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冲片分切冲槽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12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在下模座的后部具有导向柱,上模座通过后部的导向孔与导向柱配合安装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座的下表面具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间隔嵌有分切凸模和槽口处为圆角的槽形凸模,固定板还通过弹簧芯轴连接有套在槽形凸模和分切凸模上的卸料板,在下模座上固定有凹模块,凹模块上具有与槽形凸模和分切凸模对应的槽形凹模和分切凸模,其中,所述分切凸模和分切凹模为扁矩形形状。该模具可以在冲制定子槽形同时冲落一块分切废料,并且是尖角连接在分切废料上一同落下,避免了在冲制转子槽形时产生金属碎屑,最终提高了定子的质量和转子冲片冲槽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地说属于电机定子、转子制造
,涉及在圆片冲制出定子冲片的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
技术介绍
在电机定子、转子的制造中,是在一块圆片上冲制出定子和转子。为了避免在后工 序嵌线时,定子槽口损坏线圈的绝缘层,在定子冲片结构设计时,要求定子槽口处的槽口角 是圆角。 在现有的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结构中,槽形刃口在槽口处带有圆角,分切内圆 刃口的结构为斜面线性分切结构。这样,模具在圆片上冲出槽口处圆角后,却会在冲落的转 子坯料外圆上留有多余的小尖角,数量与定子槽形数量一致。因在同一块圆片上冲出的定、 转子槽数并不是总是相同,在转子切外圆并冲槽时,除槽形块状废料正常下落外,此小尖角 时常会被切断形成不受力自由状态的金属碎屑。这些金属碎屑在后面的冲切过程中会被轻 易地被吸附到模具上,导致在冲片槽形区域的不同部位上随机会被冲压出很多印痕,甚至 会有损坏槽形的情况产生,因此,转子冲片的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转子冲片冲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只能放慢车速甚至不时无奈地停机来擦拭 冲片与模具上无处不在的恼人的金属碎屑,这样大大影响了转子冲片的冲槽效率。 对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国外制造同类产品的相关公司的做法是在同类设计图纸上也标出槽口处圆角,但在实际冲制定子冲片时是不加以考虑,仍冲制成直角。也就说明了国外相关公司回避了这个重要却又难啃的难题。但是这样回避问题的做法会导致在后工序嵌线时,线圈绝缘层非常容易被尖角槽口损坏,影响了整个电机的最终质量。 另外,还有一种做法是在后工序铁心叠压后,再将槽口修磨出圆角,这样的做法费工费时又需作大量的清理等工作,并且会使铁心的损耗增大可能对电机的性能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金属碎屑产生的定子冲片分切冲模 模具,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种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在下模座的后部具有导向柱,上模座通过后部的导向孔与导向柱配合安装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座的下表面具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间隔嵌有分切凸模和槽口处为圆角的槽形凸模,固定板还通过弹簧芯轴连接有套在槽形凸模和分切凸模上的卸料板,在下模座上固定有凹模块,凹模块上具有与槽形凸模和分切凸模对应的槽形凹模和分切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凸模和分切凹模为扁矩形形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切凸模和分切凹模采用扁矩形形状,这样在模具上就形成了一个平面块状冲落刃口 ,该平面块状冲落刃口可以沿定子冲片内圆冲落下一块带尖角的分切废料,使尖角连同分切废料分离而使最终导致冲落的转子坯料上不带有尖角。转 子坯料上没有小尖角的存在,在冲制转子槽形时就不会存在会产生切断的金属碎屑的问 题,也就是说在冲制转子槽形时,不会有金属碎屑吸附在模具上,也就不会在转子冲片上形 成印痕和损坏转子槽形的情况发生,同样也不需要操作人员去放慢车速或停机去擦拭冲片 与模具的金属碎屑,大大提高了转子冲片的冲槽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 具可以在冲制定子槽形同时冲落一块分切废料,并且是尖角连接在分切废料上一同落下, 避免了在冲制转子槽形时产生金属碎屑,最终提高了定子的质量和转子冲片冲槽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侧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4为图2中B-B向旋转视图; 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冲制后的定子冲片、分切废料以及转子冲片的结构关系 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20, 固定板30,卸料板40,槽形凸模50,分切凸模60,下模块70。 其中,下模座20的后部具有导向柱21,下模座10后部具有与导向柱21配合的导 向孔ll,上模座IO通过导向孔11安装在下模座20的导向柱21上。上模座10的下表面安 装有固定板30,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模60嵌在固定板30上。由于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 模60在冲制定子冲片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比较大,因此在上模座10和固定板30之间垫有 顶住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模60的硬度高的硬垫板80。卸料板40通过弹簧芯轴41安装在 固定板30的下方,并且其上有套在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模60的槽孔,卸料板40在这里的 作用是在冲制一个槽形后将定子圆片从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模60上卸下,以使得模具冲 制槽形能连续进行。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槽形凸模50可以冲制出槽口角为圆角的定 子槽形,分切凸模60与槽形凸模50间隔一定距离,具体位置结合图5所示,从对应定子冲 片上的结构来看位于下两个定子槽形之间。 如图3所示,下模座20上安装有下模块70,下模块70对应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 模60的位置具有与槽形凸模50和分切凸模60相同截面形状的槽形凹模71和分切凹模 72。 在本专利技术中,分切凸模60和分切凹模72截面均为扁矩形形状,这样的形状使得 在模具上就形成一个平面块状冲落刃口 ,该平面块状冲落刃口可以沿定子冲片内圆冲落下 一块带尖角的分切废料,使尖角连同分切废料分离而使最终导致冲落的转子坯料上不带有 尖角。由于受到定、转子冲片气隙尺寸的限制,以及转子切外圆冲槽时所必需留有的加工余 量,刃口形状只能为扁矩形形状(尺寸1.8mmX18mm)。 请参考图5,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先在一块圆片100上沿圆周方向依次同时冲掉定子槽形废料201和分切废料202。冲掉槽形废料201后就依次形成了槽口角 302为圆角的定子槽形301,而冲掉的分切废料202是在相邻的定子槽形302之间沿定子冲 片300内圆边沿301被切下,这时冲掉的分切废料201连同尖角303(如
技术介绍
介绍,在 将槽口角冲出圆角同时必然形成尖角303) —同从圆片IOO上冲落下。这样依次冲制一个 圆周后,就形成了定子冲片300和转子坯料400。然后再利用转子冲模沿着圆周方向依次冲 出转子槽形401,依次冲制一周后就形成了转子冲片。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冲片分切冲模模具,在圆片100上逐个冲出定子槽形302同时还沿 定子冲片300内圆边线依次冲掉相邻定子槽形302之间的带有尖角303的分切废料202, 使尖角303连同分切废料202分离而使最终冲落的转子坯料400上不带有尖角。转子坯料 400上没有小尖角的存在,在冲制转子槽形401时就不会存在会产生切断的金属碎屑的问 题,也就是说在冲制转子槽形401时,不会有金属碎屑吸附在模具上,也就不会在转子冲片 上形成印痕和损坏转子槽形的情况发生,同样也不需要操作人员去放慢车速或停机去擦拭 冲片与模具的金属碎屑,大大提高了转子冲片的冲槽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冲片分切冲 模模具可以在冲制定子槽形同时冲落一块分切废料,并且是尖角连接在分切废料上一同落 下,避免了在冲制转子槽形时产生金属碎屑,最终提高了定子的质量和转子冲片冲槽的效 率。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 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 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子冲片分切冲模模具,在下模座的后部具有导向柱,上模座通过后部的导向孔与导向柱配合安装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座的下表面具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间隔嵌有分切凸模和槽口处为圆角的槽形凸模,固定板还通过弹簧芯轴连接有套在槽形凸模和分切凸模上的卸料板,在下模座上固定有凹模块,凹模块上具有与槽形凸模和分切凸模对应的槽形凹模和分切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凸模和分切凹模为扁矩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詹顺余唐群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