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的脚踏通常为固定式,即脚踏位置不可变动,摩托车在设计时通常只考虑小部分目标人群的人机数据,而其他大部分驾驶人员在驾驶中均无法保持正确舒适的驾驶姿态。因此对于不同身高的驾驶人员而言,固定的脚踏位置需要驾驶人员去适应,且在长途驾驶中,不合适的脚踏位置将会加剧驾驶人员的疲劳,使驾驶人员不能够专注于路面情况,进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脚踏组件的通用性较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架、行走系统、动力总成和脚踏组件,行走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下侧,行走系统包括前轮和后轮;动力总成由车架支撑并传动连接至前轮或后轮中至少其中之一;脚踏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脚踏组件包括第二安装结构和脚踏件,脚踏件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结构连接;第一安装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形成有凸出部,若干个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穿设于任一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脚踏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当所述抵接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时,两个所述抵接件均与所述凸出部抵接,所述脚踏件位于两个所述抵接件之间并与所述抵接件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形成有凸出部,若干个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穿设于任一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脚踏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当所述抵接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时,两个所述抵接件均与所述凸出部抵接,所述脚踏件位于两个所述抵接件之间并与所述抵接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基本沿预设直线延伸,所述抵接件基本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设置,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高度方向的基准面,所述预设直线和所述基准面形成的锐角为大于0°且小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脚踏件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至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至所述脚踏件,所述脚踏件包括复位位置和工作位置,当所述脚踏件处于所述复位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当所述脚踏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