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船体、发动机、传动装置、支撑架和车轮,所述发动机设置在船体内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传递给车轮,所述支撑架包括静力臂、油缸和动力臂,所述静力臂固定在船体上,所述动力臂一端与静力臂相连,动力臂另一端与车轮相连,所述油缸一端固定在静力臂上,油缸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臂上。该水陆两用船的传动装置分为轴传动和链传动两种方式,且都实现了发动机对车轮的直接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船下的车轮可以在陆上行驶,又可以在船体下水后收起,减少其在水中的阻力,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军民警渔等各个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船。
技术介绍
水陆两用船结合了车与船的双重性能,既可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穿梭,又可像船一样在水上泛水浮渡。由于其具备卓越的水陆通行性能,可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河道的限制,因而在交通运输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水陆两用船尤其是在躲避台风,大风大雨等气象灾害;陆地加油装卸物品以及防盗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目前所见到的水陆两用船的驱动装置多为间接驱动,此驱动装置中发动机需要辅助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又包括发电机、循环马达油泵及油压发动机,循环马达油泵不能卸载,在公路上必须用专用拖车来拖船,因此存在工作效率低以及由水路到陆地转换不方便的问题。并且,现有水陆两用船在水中时,车轮直接在水中,存在船体航行阻力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不足,研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的水陆两用船,该水陆两用船的传动装置实现了发动机对车轮的直接驱动,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并且,该水陆两用船的车轮在水中航行时可以收起,解决了车轮在水中造成船体航行阻力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水陆两用船,包括船体、发动机、传动装置、支撑架和车轮,所述发动机设置在船体内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传递给车轮,所述支撑架包括静力臂、油缸和动力臂,所述静力臂固定在船体上,所述动力臂一端与静力臂相连,动力臂另一端与车轮相连,所述油缸一端固定在静力臂上,油缸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臂上。该水陆两用船入水航行时,油缸通过动力驱动收起车轮,减少了船体在水中的阻力。具体的,所述传动装置为轴传动方式时,包括主轴、差速器、传动轴和伞齿轮,所述主轴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所述差速器设置在主轴上,且差速器与发动机的离合变速器相连,所述传动轴穿过支撑架,传动轴一端的伞齿轮与主轴上相对应的伞齿轮啮合连接,传动轴另一端的伞齿轮和车轮的伞齿轮啮合连接。具体的,所述传动装置为链传动方式时,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轴、差速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轴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所述差速器设置在所述主轴上,且差速器与发动机的离合变速器相连,所述车轮上设置有另一链轮,该车轮上的另一链轮与主轴上相对应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具体的,所述半轴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以及所述传动装置与车轮之间的连接位置均设有防水密封装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两用船,在水中航行时船底的车轮通过油缸收起,减少了船体在水中的阻力。该水陆两用船的轴传动和链传动两种传动装置均实现了发动机对车轮的直接驱动,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水陆行驶方便,可以防风防雨防盗,可广泛应用在军民警渔等各个领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架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轴传动状态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链传动状态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在水中航行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船体1、发动机、传动装置、车轮3和支撑架4,该发动机设置在船体1内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传递给车轮3,所述支撑架4包括静力臂401、油缸402和动力臂403,所述静力臂401固定在船体1上,所述动力臂403一端与静力臂401相连,动力臂403另一端与车轮3相连,所述油缸402一端固定在静力臂401上,油缸402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臂上403。此支撑架结构有利于其控制车轮的方向。如图3和4所示,所述传动装置为轴传动方式时,包括主轴6、差速器5、传动轴7和伞齿轮8、9,所述主轴6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9,所述差速器5设置在主轴6上,且差速器5与发动机的离合变速器相连,所述传动轴7穿过支撑架4,传动轴7一端的伞齿轮8与主轴6上相对应的伞齿轮9啮合连接,传动轴7另一端的伞齿轮8和车轮的伞齿轮啮合连接。另外,所述支撑架4同时作为传动轴7的保护管。如图3和5所示,所述传动装置为链传动方式时,包括主轴6、差速器5、链轮10、11和链条12,所述主轴6两端分别设有链轮10,所述差速器5设置在所述主轴6上,且差速器5与发动机的离合变速器相连,所述车轮3上设置有另一链轮11,该车轮3上的另一链轮11与主轴6上相对应的链轮10之间通过链条12相连。如图3所述,所述主轴6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以及所述传动装置与车轮3之间的连接位置13都设有防水密封装置2,此防水密封装置2可以保护连接位置13的部件。当水陆两用船在陆地上行驶时,油缸402通过动力臂403把车轮3放下,如图1所示,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由发动机的离合变速器通过传动装置2的差速器5再传递到主轴6上,然后通过轴传动方式或链传动方式实现对车轮3的驱动。其中,轴传动方式是通过伞齿轮8、9互相啮合连接,从而改变动力方向后通过传动轴7进行传递;链传动方式是通过连接在主轴6上的链轮10将动力传递给链条12,链条12再将动力传递给链轮11,从而进行对车轮3的驱动。该水陆两用船的轴传动和链传动两种传动装置均实现了发动机对车轮的直接驱动,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当水陆两用船进入水中航行时,同样油缸402通过动力臂403将车轮3收起,如图5所示,解决了车轮及传动装置在水中产生额外阻力问题。包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船体、发动机、传动装置、支撑架和车轮,所述发动机设置在船体内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传递给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静力臂、油缸和动力臂,所述静力臂固定在船体上,所述动力臂一端与静力臂相连,动力臂另一端与车轮相连,所述油缸一端固定在静力臂上,油缸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船体、发动机、传动装置、支撑架和车轮,所述发动机设置在船体内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传递给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静力臂、油缸和动力臂,所述静力臂固定在船体上,所述动力臂一端与静力臂相连,动力臂另一端与车轮相连,所述油缸一端固定在静力臂上,油缸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轴、差速器、传动轴和伞齿轮,所述主轴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所述差速器设置在主轴上,且差速器与发动机的离合变速器相连,所述传动轴穿过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恩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