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42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开有排气孔(2),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定位槽(3),该定位槽(3)的上端口由压盖(4)封口,且压盖(4)的中央开设有通气孔(5);在所述定位槽(3)内安装弹簧片(6),该弹簧片(6)与压盖(4)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定位槽(3)的槽底还开有导流槽(7),所述排气孔(2)位于该导流槽(7)的槽底。本发明专利技术只允许气体通过,能阻挡燃油外泄,在平衡油箱内部与大气之间压力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燃油浪费,从根本上消除了因燃油外泄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摩托车油箱锁的防泄油装置。
技术介绍
锁体座作为摩托车油箱锁的关键零件,与锁芯等配件一起,装配在油箱盖上,起锁 定油箱盖的作用。传统的锁体座结构如图5所示,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开有排气孔2,油 箱内的空间通过该排气孔2与外界相通,在排气孔2的作用下,油箱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 由于排气孔2始终处于敞口状态,在大气温度偏高或者摩托车行驶时颠簸厉害的情况下, 油箱内的燃油会通过排气孔2向外窜出,洒落在油箱的表面上,一方面造成了燃油的浪费, 另一方面,如果驾驶员正在吸烟或者有其它明火,会引爆油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燃油外窜的摩托车油箱锁 防泄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具有底座,在底座上开有 排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槽、压盖、通气孔、弹簧片和导流槽,其中定位槽设置在底座 上,该定位槽的上端口由压盖封口,且压盖的中央开设有通气孔;在所述定位槽内安装弹簧 片,该弹簧片与压盖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还开有导流槽,所述排气孔位于该 导流槽的槽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定位槽内置弹簧片,弹簧片将排气孔及大部分导流槽遮掩 住。当油箱内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油箱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孔进入导流槽,并从导 流槽未被遮掩的部分流入定位槽内,再通过通气孔向外流动;当外界气体压力大于油箱内 压力时,外界高压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定位槽内,从导流槽未被遮掩的部分流入导流槽,再 通过排气孔流入油箱内,这样保证了油箱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在大气温度偏高或者摩托 车行驶时颠簸厉害的情况下,油箱内的燃油会通过排气孔向外窜,由于外窜的燃油压力较 大,会冲开弹簧片,使弹簧片贴靠于压盖的底面,并将通气孔封堵,这样外窜的燃油只能进 入定位槽内,不会向外泄露;待外窜的压力消失后,弹簧片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重新将排 气孔及大部分导流槽遮掩,定位槽内的燃油汇集在导流槽内,通过排气孔流回油箱内。上述定位槽和压盖为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在压盖上一体形成有两个对称的卡 柱,所述压盖通过卡柱与定位槽侧壁上的卡口卡接配合。以上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快速拆 装压盖。为了增强密封性,在上述定位槽的内侧壁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并加快燃油的回流,上述导流槽由四条沟槽组成, 呈“十”字形,所述排气孔位于导流槽其中一条沟槽的槽底。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只允许气体通过,能阻挡燃油外泄,在平衡油箱内部与大气之间 压力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燃油浪费,从根本上消除了因燃油外泄而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拆除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槽及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底座1、压盖4和弹簧片6等部件构成。其 中底座1为圆形,在底座1的中央开设有锁芯过孔9,底座1顶部靠近边缘的部位一体形成 有圆形定位槽3,该定位槽3的上端口由压盖4封口。压盖4的形状大小与定位槽3相适 应,在压盖4的两边一体形成有两个对称的卡柱4a,所述压盖4通过卡柱4a与定位槽3侧 壁上的卡口卡接配合,并且压盖4的中央开设有通气孔5,定位槽3的内腔通过该通气孔5 与外界相通。为了防止压盖4的边缘与定位槽3槽壁之间发生泄露,在定位槽3的内侧壁 与压盖4之间安装置有密封圈8。从图1、图2、图4中可知,在定位槽3内装有弹簧片6,该弹簧片6也为圆形,直径 比定位槽3略小,弹簧片6直接铺设在定位槽3的槽底,且弹簧片6与压盖4之间具有适当 的间隙。在所述定位槽3的槽底还开有导流槽7,导流槽7由四条沟槽组成,呈“十”字形, 在导流槽7其中一条沟槽的槽底开设排气孔2,该排气孔2贯通至底座1的底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弹簧片6将排气孔2及大部分导流槽7遮掩住。当油箱内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 时,油箱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孔2进入导流槽7,并从导流槽7未被遮掩的部分流入定位 槽3内,再通过通气孔5向外流动;当外界气体压力大于油箱内压力时,外界高压气体通过 通气孔5进入定位槽3内,从导流槽7未被遮掩的部分流入导流槽7,再通过排气孔2流入 油箱内,这样保证了油箱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在大气温度偏高或者摩托车行驶时颠簸厉 害的情况下,油箱内的燃油会通过排气孔2向外窜,由于外窜的燃油压力较大,会冲开弹簧 片6,使弹簧片6贴靠于压盖4的底面,并将通气孔5封堵,这样外窜的燃油只能进入定位槽 3内,不会向外泄露;待外窜的压力消失后,弹簧片6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重新将排气孔2 及大部分导流槽7遮掩,定位槽3内的燃油汇集在导流槽3内,通过排气孔2流回油箱内。 以上结构只允许气体通过,能阻挡燃油外泄,在平衡油箱内部与大气之间压力的同时,有效 避免了燃油浪费,从根本上消除了因燃油外泄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开有排气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定位槽(3),该定位槽(3)的上端口由压盖(4)封口,且压盖(4)的中央开设有通气孔(5);在所述定位槽(3)内安装弹簧片(6),该弹簧片(6)与压盖(4)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定位槽(3)的槽底还开有导流槽(7),所述排气孔(2)位于该导流槽(7)的槽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盖(4)上 一体形成有两个对称的卡柱(4a),所述压盖(4)通过卡柱(4a)与定位槽(3)侧壁上的卡口 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槽 (3)的内侧壁与压盖⑷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7)由 四条沟槽组成,呈“十”字形,所述排气孔⑵位于导流槽(7)其中一条沟槽的槽底。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开有排气孔(2),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定位槽(3),该定位槽(3)的上端口由压盖(4)封口,且压盖(4)的中央开设有通气孔(5);在所述定位槽(3)内安装弹簧片(6),该弹簧片(6)与压盖(4)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定位槽(3)的槽底还开有导流槽(7),所述排气孔(2)位于该导流槽(7)的槽底。本专利技术只允许气体通过,能阻挡燃油外泄,在平衡油箱内部与大气之间压力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燃油浪费,从根本上消除了因燃油外泄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文档编号B62J35/00GK101811534SQ20091010326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向先刚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油箱锁防泄油装置,具有底座(1),在底座(1)上开有排气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定位槽(3),该定位槽(3)的上端口由压盖(4)封口,且压盖(4)的中央开设有通气孔(5);在所述定位槽(3)内安装弹簧片(6),该弹簧片(6)与压盖(4)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定位槽(3)的槽底还开有导流槽(7),所述排气孔(2)位于该导流槽(7)的槽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先刚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