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减震套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30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减震套加工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橡胶减震套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物件硫化成型为半成品减震套;对减震套进行挤压外圆;对减震套进行外圆磨削加工;生成成品减震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挤压外圆工序,消除内套、外套之间橡胶层所受的拉伸力,使橡胶处于自由状态;提高产品耐扭转性能,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减震套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橡胶减震套加工方法一般采用硫化成型、外圆磨削加工和生成成品等步 骤,但现有的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不能消除产品热硫化成型冷却后因橡胶收 缩而使橡胶本身受到的拉伸力,在没有消除橡胶所受拉伸力的情况下,产品使 用中橡胶又受到一定频率的周向来回扭转力作用,两种合力的作用下加剧了橡 胶疲劳老化,产品扭转性能降低。目前车用橡胶减震套扭转性能普遍不高,使 用寿命短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消除橡胶所受的拉伸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解决了橡胶硫化成型冷却后因橡胶收缩而使橡胶本身受到的拉伸力导致产品扭 转耐久性能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一种,包 括如下步骤,(51) 将物件>琉化成型为半成品减震套;(52) 对减震套进行挤压外圆;(53) 对减震套进行外圆磨削加工;(54) 生成成品减震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物件包括内套3、外套1,硫化模具以及半成 品橡胶2,半成品橡胶2位于所述内套3、外套l之间;在步骤(S1)中,内套3、 外套l以及橡胶通过热硫化粘接形成橡胶减震套半成品;半成品减震套的橡胶2 层位于内套3、外套l之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是在步骤(S2)中,对压头施加一定的压力,该压头 将减震套压入挤压模具中,对减震套按一定的外圆挤压量进行挤压。本专利技术进一 步改进的是所述外圆挤压量为橡胶收缩率和减震套橡胶层最 大外圆尺寸相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是挤压模具尺寸为减震套最大外圓尺寸和外圓挤压 量的差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压力为液压或气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挤压外圆工序,消除内套、外套之 间橡胶罢所受的拉伸力,使橡胶处于自由状态;提高产品耐扭转性能,增加了 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减震套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减震套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挤压外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 一种,包括如下步骤Sl.将物件石克化成型为半成品减震套;S2对减震套进行挤压外圆;S3对减震套进行外圆磨削加工;S4生成成品;咸震套。所述物件包括内套3、外套1,硫化模具以及半成品橡胶2,半成品橡胶2 位于内套3、外套l之间;在步骤S1中,内套3、外套1以及橡胶2通过热硫 化粘接形成橡胶减震套半成品;半成品减震套的橡胶层2位于内套3、外套l之间。所述步骤S2中,对压头施加一定的压力,该压头将减震套压入挤压^i具中, 对减震套按一定的外圓挤压量进行挤压。所述外圆挤压量为橡胶收缩率和减震套橡胶层最大外圓尺寸相乘。所述挤压模具尺寸为减震套最大外圆尺寸和外圆挤压量的差值。所述压力为液压或气压。如图2以及图3所示,是橡胶减震套的示意图,石危化之后的半成品减震套, 包括外套l、内套3以及橡胶层2,该减震套为柱形。在本实施例中,外套和内 套分别为金属外套和内套。图4是工序挤压外圆的示意图,在热硫化成型后、外圆磨削加工之前增加 一道"挤压外圆"工序。通过专用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和沖床,通过外界压力对该 橡胶半成品减震套进行施加压力,通过压头4对该减震套进行挤压,将该减震4套压入挤压楔具5中,而该挤压楔具5的尺寸由该产品硫化时的最大外圆尺寸和挤压外圓量决定。产品外圓挤压量根据橡胶胶种收缩率和产品橡胶层最大外圆尺寸决定,计算々>式如下外圓挤压量(mm)=橡胶胶种收縮率(%) x产品橡胶层最大外圆尺寸(mm)。而产品硫化时最大外圆尺寸的公式则为: 产品硫化时最大外圆尺寸(mm)=外圆磨削加工前尺寸(mm) +外圆挤压量(mm) 硬质合金挤压模具5尺寸将通过以下决定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尺寸(mm)=产品硫化时最大外圓尺寸(隱)-外圓挤压 量(mm)(即外圓磨削加工前尺寸)。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挤压模具5的尺寸,通过外圆挤压 之后消除金属内套和外套之间橡胶层所受的拉伸力,再通过后续的外圆磨削以 及制成减震套成品之后,从而延长该减震套的使用寿命。增加挤压外圓工序之后,经过试验证明,加工后的橡胶减震套产品耐扭转 性能提高一倍以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 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 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物件硫化成型为半成品减震套;(S2)对减震套进行挤压外圆;(S3)对减震套进行外圆磨削加工;(S4)生成成品减震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步骤(S1) 中所述物件包括内套、外套,硫化模具以及半成品橡胶,半成品橡胶位于内 套、外套间;内套、外套以及橡胶通过热硫化粘接形成橡胶减震套半成品; 半成品减震套的橡胶层位于内套、外套间。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其特征在于步骤(S2) 中,对压头施加一定的压力,该压头将减震套压入挤压模具中,对减震套按 一定的外圆挤压量进行挤压。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橡胶減震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 挤压量为橡胶收缩率和减震套橡胶层最大外圆尺寸相乘。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 模具尺寸为减震套最大外圆尺寸和外圆挤压量的差值。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 为液压或气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减震套加工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将物件硫化成型为半成品减震套;对减震套进行挤压外圆;对减震套进行外圆磨削加工;生成成品减震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挤压外圆工序,消除内套、外套之间橡胶层所受的拉伸力,使橡胶处于自由状态;提高产品耐扭转性能,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F1/38GK101586637SQ20091005994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陈千友 申请人:自贡市富源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减震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物件硫化成型为半成品减震套; (S2)对减震套进行挤压外圆; (S3)对减震套进行外圆磨削加工; (S4)生成成品减震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千友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富源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