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梁、半承载式车身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03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纵梁、半承载式车身和车辆,纵梁为一体辊压成型的梁体,纵梁包括:第一纵梁段、第二纵梁段和弯折段,第二纵梁段位于第一纵梁段的后上方,弯折段连接于第一纵梁段和第二纵梁段,弯折段在车辆的横向和竖向上弯折设置。通过将纵梁分为两段梁体,而且两段梁体之间设置弯折段,从而可以使纵梁相对于车辆进行横向和竖向上的弯折,这样设置可以使纵梁的结构简单,而且纵梁的强度高以及承载力大,从而可以使整车布置灵活,进而可以提升人员驾乘舒适性,以及纵梁的工程开发投入少以及生产简单,从而可以降低纵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纵梁、半承载式车身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车辆的车身结构按车身承受负荷的方式可分为:非承载式、承载式及半承载式三种类型,半承载式车身是一种介于非承载式车身与承载式车身之间的结构形式,他拥有独立完整的车架,并且车架与车身刚性连接,因此车身壳体可以承受部分载荷。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纵梁的成型工艺有:直接辊压成型,辊压并进行两向拉弯成型,冲压件焊接成型。

2、相关技术中,半承载式车身无法布置后轴双胎结构车桥,而且车架从前到后是等宽的矩形结构,以及车辆的两纵梁横向间距小,从而出现车身稳定性差和乘坐不舒适等问题,并且半承载式车身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控制单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纵梁,该纵梁的结构简单,而且强度高和承载力大,从可以使整车布置灵活。

2、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半承载式车身。

3、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4、根据本技术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应用于车辆中,所述纵梁为一体辊压成型的梁体,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段、第二纵梁段和弯折段,所述第二纵梁段位于所述第一纵梁段的后上方,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段和所述第二纵梁段,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车辆的横向和竖向上弯折设置。

5、根据本技术的纵梁,通过将纵梁分为两段梁体,而且两段梁体之间设置弯折段,从而可以使纵梁相对于车辆进行横向和竖向上的弯折,这样设置可以使纵梁的结构简单,而且纵梁的强度高以及承载力大,从而可以使整车布置灵活,进而可以提升人员驾乘舒适性,以及纵梁的工程开发投入少以及生产简单,从而可以降低纵梁成本。

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弯折段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于第一纵梁段的后端且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纵梁段的前端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段在所述车辆的竖向上弯折设置。

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一纵梁段在所述车辆垂直于横向的中垂面上的投影为直条状。

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弯折段和所述第二纵梁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直条状。

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

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两端横向距离为d1,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两端竖向距离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d1≤d2。

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的横截面为矩形。

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弯折段和所述第二纵梁段上分别设置有通孔。

13、根据本技术的半承载式车身,包括:以上所述的纵梁。

14、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半承载式车身。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应用于车辆中,所述纵梁为一体辊压成型的梁体,所述纵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4)包括:第一弯折段(41)和第二弯折段(42),所述第一弯折段(41)连接于第一纵梁段(2)的后端且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弯折段(42)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纵梁段(3)的前端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段(42)在所述车辆的竖向上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1)和所述第一纵梁段(2)在所述车辆垂直于横向的中垂面上的投影为直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段(42)和所述第二纵梁段(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直条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1)和所述第二弯折段(42)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1)的两端横向距离为d1,所述第二弯折段(42)的两端竖向距离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d1≤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横截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4)和所述第二纵梁段(3)上分别设置有通孔(5)。

9.一种半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纵梁(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承载式车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应用于车辆中,所述纵梁为一体辊压成型的梁体,所述纵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4)包括:第一弯折段(41)和第二弯折段(42),所述第一弯折段(41)连接于第一纵梁段(2)的后端且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弯折段(42)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纵梁段(3)的前端之间,所述第二弯折段(42)在所述车辆的竖向上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1)和所述第一纵梁段(2)在所述车辆垂直于横向的中垂面上的投影为直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段(42)和所述第二纵梁段(3)在水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千刘伟张淑英王小勇王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