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156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水溶性偶联剂制得的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及合成方法。第一步用多柔比星和3-马来酰亚胺基磺酸钠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Sulfo-MBS)以及肝癌靶向肽制备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粗品,第二步制备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精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方法经济实用,与多柔比星(Doxorubicin,又称阿霉素)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含有肝癌靶向肽,水溶性较好,含可在生物体内降解键,可望较大程度减少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可减少用量、从而减少毒性并提高疗效,有望对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上述肝癌靶向 肽-多柔比星的合成方法,属于医学科学和化学合成

技术介绍
多柔比星(Doxorubicin),又称阿霉素,系统命名为((8S,10S) _10_ (3_氨基_2, 3,6_三脱羟-a-L-来苏-己吡喃糖苷基)-8_乙醇酰基-7,8,9,10-四氢-6,8,11-三羟 基-1-甲氧基-5,12-萘二酮)。是一种在肿瘤治疗方面用途很广泛的抗癌药物,大量结果 证明,它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在化疗中,多柔比星却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毒性, 而且其对心脏伤害程度特别严重,与其它抗肿瘤药物一样,限制了多柔比星在癌症治疗中 的使用。如果对其进行一定的改性,使其具有对器官的靶向性,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 题。所谓靶向治疗药物,是指将某些受体、基因或关键蛋白作为靶点,进而有的放矢地 杀灭相关肿瘤细胞的药物。这类药物提高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同时减少了对健康细胞 的损害。靶向治疗这一借助于新兴基因技术而兴起的全新疗法,正成为研发抗癌药物的新 方向。分子靶向治疗是以病变细胞为靶点的治疗,相对于手术、放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更具有 治本功效。多柔比星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 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主要适用 于急性白血病,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粒细胞白血病均有效,一般作为第二线药物,即在 首选药物耐药时可考虑应用此药。恶性淋巴瘤,可作为交替使用的首选药物。但是其使用 上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主要为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2)心脏 毒性,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3)可见到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高热、静脉炎及皮肤色素 沉着等。4)少数患者有发热、出血性红斑及肝功能损害。由于这些因素,抑制了这种药物的 使用性能,目前据报道认为使用总量不宜超过450mg 550mg,超过这些量会导致严重心脏 毒性。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差,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化疗在晚期恶性肿瘤治 疗中占重要地位,大多数化疗药物由于非选择性的细胞毒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因此,急需 开发针对新靶点的选择性强的高效低毒抗癌药物。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则是运用了全新的肝癌靶向性多肽对多 柔比星的改性,有望减小其毒性,使其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这种化合物由靶向肽制得,有 望成为减少用量、从而减少毒性提高疗效的药物。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公开上述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药物的合成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经过对多柔比星的性能研究发现,靶向性多肽可以与4抗癌药物经水溶性偶联剂结合从而制备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有望增加抗癌药物的靶向 性,减少其毒副作用,提高疗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R2代表多柔比星残基,R2结构式如下, R3代表N-苯基-3- 丁二酰亚胺_硫基_肝癌靶向肽,R3结构式为, 上式中R4代表肝癌靶向多肽的残基,肝癌靶向多肽次序为NH2-A-G-K-G-T-P-S-L -E-T-T-P-C-C00H,该多肽链上的半胱氨酸上的巯基与水溶性偶联剂3-马来酰亚胺基磺酸 钠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Sulfo-MBS)生成硫基,故R4是不含巯基的肝癌靶向肽;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为桔红色固体粉末,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 蒸馏水、三乙胺、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的合成方法第一步制备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粗品A制备3-马来酰亚胺-苯甲酰胺_多柔比星粗品在反应器中加入多柔比星、溶剂、水溶性偶联剂3-马来酰亚胺基磺酸钠苯甲 酸琥珀酰亚胺酯(Sulfo-MBS),在0°C 室温反应2 24小时,多柔比星水溶性偶 联剂3-马来酰亚胺基磺酸钠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Sulfo-MBS)溶剂的质量比为 1 (0. 76-2. 2) (38.5-384.6),溶剂是混合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的质量 比为49 1),或单独使用的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蒸馏水、三乙胺、磷酸盐缓冲溶 液,减压蒸干,用二氯甲烷泡洗3次、用乙酸乙酯泡洗3次,减压蒸干,3-马来酰亚胺-苯甲 酰胺_多柔比星粗品,3-马来酰亚胺-苯甲酰胺_多柔比星结构式为,5 其中,R2结构式如下, 其中,R5代表N-苯基-3-马来酰亚胺,B制备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粗品在A制得的产物3-马来酰亚胺-苯甲酰胺-多柔比星中加入肝癌靶向多 肽和溶剂。3-马来酰亚胺-苯甲酰胺-多柔比星肝癌靶向多肽溶剂的质量比为 1 (2.1-3.4) (37-740. 7),在0°C-室温反应24 48小时,溶剂是蒸馏水、磷酸盐缓冲 溶液,制得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粗品;第二步制备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精制品将第一步制得的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粗品经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冻 干,得到桔红色固体粉末为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上述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的分子式为C27H29O11N,结构式如下所示上述第一步制备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粗品方法还可以把A,B两步合并进行;先量取多柔比星,然后分别量取水溶性偶联剂3-马来酰亚胺基磺酸钠苯甲酸 琥珀酰亚胺酯(Sulfo-MBS)、肝癌靶向多肽和磷酸盐缓冲溶液,多柔比星水溶性偶联剂 3-马来酰亚胺基磺酸钠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Sulfo-MBS)肝癌靶向多肽磷酸盐缓冲 溶液的质量比为1 (0.92-2.2) (3.3-4.5) (100-769),加入反应器中,在0°C 室温HO H2N条件下,反应24 48小时,制得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粗品。与直接使用多柔比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合成工艺路线比较简单,操作条件温和,产物提纯步骤简单,产量产率高。2.本专利技术在制备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的过程中采用水溶性偶联剂3-马来酰亚 胺基磺酸钠苯甲酸琥珀酰亚胺酯(Sulf0-MBS),有利于产物后处理及分离。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性多柔比星可溶于蒸馏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因此有望 成为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抗癌药物时,具有水溶性较好,用量少,药效高的效果。4.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通过易降解的肽键连接,因此,可在生物 体内降解,减小毒性。5.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中含有靶向性多肽,该多肽可以黏附于肝 癌细胞,因此,有望对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6.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肽_多柔比星含有肝癌靶向性多肽,所以很可能较大程 度减少多柔比星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原料多柔比星((85,105)-10-(3-氨基-2,3,6-三脱羟-£1-1^-来苏-己 吡喃糖苷基)-8-乙醇酰基-7,8,9,10-四氢-6,8,11-三羟基-1-甲氧基_5,12-萘二酮) 需购买。上述方法中的原料肝癌靶向多肽的制备方法请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体内筛选 法得到的肝癌组织特异性粘附肽及其用途》,申请号为200410017048. X。合成方法按照经典 多肽合成方法,把半胱氨酸的羧基连接到树脂上,然后按序列每次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其特征在于,该肝癌靶向肽-多柔比星具有以下结构  ***,  其中,R↓[2]代表多柔比星残基,R↓[2]结构式如下,  ***,  R↓[3]代表N-苯基-3-丁二酰亚胺-硫基-肝癌靶向肽,R↓[3]结构式为,***,式中R↓[4]代表肝癌靶向多肽的残基,肝癌靶向多肽次序为NH2-A-G-K-G-T-P-S-L-E-T-T-P-C-COOH,该多肽链上的半胱氨酸上的巯基与偶联剂3-马来酰胺苯甲酸N-琥珀酰亚胺酯(MBS)生成硫基,故R↓[4]是不含巯基的肝癌靶向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梅梁晟斌张亮常飞钱旻杜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