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28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芯片,具有一有源表面、一保护层及多个金属焊盘,其中该保护层及该些金属焊盘均配置于该有源表面上,而该保护层暴露出该些金属焊盘;以及 多个接合柱,其中该些接合柱分别连接于该些金属焊盘之一,且该些接合柱分别由至少一金属材料层所迭合而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芯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以接合柱(bondingcolumn)作为传统凸点(bump)的芯片结构。
技术介绍
倒装焊技术(Flip Chip Bonding Technology)主要是利用面阵列(areaarray)的排列方式,将多个芯片焊盘(die pad)配置于芯片(die)的有源表面(active surface),并在各个芯片焊盘上形成凸点,接着再将芯片翻转(flip)之后,利用芯片的芯片焊盘上的凸点分别电(electrically)及机械(mechanically)连接至承载器(carrier)(例如衬底(substrate)或印刷电路板(PCB))的表面所对应的接合焊盘(bonding pad)。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倒装焊技术可以应用于高接脚数(High Pin Count)的芯片封装结构,并同时具有缩小封装面积及缩短讯号传输路径等优点,所以倒装焊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芯片封装领域。为了以倒装焊的方式,将芯片配置在承载器(例如衬底或电路板)的表面,就先前所述的倒装焊技术而言,可预先在芯片的有源表面的芯片焊盘上形成凸点。举例而言,现有的常见的凸点工艺乃是预先形成一层具有多个开口(opening)的模板(stencil)或感光薄膜(photo film)于晶片(wafer)(即芯片)的有源表面上,用以作为一掩模层(mask),而这些开口可分别暴露出其所对应的芯片焊盘。接着,再利用电镀(plating)或印刷(printing)的方式,将焊料(solder)填入开口及芯片焊盘两者所围成的空间内,因而形成一焊料层于各个芯片焊盘之上。然后,移除上述的模板或感光薄膜,而暴露出位于各个芯片焊盘之上的焊料层。最后,回焊(reflow)这些焊料层,当这些焊料层冷却之后,其将分别在其所对应的芯片焊盘之上形成具有球状外观的凸点。请依序参考图1A~1F,其图示现有的一种凸点工艺的剖面流程图。首先如图1A所示,晶片100具有一有源表面102、多个芯片焊盘104及一保护层106,而这些芯片焊盘104配置于晶片100的有源表面102之上,且保护层106亦配置于晶片100的有源表面102之上,并暴露出这些芯片焊盘104。此外,晶片100更具有一凸点底金属层(Under Bump Metallurgy layer,UBM 1ayer)108,其配置于芯片焊盘104之上,其中凸点底金属层108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凸点116a(如图1F所示)与芯片焊盘104之间的接合性。另外,晶片100更具有一应力缓冲层(Stress Buffer Layer,SBL)110,其配置于保护层106之上,并经由凸点底金属层108,而间接地暴露出这些芯片焊盘104,其中应力缓冲层110的主要功能在于缓冲凸点116a(如图1F所示)所受到的热应力(thermal stress)。接着如图1B所示,形成一感光薄膜112于晶片100的有源表面102之上,用以作为一掩模层。之后如图1C所示,利用曝光(photography)及显影(development)的方式,形成多个开口114于在感光薄膜112上,此处亦可利用一片已经形成开口的模板(未图示)来加以取代。接着如图1D所示,利用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将焊料填入开口114与芯片焊盘104(或凸点底金属层108)所围成的空间内,因而分别形成一焊料层116于各个芯片焊盘104(或凸点底金属层108)之上。然后如图1E所示,移除感光薄膜112(或是上述的模板),因而暴露出位于各个芯片焊盘104之上的焊料层116。最后,如图1F所示,回焊(reflow)这些焊料层116,当这些焊料层116冷却之后,焊料层116将分别在其所对应的芯片焊盘104(或凸点底金属层108)之上形成一具有球状外观的凸点116a。然而,现有的芯片所应用的上述凸点工艺具有下列几项缺点(1)由于凸点的常用材料为焊料(例如含铅焊料与无铅焊料),所以为了提高凸点与芯片焊盘之间的接合强度及其它因素,现有均须在芯片焊盘上形成凸点底金属层(UBM layer),如此将延长凸点的工艺周期,同时提高凸点的工艺成本;(2)承第(1)点所述,受到凸点底金属层的影响,芯片焊盘与凸点之间的接口容易产生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因而降低导致凸点与芯片焊盘之间的接合强度;(3)当利用模板来提供开口于芯片焊盘的上方,并搭配印刷法将焊料填入于开口内,而形成焊料层于芯片焊盘之上时,由于开口密度越高的模板,越不容易准确定位于芯片(或晶片)上,故利用模板印刷(stencil printing)的方式将不易于制作出具有微细间距(fine pitch)的凸点于晶片(或芯片)上;(4)当利用感光薄膜搭配电镀(或印刷)的方式来制作凸点于芯片焊盘上时,局限于感光薄膜的相邻开口的分辨率(resolution),使得现有的采用感光薄膜的凸点工艺仅能制作出直径最小约100微米及间距最小约250微米的凸点;以及(5)当利用印刷的方式来形成焊料层于芯片焊盘上时,极易在焊料层的接近芯片焊盘的底部形成空孔(void),使得焊料层在经过回焊而形成凸点之后,凸点与芯片焊盘之间接合可靠度将会大幅降低,同时凸点的底部亦未必接合至芯片焊盘的表面,因而造成电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结构,且特别是一种具有接合柱之芯片结构,利用接合柱作为现有的凸点,除可提高芯片焊盘与接合柱之间的接合强度以外,并可制作出具有微细间距的接合柱,同时增加接合柱与承载器(例如衬底或电路板)的接合焊盘之间接合的可靠度,更可大幅缩短接合柱的工艺周期及有效降低接合柱的工艺成本。基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芯片结构,其至少包括一芯片及多个接合柱。首先,芯片具有一有源表面、一保护层及多个金属焊盘(例如电极焊盘或芯片焊盘),其中保护层及这些金属焊盘均配置于该有源表面上,而保护层暴露出这些金属焊盘。此外,这些接合柱分别连接于这些金属焊盘之一,且这些接合柱分别由至少一金属材料层所迭合而成。附图说明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A~1F图示现有的一种凸点工艺的剖面流程图;图2A~2F图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芯片结构,其接合柱的工艺剖面流程图;图3图示图2F的接合柱,其形成于晶片(即芯片)的电极焊盘的剖面示意图;图4A图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芯片结构,其接合柱具有缓冲层的剖面示意图;图4B图示图4A的接合柱,其位于晶片(即芯片)的电极焊盘的剖面示意图;图5A图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芯片结构,其接合柱具有缓冲层的剖面示意图;图5B图示图5A的接合柱其形成于晶片(即芯片)的电极焊盘的剖面示意图;图6A图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芯片结构,其在接合柱的工艺时保留部分的掩模层的剖面示意图;图6B图示图6A的接合柱,其形成于晶片(即芯片)的电极焊盘的剖面示意图;图7A图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芯片结构,其接合柱具有阶梯状外形,并于接合柱的工艺时保留部分的掩模层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7B图示图7A的接合柱,其形成于晶片(即芯片)的电极焊盘的剖面示意图。附图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芯片,具有一有源表面、一保护层及多个金属焊盘,其中该保护层及该些金属焊盘均配置于该有源表面上,而该保护层暴露出该些金属焊盘;以及多个接合柱,其中该些接合柱分别连接于该些金属焊盘之一,且该些接合柱分别由至少一金属材料层所迭合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接合柱更分别具有一表面金属层,其分别配置于其所对应的该些接合柱之一所暴露出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表面金属层为镍金复合层、焊料层及无铅焊料层其中之一。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昆耀宫振越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