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696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电路领域,公开了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以及互相并联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直流电源正极分别与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一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二单元包括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二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三单元包括第三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三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三单元整流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能够充分利用绕组线圈中的反电动势,使电动机节能省电,而且能够增加电动车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机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天然资源的不断消耗,近年来人们的节能意识不断加强,在各个领域中,人们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能量,达到节能目的。特别是在汽车领域,由于汽油、柴油发动机需要以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作为动力来源,不够节能环保,因此近年来关于电动车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现有的纯电动车领域中,电动机的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电动车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回收电能或者回收的电能太少,而现有的动力电池的电能储备又十分有限,导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十分短,无法连续完成长途任务,严重制约了人们的办事效率以及电动车的发展。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在能够电动车运行过程中节能省电的电动机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本专利技术的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主要用于集中式绕组的磁阻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能够使集中式绕组的电动机节能省电、增加续航里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以及互相并联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直流电源正极分别与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一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二单元包括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二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三单元包括第三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三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三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所述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一隔离二极管、第二隔离二极管、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一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的电路连接关系为: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一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第一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二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第二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所述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三隔离二极管、第四隔离二极管、第二换相信号输入端、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二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五整流二极管、第六整流二极管、第七整流二极管、第八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内部电路连接关系与第一单元相同。所述第三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所述第三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五隔离二极管、第六隔离二极管、第三换相信号输入端、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三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九整流二极管、第十整流二极管、第十一整流二极管、第十二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单元的内部电路连接关系与第一单元相同。作为优选,该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共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在内的至少四个单元;且各单元之间并联。作为优选,所述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分别为同一个电动机中的第一相第一组磁极的绕组线圈和第一相第二组磁极的绕组线圈;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分别为同一个电动机中的第二相第一组磁极的绕组线圈和第二相第二组磁极的绕组线圈;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分别为同一个电动机中的第三相第一组磁极的绕组线圈、第三相第二组磁极的绕组线圈。作为优选,所述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为两个电动机中的第一相磁极的绕组线圈;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为两个电动机中的第二相磁极的绕组线圈;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第二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为两个电动机中的第三相磁极的绕组线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分别为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分别为第一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二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三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为:1.每相绕组线圈储存的磁能转换成电能都可以给任一相绕组线圈供电。2、三相、四相及大于四相的电动机,都是把一路直流供电转换成两路直流供电线路。3、适用于集中式绕组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具体为:采用一一换相方式,进一步说明,当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收到第一换相信号时,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经过第一开关二极管供电,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经过第二开关二极管供电,分别经过第一隔离二极管、第二隔离二极管,使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导通,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三整流二极管反偏截止,直到第二换相信号输入端收到第二换相信号时,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导通,同时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截止的瞬间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和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电压都升高,第一整流二极管和第三整流二极管都导通,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都反偏截止,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由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供电,同时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由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供电,经过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返回到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经过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一整流二极管返回到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直到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和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放电都完成,第一开关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导通,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和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分别经过第一开关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供电,直到第三换相信号输入端收到第三换相信号时,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导通,同时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截止的瞬间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和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电压升高,第五整流二极管和第七整流二极管都导通,第一开关二极管和第二开关二极管都反偏截止,第一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由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供电,第二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由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供电,经过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第八整流二极管、第七整流二极管返回到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经过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第六整流二极管、第五整流二极管返回到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和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都放电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1),第二开关二极管(2)以及互相并联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直流电源正极分别与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一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二单元包括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二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三单元包括第三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三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三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5)、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6);所述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一隔离二极管(9)、第二隔离二极管(10)、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11)、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12);所述第一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3)、第二整流二极管(4)、第三整流二极管(7)、第四整流二极管(8);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的电路连接关系为: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U2')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一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第一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U2)分别与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二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第二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15)、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16);所述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三隔离二极管(19)、第四隔离二极管(20)、第二换相信号输入端(21)、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22);所述第二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五整流二极管(13)、第六整流二极管(14)、第七整流二极管(17)、第八整流二极管(18);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的内部电路连接关系与第一单元相同;所述第三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25)、第二电动机第三相绕组线圈(26);所述第三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五隔离二极管(29)、第六隔离二极管(30)、第三换相信号输入端(31)、第三换相开关三极管(32);所述第三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九整流二极管(23)、第十整流二极管(24)、第十一整流二极管(27)、第十二整流二极管(28);其中,所述第三单元的内部电路连接关系与第一单元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组电动机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1),第二开关二极管(2)以及互相并联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直流电源正极分别与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一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二单元包括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二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三单元包括第三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第三单元换相电路和第三单元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5)、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6);所述第一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一隔离二极管(9)、第二隔离二极管(10)、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11)、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12);所述第一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3)、第二整流二极管(4)、第三整流二极管(7)、第四整流二极管(8);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的电路连接关系为: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U2')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一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第一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二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二端(U2)分别与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二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动机第一相绕组线圈的第一端(U1')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第二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换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换相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元电动机绕组线圈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15)、第二电动机第二相绕组线圈(16);所述第二单元换相电路包括:第三隔离二极管(19)、第四隔离二极管(20)、第二换相信号输入端(21)、第二换相开关三极管(22);所述第二单元整流电路包括:第五整流二极管(13)、第六整流二极管(14)、第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乔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