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80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包括:车轮;车架;主摇臂分别与车轮和车架旋转连接;副摇臂分别与车轮和车架旋转连接;短连杆第一端与车架旋转连接;弯连杆第一端与主摇臂旋转连接,其第二端与短连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弯连杆的第一段成倾斜状,弯连杆的第二段与主摇臂平行设置;主摇臂、弯连杆、短连杆、与车架围成一内部空间;避震器设置于内部空间内,避震器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弯连杆的第一段上,其第二端与短连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使得避震器平行于主摇臂设置。此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压缩式避震器与车身布置发生干涉的问题,充分利用了主摇臂下方空间,提高了整车运动过程的观赏性,有利于电动摩托车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电动摩托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通常,电动摩托需要较大的电池包和逆变器来维持电动系统的动力性能。

2、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摩托车后轮的后避震器通常为压缩式避震器,压缩式避震器置于摩托车后轮的主摇臂上方,极有可能出现后避震器与电动摩托车上的大型电器件在空间布置上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影响电动摩托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此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解决了传统压缩式避震器与车身布置发生干涉的问题,通过将后压缩式避震器以平卧式安装于主摇臂下方,充分利用了主摇臂下方空间,拓展了摩托车电池包和逆变器等关键电气件的布置空间。该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整车运动过程的观赏性,避免了定制拉伸式避震器带来的高昂成本,有利于电动摩托车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具体的,包括:</p>

3、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杆成竖直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杆的底端通过一支点旋转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短连杆可绕所述支点旋转;所述短连杆的顶端通过一塞打螺栓与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旋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橡胶衬套与所述主摇臂旋转连接;所述弯连杆的第二端通过一橡胶衬套与所述短连杆的中部旋转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杆成竖直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杆的底端通过一支点旋转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短连杆可绕所述支点旋转;所述短连杆的顶端通过一塞打螺栓与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旋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橡胶衬套与所述主摇臂旋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康董钱陈智炜王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达芬骑动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