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全地形车一般在骑跨部设置发动机等容易产生热量的部件,这种设置方式下,若驾驶者直接驾驶全地形车,会对驾驶者的腿部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发动机等部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高全地形车内部通风效率的方式,使全地形车的散热效果更佳,并减少全地形车在行驶中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全地形车内部通风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至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至车架;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变速组件,变速组件设置在动力系统与行走组件之间并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车身覆盖件包括边盖组件,边盖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在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内,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所述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至所述车架;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并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组件;变速组件,所述变速组件设置在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行走组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行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边盖组件,所述边盖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在一个垂直于所述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内,所述第一隔热盖和所述第二隔热盖关于所述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隔热盖与所述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沿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车架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盖与所述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沿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车架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所述第一隔热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罗龙平,董涛涛,王广林,曹志斌,陈蒙,田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