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93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器,包含底座、轴套、第一轴、第一压环、压板、主弹簧、第二轴、第二压环、副弹簧;所述轴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轴设置在轴套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主弹簧套设在轴套外,所述第一压环套设在第一轴中,设置在主弹簧的上端;压板设置在第一压环的上端;所述第二轴下端设置在底座上,上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副弹簧套设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压环设置在副弹簧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环与压板之间有10-50mm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避震簧,主弹簧与副弹簧并联使用设计;副弹簧的第二压环与压板间留有适当之距离;当承受较大负荷冲击时,副弹簧可吸收部分之负荷;当承受较小负荷时,可由主弹簧单独吸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器;尤其是一种机车用避震器,属于减震

技术介绍
在决定机车骑乘之舒适性与平稳性,其避震系统之好坏占有极大关键性因素,传 统避震器,主要包含底座、轴套、轴、压环、压板、弹簧;所述轴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轴设置 在轴套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弹簧套设在轴套外,所述压环套设在轴中,设置在弹簧的上 端;压板设置在压环的上端。上述结构的避震器装设于机车主体中,而为机车提供避震、重 量承载之功效,然而,于实际运用过程中,因结构限制,乃衍生出下列缺点机车于承载过多 的重量时,仅单靠独立避震器,容易造成避震器弹簧的弹性疲乏,而影响其避震之效果;当 行驶于崎岖严重的路面时,其驾控之平稳力往往难以掌握,造成行车安全之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之避震功能更为增加,而使行车时较为平稳 与舒适的避震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震器,包含底座、轴套、第 一轴、第一压环、压板、主弹簧、第二轴、第二压环、副弹簧;所述轴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 一轴设置在轴套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主弹簧套设在轴套外,所述第一压环套设在第一轴 中,设置在主弹簧的上端;压板设置在第一压环的上端;所述第二轴下端设置在底座上,上 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副弹簧套设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压环设置在副弹簧 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环与压板之间有10-50mm间隙。本技术的避震簧,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诸多优点1,本技术采用主避震器与副避震器并联使用设计,使于承受较大负荷冲击 时,副避震器可吸收部分之负荷,以确保整体结构之使用寿命,并增加机车骑乘之舒适。2,本技术于副避震器的第二压环与压板间留有适当之距离,使于承受较小负 荷时,可由主避震器单独吸收,避免双避震器同时使用,产生僵硬之不舒适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避震器的立体图;其中1、底座;2、轴套;3、第一轴;4、第一压环;5、主弹簧;6、压板;7、第二轴;8、第二压环;9、副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避震器,包含底座1、轴套2、第一轴3、第一压环 4、压板6、主弹簧5、第二轴7、第二压环8、副弹簧9 ;所述轴套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轴3设置在轴套2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主弹簧5套设在轴套2外,所述第一压环4套设 在第一轴3中,设置在主弹簧5的上端;压板6设置在第一压环4的上端;所述第二轴7下 端设置在底座1上,上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压板6上;所述副弹簧9套设在第二轴7上, 所述第二压环8设置在副弹簧9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环8与压板6之间有2mm间隙。本技术的避震簧,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诸多优点1,本技术采用主避震器与副避震器并联使用设计,使于承受较大负荷冲击 时,副避震器可吸收部分之负荷,以确保整体结构之使用寿命,并增加机车骑乘之舒适。2,本技术于副避震器的第二压环与压板间留有适当之距离,使于承受较小负 荷时,可由主避震器单独吸收,避免双避震器同时使用,产生僵硬之不舒适感。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任何对本技术中所述平板的 移动方式,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轴套、第一轴、第一压环、压板、主弹簧、第二轴、第二压环、副弹簧;所述轴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轴设置在轴套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主弹簧套设在轴套外,所述第一压环套设在第一轴中,设置在主弹簧的上端;压板设置在第一压环的上端;所述第二轴下端设置在底座上,上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副弹簧套设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压环设置在副弹簧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环与压板之间有10 50mm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器,包含底座、轴套、第一轴、第一压环、压板、主弹簧、第二轴、第二压环、副弹簧;所述轴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轴设置在轴套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主弹簧套设在轴套外,所述第一压环套设在第一轴中,设置在主弹簧的上端;压板设置在第一压环的上端;所述第二轴下端设置在底座上,上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副弹簧套设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压环设置在副弹簧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环与压板之间有10-50mm间隙;本技术的避震簧,主弹簧与副弹簧并联使用设计;副弹簧的第二压环与压板间留有适当之距离;当承受较大负荷冲击时,副弹簧可吸收部分之负荷;当承受较小负荷时,可由主弹簧单独吸收。文档编号B62K25/04GK201737115SQ201020204040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朱建新 申请人:朱建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轴套、第一轴、第一压环、压板、主弹簧、第二轴、第二压环、副弹簧;所述轴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轴设置在轴套中,可以上下运动,所述主弹簧套设在轴套外,所述第一压环套设在第一轴中,设置在主弹簧的上端;压板设置在第一压环的上端;所述第二轴下端设置在底座上,上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副弹簧套设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压环设置在副弹簧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环与压板之间有10-50mm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