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机的挤压模具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90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机的挤压模具改进结构,包括由导流部、成型部、出料部构成的挤压模本体,挤压模本体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导流腔、成型腔及出料腔,所述挤压模本体外壁设有自导流部端口向成型部方向半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环面。在模具上设置该锥形环面是为了控制挤压时铸锭表面部分铜液的流动方向,保证铸锭表面一定深度的铜液变为蜕皮部分后不会进入毛棒内,提高了挤压毛棒的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压机用模具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铸锭在挤压过程中,单边有1 2mm的脱皮,是为了去除铸锭表面的氧化层,保证 挤压毛棒的质量,脱皮尺寸应均勻、完整、无破损。但在高吨位如2000T挤压机在挤压过程 中,存在蜕皮变形,有破损的情况,导致挤出的棒材存在质量隐患。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分 别于2009年01月21与2009年10月07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双动挤压机”以及“一种稀土 镁合金无缝薄壁细管热挤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两篇专利所公开的挤压机在其挤压成型 过程中所产生的蜕皮会通过模具的导流部进入成型腔内,影响挤压毛棒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挤压机的挤压模具改进结构,降低铸锭 挤压过程中蜕皮变形、破损对毛棒质量的影响,保证挤压毛棒的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压机的挤压模具改 进结构,包括由导流部、成型部、出料部构成的挤压模本体,挤压模本体内部设有依次连通 的导流腔、成型腔及出料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本体外壁设有自导流部端口向成型部 方向半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环面。在模具上设置该锥形环面是为了控制挤压时铸锭表面部分 铜液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压机的挤压模具改进结构,包括由导流部(1)、成型部(2)、出料部(3)构成的挤压模本体,挤压模本体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导流腔(11)、成型腔(21)及出料腔(3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本体外壁设有自导流部(1)端口向成型部(2)方向半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环面(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焕锋姜少军赵伟忠孙刚峰马为民王霞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