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钯纳米片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964 阅读:5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钯纳米片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钯纳米材料。在溶剂中加入钯前躯体、表面保护剂、含卤素离子的有机盐或含卤素离子的无机盐,得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一氧化碳气氛下,升温至10~200℃;再将温度降至室温,加入丙酮离心纯化,清洗,得钯纳米片。合成的钯纳米片产率高(大于80%),粒径均一(偏差小于10%),具有超薄结构(厚度约为1.8nm),比表面积较大,原子利用率高,呈现出很好的电催化活性。能够对所得到的钯纳米片的尺寸进行很好的调节。能够在近红外有很好的吸收光谱特征,使其在生物热疗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在应用,例如可应用于肿瘤的近红外热疗。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钯纳米材料,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金属钯因为其高效的催化活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金属钯 甚至被人们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明星元素。在过去的时间里,对钯纳米材料 的研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许多不同大小和形貌的钯纳米 结构得以制备和获得,也展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相对于金和银的纳米材料,钯纳米 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没有很好地被开发,比如它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的性质。表面等离子共振是金属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以金属 表面等离子共振为基础的研究日益活跃,并派生出众多的研究分支,例如表面光电场增强、 表面增强光谱、光透射增强、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波导、光学力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表 面增强的能量转移及选择性光吸收等等。这些研究不但发现许多新现象和提出许多新问 题,而且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表面等离子吸收光谱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属材料 的组成、大小和形貌。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将金属的表面等离子吸收光谱从可见光调控至 近红外,而金属的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吸收光谱使得他们在生物热疗方面存在应用。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钯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溶剂中加入钯前躯体、表面保护剂、含卤素离子的有机盐或含卤素离子的无机盐,得混合液;2)将混合液置于一氧化碳气氛下,升温至10~200℃;3)再将温度降至室温,加入丙酮离心纯化,清洗,得钯纳米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南峰黄小青汤少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