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用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干潜两用电动机系统。
技术介绍
煤矿排水是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更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煤矿透水、突发 涌水引起水淹和淹井是仅次于瓦斯爆炸的第二大煤矿安全事故。为保持生产秩序及安全生 产,煤矿配备了有一定冗余量的高扬程主排水泵,及驱动主排水泵的高压异步电动机。主排水泵驱动电动机及高压开关柜一般都安装在煤矿最深的地方,即在井底车场 附近的中央泵房。发生透水事故一般是因为挖通了溶洞或废弃坑道,大容积的积水涌出,开 动全部排水能力仍不能阻止井下水位上升。传统的主排水泵高压驱动电动机是常规陆上电 动机,没有抗水淹没能力,当水位上升到电动机接线部位,水泵电动机就无法正常工作,而 主排水泵一旦停止工作,涌水使水位快速上升,造成矿井的淹井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淹井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延长淹井时间的干潜两 用电动机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潜两用电动机系统,包括电 动机,电动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固定在桶状的内壳体内壁上,转子与输出轴同轴连为一 体,输出轴的两端向外延伸穿过内壳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潜两用电动机系统,包括电动机(10),电动机(10)包括转子(15A)和定子(15B),定子(15B)固定在桶状的内壳体(13)内壁上,转子(15A)与输出轴(14)同轴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输出轴(14)的两端向外延伸穿过内壳体(13)两端设置的前、后端盖(13A)、(13B),输出轴(14)与前、后端盖(13A)、(13B)之间设有轴承和密封组件(100);内壳体(13)的外部套设有外壳体(11),外壳体(11)与内壳体(13)围成环套状的空腔内沿轴向方向布置冷热交换器;冷热交换器的流入端、内部通路及流出端与设备周边工作环境连通构成外循环通路;外壳体(11)与内壳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