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膜的拉伸方法及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10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离线拉伸设备具有收容室及拉幅机。收容室收容先行薄膜辊及后续薄膜辊。拉幅机保持从先行薄膜辊送出的先行薄膜的保持区域的同时,将先行薄膜扩大宽度。送出了所有的先行薄膜后,从后续薄膜辊将后续薄膜向拉幅机送出。在拉幅机的跟前设置的接合部中,使先行薄膜的后端部和后续薄膜的前端部重合,设置重叠部分。在重叠部分中从保持区域向方向B的中央部侧远离的部分设定熔敷区域。接合部在熔敷区域中进行接合处理。经过接合处理,接合的薄膜送往拉幅机部,保持了保持区域的状态下,向方向B的两侧拉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膜(fu —々- 7\polymer web)的拉伸方法及聚合物薄膜 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物薄膜(以下称为薄膜)具有优越的光透过性及能够实现柔软性及轻量薄 膜化等的特征。因此,薄膜作为光学薄膜多方面利用。其中,由纤维素酰化物尤其具有 57. 5% 62. 5%的平均乙酰化度的纤维素三乙酸酯(以下称为TAC)形成的TAC薄膜用作 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板的保护薄膜、光学补偿薄膜等光学薄膜。作为光学补偿薄膜,例如, 有视场角扩大薄膜。作为薄膜的主要的制造方法,知道有溶液制膜方法。在溶液制膜方法中,将含有聚 合物和溶媒的聚合物溶液(以下称为掺杂剂)在行进的支撑体上流塑,形成流塑膜。以下 将该工序称为流塑工序。将具有自支撑性的流塑膜从支撑体剥离,形成为薄膜。以下,将该 工序称为剥离工序。还有,干燥剥离的薄膜。以下,将该工序称为干燥工序。还有,除去在 薄膜产生的皱纹或松弛等的情况下,或向薄膜赋予期望的光学特性的情况下,在干燥工序 中进行使用夹具拉幅机等拉伸装置,将薄膜以规定的输送速度输送的同时,在宽度方向上 拉伸的工序(以下称为拉伸处理)。最后,使用卷绕机等,将薄膜卷绕在卷芯,形成为薄膜 辊。还有,通过连续地进行流塑工序、剥离工序、及干燥工序,能够连续地效率良好地制造薄 膜。近年来,由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急速的发展、普及,TAC薄膜等光学薄膜的需要正在 增大。伴随该需要的增大,期望光学薄膜的生产率的提高。由于这样的背景,将提高支撑体 的行进速度的同时,通过冷却,能够在流塑膜上,在短时间内显示自支撑性的冷却凝胶化方 式的溶液制膜方法作为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采用的情况居多。然而,支撑体的行进速度和拉伸装置中的薄膜的输送速度的最佳速度不同。尤其, 在采用了冷却凝胶化方式的情况下,对溶液制膜方法的制膜速度来说,基于拉伸装置的输 送速度成为速率控制步骤(rate determiningst印)。因此,不能实现生产效率的实质性提 高。因此,如特开2008-238682号公报一样,提出了独立地设置不进行拉伸处理,制造薄膜 的溶液制膜设备、和对制造的薄膜进行拉伸处理的另行的拉伸设备(以下,称为离线拉伸 设备),合用这些设备的方法。另外,优选如特开2008-238682号公报中的记载,在离线拉伸设备中,对从卷芯送 出的薄膜连续地实施拉伸处理。因此,在切换薄膜辊时,在从卷芯送出的薄膜的后端部、和 新的薄膜的前端部重叠的重叠部分中,一致地进行后端部和前端部的接合(以下,称为接 合处理)。通过利用离线拉伸设备进行这样的接合处理,能够进行薄膜辊的切换的同时,连 续地实施薄膜的拉伸处理。可是,如特开2008-238682号公报中的记载,在重叠部分的整个区域一致地实施 接合处理的情况下,在薄膜中构成重叠部分的部分与薄膜中不构成重叠部分的部分相比,难以伸长。从而,若对被实施接合处理的薄膜进行拉伸处理,则在两部分的边界附近,由于 该变形量之差,薄膜断裂,故障多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薄膜的拉伸处理的聚 合物膜的拉伸方法及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膜的拉伸方法包括接合步骤和拉伸步骤。在接合步骤中,熔敷第 一聚合物膜和第二聚合物膜的重叠部分而制作一连串的接合膜。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先行, 所述第二聚合物膜后续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所述重叠部分是第一聚合物膜的长度方向的 后端、和第二聚合物膜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重叠的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分为多个区域,所述熔 敷在所述多个区域中除去至少一个区域的剩余的区域中进行。在拉伸步骤中,拉伸所述接 合膜。在拉伸中,使用保持接合膜的状态的一对保持部件来进行,所述重叠部分在拉伸的方 向上分为所述多个区域。优选在与利用所述一对保持部件保持的保持部分远离的部分进行熔敷。 优选在所述区域内的多个部位中,进行熔敷。优选熔敷的所述区域的所述拉伸的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重叠部分的长度W的0. 5 倍以上且0.9倍以下。所述一对保持部件的一方保持所述接合膜的一方的端部,所述一对保持机构的另 一方保持所述接合膜的另一方的端部,所述拉伸的方向为所述接合膜的宽度方向。优选在从利用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保持部分沿拉伸的方向向所述重叠部分的中 央侧远离的部分中进行所述熔敷。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的步骤,即第一聚合物膜形成步骤; 第二聚合物膜形成步骤;第一聚合物膜行进步骤;第二聚合物膜行进步骤;接合步骤;和拉 伸步骤。在第一聚合物膜形成步骤中,制作第一聚合物膜。在第二聚合物膜形成步骤中,制 作第二聚合物膜。在第一聚合物膜行进步骤中,使第一聚合物膜行进。在第二聚合物膜行进 步骤中,连续于第一聚合物膜,使第二聚合物膜行进。在接合步骤中,熔敷第一聚合物膜和 第二聚合物膜的重叠部分,制作一连串的接合膜。所述重叠部分是所述第一聚合物膜的长 度方向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聚合物膜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重叠的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分为多 个区域。熔敷在所述多个区域中除去至少一个区域的剩余的区域中进行。在拉伸步骤中, 拉伸接合膜,形成为所述聚合物薄膜。拉伸是使用保持接合膜的状态的一对保持部件来进 行,所述重叠部分在拉伸的方向上分为所述多个区域。所述一对保持机构的一方保持所述接合膜的一方的端部,一对保持机构的另一方 保持接合膜的另一方的端部,拉伸的方向为所述接合膜的宽度方向。优选在从利用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保持部分沿拉伸的方向向重叠部分的中央侧 远离的部分中进行熔敷。根据本专利技术可知,将重叠部分在拉伸方向上分为多个区域。多个区域中除去至少 一个区域的区域中,进行接合工序。经过了这样的接合处理的重叠部分与在整个区域一致 地实施了接合处理的重叠部分相比,作为整体,在宽度方向上容易延伸。因此,即使将经过了如上所述的接合处理的薄膜沿宽度方向拉伸,也能够减小重叠部分及重叠部分以外的部 分的变形量之差,其结果,能够防止薄膜的断裂。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可知,能够在离线(off line)拉伸设备中,效率良好地进行拉伸处理。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聚合物薄膜。附图说明上述目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优选的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可以被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容易地理解。图1是表示离线拉伸设备的概略的侧面图。图2是表 示拉幅机部的俯视图。图3是挡板位于保持开放位置时的拉幅机部的剖面图。图4是挡板位于保持位置时的拉幅机部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接合部的概要的立体图。图6是部分地放大了底座的支撑面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在重叠部分设置的第一熔敷区域的概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在熔敷区域设置的熔敷部的第一配置图案的概要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在熔敷区域设置的熔敷部的第二配置图案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在重叠部分设置的第二熔敷区域的概要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在重叠部分设置的第三熔敷区域的概要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在重叠部分设置的第四熔敷区域的概要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在重叠部分设置的第五熔敷区域的概要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溶液制膜设备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溶液制膜设备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热处理区域中的多个辊的配置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热处理区域中的多个辊的辊搭接长度(口一 >,7 長)(D)及辊间 长度(口一>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膜的拉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即:熔敷第一聚合物膜和第二聚合物膜的重叠部分而制作一连串的接合膜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膜先行,所述第二聚合物膜后续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膜,所述重叠部分是所述第一聚合物膜的长度方向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聚合物膜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重叠的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分为多个区域,所述熔敷是在所述多个区域中除去至少一个区域的剩余的区域中进行的;及拉伸所述接合膜的步骤,其中,所述拉伸是使用保持所述接合膜的状态的一对保持部件来进行的,所述重叠部分在拉伸的方向上分为所述多个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浩彰青岛伸介藤木弘荣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