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31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车辆侧围结构包括侧围本体及可选的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侧围本体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和第一固定部;第一组件包括充电座总成,充电座总成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用于与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充电座总成固定连接在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内;第二组件包括转接板和加油口总成,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用于与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转接板固定连接在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上;转接板与加油口总成固定连接。上述车身侧围结构可以分别将充电座总成、加油口总成固定到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满足在纯电汽车、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为降低成本,通常基于一个车辆平台开发多种不同的车辆产品。随着汽车日益向电动化方向演进,出现了油电混合平台,基于该平台既可以开发燃油汽车,又可以开发纯电汽车(EV)、增程式汽车(REEV)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车型。
[0003]对于燃油车和纯电车而言,其只需要一个加油口或充电口,在进行车辆开发时,只需要在车辆的一侧预留该加油口或充电口位置即可。而对于增程式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其同时需要加油口和充电口,在进行车辆开发时,一般在车辆的两侧分别预留加油口和充电口。
[0004]在基于纯电汽车的平台基础,开发兼容的增程式汽车或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时,需要额外增加加油口,在动力电池高压接口不变的情况下,这样可能导致高压充电线加长,这势必导致成本增加以及整车布置空间的浪费。因此,就亟需一种可在车辆的同侧兼容充电口与加油口的车身侧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开发时车辆侧围结构不能同时兼容充电口和加油口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车身侧围结构的白车身。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白车身的车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包括侧围本体以及可选的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所述侧围本体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充电座总成,所述充电座总成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充电座总成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内;所述第二组件包括转接板和加油口总成,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配合以将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的油电两用安装孔上;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加油口安装孔,所述加油口总成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加油口安装孔内。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身侧围结构可选地包括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在包括第一组件时,充电座总成上的第二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将充电座总成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充电座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包括了充电座总成,可以满足在纯电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在包括第二组件时,加油口总成固定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安装孔内,同时,转接板上的第三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从而就通过转接板将加油口总成连接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加油口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
结构上包括了加油口总成,可以满足在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为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一组件时,将分别作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可以将充电座总成稳固地固定在侧围本体上。在车身侧围结构包括第二组件时,将分别作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可以将转接板以及连接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总成稳固地固定在侧围本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充电座总成和侧围本体固定的更加牢固;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转接板与侧围本体固定的更加牢固。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第四固定部,所述加油口总成上设置有第五固定部,所述第五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四固定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加油口总成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可以将加油口总成固定在转接板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为通孔,所述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加油口总成与转接板固定连接时,将分别作为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的两个通孔对齐,采用螺栓穿过该两个通孔并螺接固定,就可以将加油口总成稳固地固定在转接板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固定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五固定部的数量与第四固定部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加油口总成与转接板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
[0019]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总成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充电接口。
[00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充电座总成上的充电接口具体可以被设置为不同的类型,以满足对车辆充电的不同的要求。例如,按照充电速度对充电接口的类型进行划分,设置在充电座总成上的充电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快充接口(高电压、大电流快速充电)、慢充接口(常规市电充电),从而可以满足对车辆进行快速充电和一般正常速度充电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标准对充电接口的类型进行划分,设置在充电座总成上的充电接口可以包括中国标准接口、欧洲标准接口等,从而可以满足在不同的国家中对车辆进行充电的要求。
[0021]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00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转接板为板状结构,在设置有加强筋的情况下,可以增强转接板的结构强度,有助于保证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总成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0023]一种白车身,其包括上述的车身侧围结构。
[0024]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白车身。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车身侧围结构、白车身及车辆,其在车身侧围结构可选地包括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在包括第一组件时,充电座总成上的第二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将充电座总成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充电座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包括了充电座总成,可以满足在纯电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在包括第二组件时,加油口总成固定安装在转接板上的加油口安装孔内,同时,转接板上的第三固定部与侧围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从而就通过转接板将加油口总成连接固定在侧围本体上,且被固定的加油口总成位于油电两用安装孔内,从而在车辆侧围结构上包括了加油口总成,可以满足在燃油汽车、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侧围结构包括第一组件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本体(10)以及可选的第一组件(20)或第二组件(30);所述侧围本体(10)上设置有油电两用安装孔(11)和第一固定部(12);所述第一组件(20)包括充电座总成(21),所述充电座总成(2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11),所述第二固定部(211)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以将所述充电座总成(2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10)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内;所述第二组件(30)包括转接板(31)和加油口总成(32),所述转接板(3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311),所述第三固定部(311)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以将所述转接板(3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围本体(10)的油电两用安装孔(11)上;所述转接板(31)上设置有加油口安装孔(312),所述加油口总成(32)与所述转接板(31)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加油口安装孔(3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211)和第三固定部(311)为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与第二固定部(2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与第三固定部(3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罗国政夏远刚张宗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