送风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导风板组件,风道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风道,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地设置于风道的出风口处,每个导风板可运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且每个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微风孔;多个导风板包括导风状态和微风状态;当多个导风板处于导风状态下,多个导风板暴露出风口,且相邻两个导风板间隔设置以形成导风通道;当多个导风板处于微风状态下,多个导风板覆盖出风口,且多个导风板上的至少部分微风孔用于供风从风道内吹出。当在微风状态下,风道内的风通过微风孔吹出,该微风孔能够有效地减缓风的流速,有效地提升体感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汽车空调送风结构往往构造为格栅结构,当需要对出风方向或出风量进行调节时,用需要对格栅结构进行调节以满足出风的需求。但是无论怎样进行调节,出风的流速都较快,直吹在人身上时体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空调送风结构,所述空调送风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导风板组件,所述风道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风道,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地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每个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每个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微风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地布置;多个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状态和微风状态;当多个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导风状态下,多个所述导风板暴露所述出风口,且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间隔设置以形成导风通道;当多个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微风状态下,多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送风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导风板组件,所述风道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风道,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地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每个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每个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微风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地布置;多个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状态和微风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多个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微风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至少部分地重叠,且在重叠区域内,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微风孔相对设置。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送风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导风板组件,所述风道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风道,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地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每个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每个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微风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地布置;多个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状态和微风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多个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微风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至少部分地重叠,且在重叠区域内,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微风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板至少为三个,且相邻三个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三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疏风件,所述微风孔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所述疏风件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厚度方向凸出地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板还包括关闭状态,当多个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关闭状态下,多个所述导风板覆盖所述出风口,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至少部分地重叠,且在重叠区域内,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中的一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肖爽吴俊鸿余杰彬彭光前霍介光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