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67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涉及悬架领域,包括前减振器,前减振器的上侧设置有下联板,下联板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壳,转向轴的上侧设置有连接螺母,转向轴的上侧通过连接螺母活动连接有上联板,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所设置的悬架系统在使用时,效果并不够好,可能会使得人们在驾驶机动车时,仍会感受到较大的震动的问题,本装置中下联板设置为拱形,且下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空心孔,第一空心孔用于固定左右叉臂,第一空心孔的开设使得下联板也可稳定的与外部叉臂进行连接,第一螺栓孔用于夹紧叉臂,第一螺栓孔的设置使得下联板在与外部叉臂相连接时,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发生脱落等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


[0001]本技术涉及悬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

技术介绍

[0002]悬架是机动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0003]但现有技术中所设置的悬架系统在使用时,效果并不够好,可能会使得人们在驾驶机动车时,仍会感受到较大的震动,降低了人们在驾驶时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它可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设置的悬架系统在使用时,效果并不够好,可能会使得人们在驾驶机动车时,仍会感受到较大的震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包括前减振器,所述前减振器的上侧设置有下联板,所述下联板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壳,所述防护套壳与摩托车主体之间相连接所述转向轴的上侧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转向轴的上侧通过连接螺母锁紧固定连接有上联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联板设置为拱形,且所述下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空心孔,所述第一空心孔用于固定左右叉臂;
[0008]所述下联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用于夹紧叉臂。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联板还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转向轴相适配,所述转向轴通过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下联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联板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块,且所述支架安装块在下联板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架安装块位置不同,其中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块设置在所述下联板的顶部,另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块设置在所述下联板的侧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块用于安装车前大灯,另一个所述支架安装块用于安装转向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联板的上侧开设有第二空心孔,所述上联板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螺栓孔,且所述第二空心孔和第二螺栓孔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联板的上侧开设有中心孔,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转向轴相适配,所述上联板通过所述中心孔安装在所述转向轴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联板的上侧开设有空心槽,且所述空心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空心槽用于减轻重量。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装置中下联板设置为拱形,且下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空心孔,第一空心孔用于固定左右叉臂,第一空心孔的开设使得下联板也可顺利、稳定的与外部叉臂进行连接,第一螺栓孔用于夹紧叉臂,第一螺栓孔的设置使得下联板在与外部叉臂相连接时,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发生脱落等情况。
[0017]2.本装置中支架安装块的设置使得下联板在与外部的转向灯和车前大灯进行连接时,更加简单、稳固,并使得转向灯与车前大灯在使用时也具有较高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
[0022]1、前减振器;2、下联板;201、第一螺栓孔;202、第一空心孔;203、连接孔;204、支架安装块;3、转向轴;4、上联板;401、中心孔;402、第二螺栓孔;403、第二空心孔;5、防护套壳;6、空心槽;7、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3,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包括前减振器1,前减振器1的上侧设置有下联板2,下联板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向轴3,转向轴3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壳5,防护套壳5与摩托车主体之间相连接,转向轴3的上侧设置有连接螺母7,转向轴3的上侧通过连接螺母7锁紧固定连接有上联板4,下联板2和上联板4对转向轴3起到安装和连接的作用,使得转向轴3能够顺利的进行使用,同时前减振器1可通过下联板2对转向轴3起到连接的作用,并使得前减振器1能够对转向轴3起到减震作用,同时防护套壳5可对转向轴3起到防护和遮挡的作用,使得转向轴3在使用时不易发生损坏等情况,上联板4还可用于连接外部的叉臂。下联
板2设置为拱形,且下联板2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空心孔202,第一空心孔202用于固定左右叉臂,第一空心孔202的开设使得下联板2也可顺利、稳定的与外部叉臂进行连接,下联板2上还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01,第一螺栓孔201用于夹紧叉臂,第一螺栓孔201的设置使得下联板2在与外部叉臂相连接时,更加牢固、稳定,不易发生脱落等情况。
[0028]具体的,下联板2还开设有连接孔203,且连接孔203与转向轴3相适配,转向轴3通过连接孔203贯穿下联板2,连接孔203的开设啧使得下联板2能够顺利的与转向轴3相连接,使得转向轴3能够正常的进行使用。下联板2 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块204,且支架安装块204在下联板2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架安装块204位置不同,其中一个支架安装块204设置在下联板2的顶部,另一个支架安装块204设置在下联板2的侧面。其中一个支架安装块204 用于安装车前大灯,另一个支架安装块204用于安装转向灯,支架安装块204 的设置使得下联板2在与外部的转向灯和车前大灯进行连接时,更加简单、稳固,并使得转向灯与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包括前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振器(1)的上侧设置有下联板(2),所述下联板(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转向轴(3),所述转向轴(3)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壳(5),所述防护套壳(5)与摩托车主体之间相连接,所述转向轴(3)的上侧设置有连接螺母(7),所述转向轴(3)的上侧通过连接螺母(7)锁紧固定连接有上联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板(2)设置为拱形,且所述下联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空心孔(202),所述第一空心孔(202)用于固定左右叉臂;所述下联板(2)上还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01),所述第一螺栓孔(201)用于夹紧叉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板(2)还开设有连接孔(203),且所述连接孔(203)与所述转向轴(3)相适配,所述转向轴(3)通过所述连接孔(203)贯穿所述下联板(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悬架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板(2)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块(204),且所述支架安装块(204)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福孙鹏翀王经纬王庆和
申请(专利权)人:达芬骑动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