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30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变速组件,设置在动力系统与行走组件之间并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车身覆盖件包括边盖组件,边盖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在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内,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关于对称平面对称设置;第一隔热盖与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车架的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增加从发动机与使第一隔热盖之间的过风量,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防止使用者的腿部烫伤,进而提高全地形车内部的通风效率,提高全地形车的散热效果。热效果。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全地形车一般在骑跨部设置发动机等容易产生热量的部件,这种设置方式下,若驾驶者直接驾驶全地形车,会对驾驶者的腿部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发动机等部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高全地形车内部通风效率的方式,使全地形车的散热效果更佳,并减少全地形车在行驶中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全地形车内部通风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至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至车架;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变速组件,变速组件设置在动力系统与行走组件之间并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车身覆盖件包括边盖组件,边盖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在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内,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关于对称平面对称设置;第一隔热盖与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车架的后侧。
[0004]进一步地,第二隔热盖与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车架的后侧。
[0005]进一步地,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连通。
[0006]进一步地,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第一隔热盖设置在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之间;第二隔热盖设置在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之间。
[0007]进一步地,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第一隔热盖的前侧与第一挡泥板连接,第一隔热盖的后侧与第二挡泥板连接。
[0008]进一步地,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第二隔热盖的前侧与第一挡泥板连接,第二隔热盖的后侧与第二挡泥板连接。
[0009]进一步地,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脚踏部和第二脚踏部,第一脚踏部和第二脚踏部关于对称平面对称设置,第一脚踏部设置在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之间;第二脚踏部设置在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之间。
[0010]进一步地,沿全地形车的上下方向,第一隔热盖设置在第一脚踏板上侧且与第一脚踏板连接;第二隔热盖设置在第二脚踏板上侧且与第二脚踏板连接。
[0011]进一步地,第一隔热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快拆盖,快拆盖与第一隔热盖构成有握持部,握持部用于拆卸快拆盖。
[0012]进一步地,第二隔热盖与发动机之间设置有隔热部,隔热部用于隔离全地形车内
部的热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可以通过第一隔热盖和发动机围绕形成的第一排气通道,从而增加从发动机与使第一隔热盖之间的过风量,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防止使用者的腿部烫伤,进而提高全地形车内部的通风效率,提高全地形车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系统和变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身覆盖件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身覆盖件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维修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维修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边盖组件和脚踏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泥板和边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泥板、第二挡泥板和燃油箱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身覆盖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泥板和通风网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2、燃油系统13、转向组件16、电气系统17、排气系统18、操纵组件22、车身覆盖件23、安装架组件24、进气系统25、行走组件26、悬架组件27和鞍座组件28。车架12用于支撑转向组件16、排气系统18和车身覆盖件23,安装架组件24安装在车架12上。转向组件16对行走组件26的转动进行控制,排气系统18用于将全地形车100运行时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环境中,操纵组件22设置在车架12上,且操纵组件22与车身覆盖件23连接,悬架组件27用于将行走组件26与车架12连接。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0035]如图2所示,行走组件26包括第一行走轮261和第二行走轮262,第一行走轮261和/或第二行走轮262均可作为全地形车100的驱动轮,且第一行走轮261与转向组件16连接能够用以转动。悬架组件27包括前悬架271和后悬架272(参见图1),第一行走轮261通过前悬
架271连接至车架12,第二行走轮262通过后悬架272连接至车架12。
[0036]如图3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动力系统11和变速组件14,动力系统11设于车架12上,用于向全地形车100提供动力。动力系统11包括发动机111,发动机111与变速组件14连接,变速组件14能够改变全地形车100的驱动力和行驶速度。发动机111包括至少一个汽缸1111及位于汽缸1111一端的缸头1112,汽缸1111内设有燃烧室和活塞组件,燃烧室连接进气系统25。发动机111设置在车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组件14为CVT变速箱,可以理解的,变速组件14还可以AT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等其他变速器。
[0037]如图4所示,车架12设置为金属框架,包括车架主体121和前部支撑架122,车架主体121包括第一主梁1211、第二主梁1212、第三主梁1213、第四主梁1214、第五主梁1215、第六主梁1216、第七主梁1217、第八主梁1218和第九主梁1219,车架主体121能够通过焊接的方式制成,在前后方向上,前部支撑架122设于车架主体121的前侧,前部支撑架122作为车架12的扩展件,能够扩展车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所述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至所述车架;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并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组件;变速组件,所述变速组件设置在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行走组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行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边盖组件,所述边盖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盖和第二隔热盖,在一个垂直于所述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内,所述第一隔热盖和所述第二隔热盖关于所述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隔热盖与所述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沿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车架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盖与所述发动机围绕形成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沿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车架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所述第一隔热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罗龙平董涛涛王广林曹志斌陈蒙田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