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混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79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以轴承(5)为中心自由旋转的至少一个叶轮(2)。壳体包括通过活动连接的前壳体(7)和后壳体(8);前壳体(7)和后壳体(8)上设置有至少一端与轴承(5)活动连接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6)。前壳体(7)和后壳体(8)之间为法兰或螺纹连接。前支架(1)和后支架(6)为三幅支架。轴承(5)的一端焊接于前支架(1)的“O”型承重圈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4)固定于后支架(6)的“O”型承重圈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流体介质混合器技术结构复杂、需要动力源或者阻损高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应用方便,造价低廉,运行经济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与流体之间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应用流体混合工况繁多,在化工、能源、钢铁等行业,如燃烧、掺混、加药等工 况常涉及到两种及两种以上流体进行温度、浓度等热力性质的混合。而目前所应用的混合 器主要分两类,有动力式的搅拌类及无动力的折流均混类。有动力式的搅拌类产品组成包 括动力源设备、动力连接部分及搅拌部分,产品结构复杂,安装、占地等均有不便之处,同时 涉及动力源耗能问题。而无动力源折流均混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安装于混合器 内的板、槽等结构组织迫使流体介质在不断折流过程中均混。另一种是由流体通流断面、孔 道的改变促使流体介质碰撞掺混,如多孔道结构、“8”字形孔道结构等。这两种折流均混形 式虽无动力源,但仍存在结构相对复杂,安装不便等问题。尤其是混合器内由折流和碰撞造 成的能量损失较大,表现为流体介质通过混合器后的阻损较大。且部分工况下折流板、槽等 结构磨损严重,检修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流体混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以轴承 为中心旋转的至少一个叶轮。为了叶轮检修、拆装方便,所述壳体包括通过活动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 壳体和后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端与轴承活动连接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为法兰或螺纹连接。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为三幅支架。所述轴承的一端焊接于前支架的“0”型承重圈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 于后支架的“0”型承重圈梁上。所述轴承为无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或润滑剂润滑轴承。为了方便流体混合器与管道的对接,所述壳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安装于流体混合接口的下游,通过流体自身动能冲动叶轮搅拌后 混合均勻,无需外部动力源。解决了现今混合器结构复杂、需要动力等问题。(2)因为搅拌单元的叶轮是自由转动部件,所以流体介质流通阻损小。在某些受空 间限制而不能使流体通过自身扰流而相互掺混的情况下,本技术的优势表现得更为明Mo本技术弥补了现有流体介质混合器技术结构复杂、需要动力源或者阻损高的 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应用方便,造价低廉,运行经济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不局限于 此。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流体混合器,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以轴承5为中心旋转的至 少一个叶轮2。壳体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前壳体7和后壳体8 ;前壳体7和后壳体8上设置 有固定轴承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6。其中前支架1和后支架6为三幅支架。轴承5的一端 焊接于前支架1的“0”型承重圈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4固定于后支架6的“0”型承 重圈梁上。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的对叶轮2进行拆装、检修,同时三幅支架的结构也使得 固定的更加稳定。轴承5的润滑方式根据流通介质种类及热力性质参数选用无润滑轴承、 自润滑轴承或润滑剂润滑轴承。为了方便与上、下游管道的对接,壳体的连接面3上设置有 连接法兰。将所述流体混合器通过连接面3安装于两种或多种需要混合流体管路的接口三 通或多通管件下游。借助被混合流体自身的动能,推动叶轮2的叶片转动,使支承在轴承5 上的叶轮2自由旋转。轴承5通过前支架1和后支架6固定在壳体内部。自由旋转的叶轮 2通过搅拌作用,使上游两种或多种不同温度或浓度的来流在混合器处掺混,并在下游通过 搅拌形成的扰流作用下继续掺混,最终达到混合均勻的目的。流体混合器端面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做成适合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等,前壳体7 和后壳体8的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譬如此类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 就可以得到的变换,都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以轴承(5)为中心自由旋转的至少一个叶轮(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活动连接的前壳 体(7)和后壳体(8);所述前壳体(7)和后壳体(8)上设置有至少一端与轴承(5)活动连 接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7)和后壳体(8)之间 为法兰或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和后支架(6)为三 幅支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的一端焊接于前支架 (1)的“0”型承重圈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4)固定于后支架(6)的“0”型承重圈梁 上。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为无润滑轴 承、自润滑轴承或润滑剂润滑轴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连接面(3)上设置有连接法兰。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连接面(3)上设置有连接法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以轴承(5)为中心自由旋转的至少一个叶轮(2)。壳体包括通过活动连接的前壳体(7)和后壳体(8);前壳体(7)和后壳体(8)上设置有至少一端与轴承(5)活动连接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6)。前壳体(7)和后壳体(8)之间为法兰或螺纹连接。前支架(1)和后支架(6)为三幅支架。轴承(5)的一端焊接于前支架(1)的“O”型承重圈梁上,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4)固定于后支架(6)的“O”型承重圈梁上。本技术弥补了现有流体介质混合器技术结构复杂、需要动力源或者阻损高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应用方便,造价低廉,运行经济性高的优点。文档编号B01F7/04GK201618537SQ20102014749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杨成禹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以轴承(5)为中心自由旋转的至少一个叶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