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变形的精密零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10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易变形的精密零件的加工方法,如加工刺绣机机壳这种易变形的精密零件,步骤如下:先将零件粗加工,单边只留0.5mm以下的余量,然后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后再以定位棒定位对零件进行精加工,精加工余量足够小,然后进行深冷处理,消除内应力,精加工以定位棒定位和压紧,加工与定位孔位置度要求较高的部位。该加工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的问题:1、由于没有定位面定位,因此抛开了由于定位面不平带来的装夹变形;2、由于芯棒是过定位,且加工余量仅0.5mm,又是铝件,切削力相对较小,因此压紧芯棒后只需要较小的力扶紧刺绣机机壳,这样就不会产生装夹变形;3、精加工前进行了深冷处理,消除了内应力,因此应力变形情况缩小到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零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易变形、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精密零件的加工采取的是传统的加工方法。例如刺绣机机壳,这种零件 材料为铝件,铸件壁厚最薄处只有5-6mm,针杆孔对主轴孔位置度要求为0. 02。该零件易变 形,在装夹上受力变形情况严重,且加工后仍产生应力变形。传统加工工艺方案一将零件侧面定位面加工出来,以侧面定位,压紧在夹具上, 将主轴孔和针杆孔一次性加工出来。该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1、装夹时侧面压紧,且产生的压紧变形较大;2、加工部 位较多,加工后仍产生应力变形。传统加工工艺方案二 将顶面基准加工出来,将工件顶面定位侧压紧在垂直角铁 夹具上,同时加工主轴孔、针杆孔。该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1、顶面定位,势必对定位面的平面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顶 面是不连续的断面,且不对称,平面度很难达到工艺要求;2、由于顶面平面度难以达到,因 此易产生装夹变形;3、加工后仍产生应力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加工工艺方案,对变形仍然无法有效避免,为克服传统加工工艺方法中存 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变形问题。这种易变形的精密零件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变形的精密零件的加工方法,如加工刺绣机机壳这种易变形的精密零件,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先将零件粗加工,单边只留0.5mm以下的余量,然后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后再以定位棒定位对零件进行精加工,精加工余量足够小,然后进行深冷处理,消除内应力,精加工以定位棒定位和压紧,加工与定位孔位置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叶平周为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