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透镜镜筒制造技术_技高网

透镜镜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48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镜筒主体内的光学系统的顺畅的动作的透镜镜筒。透镜镜筒(1)具备:可变速变焦杆(40),沿着镜筒主体(10)的外周设置;及固定突起部(50),沿着镜筒主体(10)的外周设置,可变速变焦杆(40)具有第1面(43),固定突起部(50)具有第2面(51),在可变速变焦杆(40)的位置是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第1面(43)与第2面(51)在同一平面上,可变速变焦杆(40)和固定突起部(50)能够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镜镜筒,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镜筒主体上的部件的结构。


技术介绍

1、以往,提出了在镜筒主体的外周部上安装有环状的电动变焦开关的摄像机(专利文献1)。

2、该电动变焦开关与可变电阻的可动触点连结,根据电动变焦开关的转动角连续地改变可变电阻的电阻值。通过改变可变电阻的电阻值,控制向驱动变焦透镜的马达供给的电流,从而连续地改变变焦透镜的变焦速度。并且,电动变焦开关被一对自恢复用弹簧相互向相反方向拉伸,由此能够自动恢复到中立位置(变焦速度零的位置)。而且,在电动变焦开关上一体地设置有作为手指勾扣部的突部。

3、并且,提出了在镜筒主体的外框的外周设置有变焦杆开关作为变焦操作部件的透镜镜筒(专利文献2)。该变焦杆开关是在外框的圆周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的瞬间动作型(自恢复型)开关,是根据杆的移动量连续地改变变焦速度的变焦操作部件。

4、以往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108964号公报

7、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27317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2、然而,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具有新的动态图像记录格式的电影摄像机或专门用于电影的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这些相机与广播电台用带变焦需求的eng(electronic news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相机等相比,无法进行顺畅的变焦操作。

3、并且,在动态图像摄影的情况下,与静止图像摄影不同,变焦操作不仅记录最终的扩大、缩小的结果所拍摄的图像,还记录扩大缩小的过程,并且在动态图像鉴赏时,该变焦中的变焦速度、或与平移联动的被摄体的摄影方法等占表现的重要部分。因此,若变焦速度不顺畅或过度提高变焦速度后返回,则不仅难以看清,而且无法表现想要表现的内容。

4、如此,在动态图像摄影中的手动变焦中,由于难以进行稳定的变焦速度控制,因此大多使用可变速变焦。

5、另一方面,作为可变速变焦时的问题点,由于在摄影中摄影者一边观察取景器图像一边拍摄,因此无法通过目视观察等确认可变速变焦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只能通过观察用手移动可变速变焦操作部件的量的感觉和取景器中的视场角变化来确认。

6、但是,通过观察取景器中的视场角变化来确认时,在注意到速度过快时,速度已经上升,只能进行从那里减速的反馈性操作,如前所述,存在能够感觉到不顺畅的动作,成为难以看清的影像,或无法充分传达影像表现的意图的问题。

7、相反,由于过慢而到达可变速的不敏感带区域(速度零),反复停止→微速→停止,成为不顺畅的影像的情况也很多。

8、广播电台的摄影师等熟练的摄影者依靠变焦操作部件的操作感(即,依靠使变焦操作部件移动了多少的操作量),记住对变焦操作部件进行多少的操作则会成为多少的变焦速度,擅长进行变焦速度的微细的调整。

9、但是,近年来,随着通过网络发布表现的机会增加,需要高度表现技术的相机摄影也由发信者自己进行的需求也在增加。此时,存在使用习惯使用的市售的数码相机等而不使用广播用正式设备,并且由熟练度低的人操作进行可变速变焦摄影的情况,但即使在这样的用途中,也希望实现即使很多人看到也不会感到难看的、顺畅的可变速变焦,但没有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的设备。并且,在根据聚焦操作部件的操作量来变更聚焦透镜的移动速度的情况下,虽然难以看清的内容和程度不同,但也相同。

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镜筒主体内的光学系统的顺畅的动作的透镜镜筒。

11、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12、第1方式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是一种透镜镜筒,其具备:第1部件,沿着镜筒主体的外周设置;及第2部件,沿着镜筒主体的外周设置,第1部件具有第1面,第2部件具有第2面,在第1部件的位置是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第1面与第2面在同一平面上,第1部件和第2部件能够相对移动。

1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为圆筒状或圆弧状。

1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设置成沿着镜筒主体的外周转动自如,关于第1部件的第1面,当使第1部件转动时,第1面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旋转位移。

1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2部件固定于镜筒主体上。

1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2部件与第1部件相邻,并且构成镜筒主体的外形的一部分。

1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设置成沿着镜筒主体的外周转动自如,当第1部件从基准位置向第1方向转动时,在第1面与第2面之间产生与转动量对应的第1阶梯差,当第1部件从基准位置向与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转动时,在第1面与第2面之间产生与转动量对应的、与第1阶梯差相反方向的第2阶梯差。

1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具备恢复部件,该恢复部件使第1部件恢复到基准位置。

1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具有小径部和大径部,第1面由连接小径部、大径部及直径阶梯差的面构成。

2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2部件构成镜筒主体的外形的一部分,镜筒主体的外形的一部分具有与第1部件的小径部对应的第1外形,第2部件具有与第1部件的大径部对应的第2外形,第2面由连接镜筒主体的第1外形与第2部件的第2外形的阶梯差的面构成。

2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0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与第2部件在透镜光轴方向上相邻设置,第1部件的第1面与第2部件的第2面能够由同一手指同时接触。

2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具备变焦速度指令器,该变焦速度指令器根据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相对移动来指令电动变焦的变焦速度。

2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2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设置成沿着镜筒主体的外周转动自如,变焦速度指令器具有不敏感带区域,该不敏感带区域通过第1部件从基准位置向第1方向或与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转动,产生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的阶梯差,但指令的变焦速度不会从零改变。

2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3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部件在第1行程角度的范围内转动,设定于不敏感带区域中的第2行程角度小于第1行程角度。

2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4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不敏感带区域的边界处的第1面与第2面的阶梯差为能够通过手指的触觉检测到的凹凸以上,凹凸在添加了包括制造误差、检测的个人差的误差的合计的范围内。

2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5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第1面和第2面由倾斜面构成。

2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6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为,具备第3部件,该第3部件进行固定速度的变焦操作。

28、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镜筒,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具备恢复部件,所述恢复部件使所述第1部件恢复到所述基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具备变焦速度指令器,所述变焦速度指令器根据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相对移动来指令电动变焦的变焦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具备第3部件,所述第3部件进行固定速度的变焦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透镜镜筒,其具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透镜镜筒,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具备恢复部件,所述恢复部件使所述第1部件恢复到所述基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村响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