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系统和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916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2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和汽车,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和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外端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一摆臂的内端连接所述车轮支架,所述第一摆臂包括摆臂主体,所述摆臂主体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摆臂主体的至少部分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第一摆臂的摆臂主体由复合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随悬架系统的跳动变形,起到弹簧的作用;并且第一摆臂的摆臂主体的至少部分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第一摆臂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即相对地面倾斜设置,这样,该第一摆臂相当于一个四点控制臂,可承受来自车轮各方向的受力,并控制车轮前束,该悬架系统的结构更为简单、结构紧凑、易于整车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和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悬架对汽车轻量化、平顺性、操稳性和nvh等性能影响很大,决定着燃油和混动汽车的油箱空间和布置、纯电和混动汽车电池容积和布置,以及纯电和混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布置。传统汽车悬架多采用钢和铝合金材料,有麦弗逊、双叉臂、扭力梁和多连杆等形式,大多数悬架形式都有摆臂、减震器和螺旋弹簧等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可以减少零部件,结构较为简单。

2、提供的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和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外端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一摆臂的内端连接所述车轮支架,所述第一摆臂包括摆臂主体,所述摆臂主体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摆臂主体的至少部分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

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主体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且所述摆臂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曲面;所述摆臂主体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增加。

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主体设置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和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外端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一摆臂的内端连接所述车轮支架,所述第一摆臂包括摆臂主体,所述摆臂主体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摆臂主体的至少部分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主体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且所述摆臂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曲面;且,所述摆臂主体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主体设置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摆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和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外端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第一摆臂的内端连接所述车轮支架,所述第一摆臂包括摆臂主体,所述摆臂主体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摆臂主体的至少部分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主体由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且所述摆臂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曲面;且,所述摆臂主体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主体设置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摆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摆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车轮支架和所述副车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夹持端,且所述夹持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紧固件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衬套压入端,所述衬套压入端压装有衬套,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插入所述衬套的螺栓和所述车轮支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结构之间,且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斌江洲于义长潘诤皓王金刚刘飞徐嘉浩王军李剑张宏董力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