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布局结构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799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芯片布局结构与方法。芯片布局结构包括第1导电通孔、第2导电通孔、芯片,以及八个接点。第1导电通孔与第2导电通孔贯穿于芯片。第1导电通孔包括第1接点与第2接点,而第2导电通孔包括第3接点与第4接点。第5接点与第3接点导通。第6接点与第2接点导通。第7接点与第1接点导通。第8接点与第4接点导通。在芯片的垂直方向上,第1接点与第2接点部分或全部重叠,第3接点与第4接点部分或全部重叠,第6接点与第5接点部分或全部重叠,第8接点与第7接点部分或全部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堆叠芯片的布局结构与方 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晶体管制造于单一芯片的技术正处于发展中,通过垂直方向布局堆叠芯 片,可让不同功能或不同工艺技术的芯片达到整合的目的,解决不同功能或不同种类晶体 管制造整合于单一芯片的困难。然而现今堆叠芯片中信号连线的布局方式为,在芯片正面 或背面利用线路重布技术(Redistribution Layer,RDL)绕线藉以改变信号接点位置,之后 再利用微凸块(Micro Bump)藉以使得堆叠芯片之间接合。据此,多个芯片之间的信号便可 以顺序通过这些绕线、接点、微凸块,以及穿透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来上下 传递。一般而言,这样技术在连接方式上可能会固定了堆叠芯片之间信号的传递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设计要求改变堆叠芯片的信号传递模式,除了需要改变微凸块的布局之外, 另一方面则必须重新全部改变芯片正面与背面的RDL绕线,藉以符合另一设计的要求。更 进一步而言,RDL的重新设计代表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片布局结构,其两个导电通孔贯穿于芯片,芯片两侧 具有四个接点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芯片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1导电通孔,贯穿于一第1芯片,其中该第1导电通孔包括一第1接点与一第2接点,该第1接点位于该第1芯片的一第1侧,该第2接点位于该第1芯片的一第2侧,该第1接点与该第2接点在该第1芯片的垂直方向部分或全部重叠;一第2导电通孔,贯穿于该第1芯片,其中该第2导电通孔包括一第3接点与一第4接点,该第3接点位于该第1芯片的该第1侧,该第4接点位于该第1芯片的该第2侧,该第3接点与该第4接点在该第1芯片的垂直方向部分或全部重叠;一第5接点,位于该第1芯片的该第1侧,该第5接点与该第3接点导通;一第6接点,位于该第1芯片的该第2侧,该第6接点与该第2接点导通,且该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发蒯定明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