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涉及过程控制中控制边部减薄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一定宽度的冷轧或热轧带钢,在距两边一定位置处,板带厚度发生急剧减小 的现象称之为边部减薄,边部减薄是板带轧制过程中辊系弹性变形和带钢金属发生三维变 形的结果。为了减少轧后带钢的切边量,提高产品的成材率,必须针对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边 部减薄进行研究和控制。最初采用比工作辊短的支撑辊,通过减少支撑辊对工作辊的有害弯矩达到减少边 部减薄的目的。之后,人们采用工作辊弯辊方法通过改变带钢凸度以控制边部减薄。目前, 许多先进的边部减薄控制方法被开发出来。西门子公司研究出边部减薄的控制冷却系统, 还开发出控制边部减薄的柔性辊。国外开发出在森吉米尔轧机上利用小直径的工作辊和 锥形中间辊横移的方法控制带钢横断面厚度以减少边部减薄。日立公司开发出中间辊横 移、工作辊弯辊的六辊HC轧机,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带有中间辊弯辊的UC轧机。该轧机可 以通过中间辊横移改善辊系变形,减少工作辊所受的有害弯矩,减少边部减薄,控制板形质 量。西门子公司在铝带轧制生产中利用变凸度支撑辊对边部减薄进行补偿以提高轧制过 程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边部减薄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计算,首先给定初始横移量S0,考虑到辊系弹性变形,确定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形状,由此辊缝形状即可确定轧后的实际轧件横向厚度分布,然后通过调整工作辊横移量重新计算,当板带比例凸度小于1%,而且边部减薄为最小的时候,确定工作辊的横移位置,计算出工作辊横移设定值;以影响函数法为思想编制轧辊弹性变形程序,建立轧辊辊系弹性变形矩阵基本方程;轧辊辊系弹性变形矩阵基本方程包括6个力-变形关系方程,4个平衡方程,3个变形协调关系方程;影响函数计算包括工作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中间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支撑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工作辊弯辊力影响函数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海,常安,刘光明,佟强,周建,阳代军,令狐克志,滕华湘,吴辉,朱国森,李飞,刘李斌,王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