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042 阅读: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包括锥环体,锥环体大锥面一侧设置的三个以上的凸爪,所述凸爪两侧底部具有沉台,该沉台的一侧与凸爪为半径R大于0.5mm的过渡圆弧面,沉台的一侧与锥环体端面呈斜面过渡,且斜面夹角α在8°~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套刀加工,一方面可确保沉台一侧与凸爪侧面的过渡圆弧面尺寸不易改变,能有效减少此处的应力集中,同时沉台的另一侧与锥环体端面为斜面过渡,能增加凸爪与齿轮侧面配合部分的有效接触面积,改善了中间钢环凸爪的受力状况,因此能减少凸爪受力不均而造成断裂的问题,提高了中间钢环的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属于同步器技术 领域。技术背景在汽车换挡过程中,为简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现有的汽车变速 箱中广泛采用同步器进行换挡。通过同步器的中间钢环的锥面与被啮合 齿轮端面的锥面压紧而产生摩擦力,并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中间钢环 迫使接合套增速或减速,使接合套与被啮合齿达到同速。但目前公开中 间钢环的凸爪与锥环体的过渡圆弧面采用铣刀加工制成,通过过渡圆弧面以减少凸爪受力后造凸爪断裂。但过渡圆弧面的半径一般小于0.5mm,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铣刀易磨损,实际造成该过渡圆弧半径不断减小, 而造成中间钢环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凸爪受力不均而造成断裂的用 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 中间钢环,包括锥环体,其特征在于锥环体大锥面一侧设置的三个以 上的凸爪,所述凸爪两侧底部具有沉台,该沉台的一侧与凸爪为半径R 大于0.5IM1的过渡圆弧面,沉台的一侧与锥环体端面呈斜面过渡,且斜 面夹角a在8 12。。本技术的中间钢环将凸爪的两侧面加工成沉台结构,可采用套 刀加工, 一方面可确保沉台一侧与凸爪侧面的过渡圆弧面尺寸不易改变, 能有效减少此处的应力集中,同时沉台的另一侧与锥环体端面为斜面过渡,又增加了凸爪与齿轮侧面配合部分的有效接触面积,改善了中间钢 环凸爪的受力状况,因此能减少凸爪受力不均而造成断裂的问题,提高 了中间钢环的质量。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l一锥环体,2—凸爪,3_沉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包括锥 环体1和沿锥环体1 一侧的三个以上的凸爪2,本技术可采用均布的 四个凸爪2,每个凸爪2两侧底部具有沉台3,该沉台3的直径可控制在 8 26mm之间,其最小直径与凸爪2的宽度相同。本技术沉台3的一 侧与凸爪2底部为过渡圆弧面,该过渡圆弧面半径R大于0.5mm,该半径 R在0.5 lmm之间,沉台3另一侧与锥环体1端面呈斜面过渡,该斜面 夹角在8 12° ,通过对凸爪2的侧面结构进行改进,可减少凸爪2受力 后易断裂的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包括锥环体(1),其特征在于锥环体(1)大锥面一侧设置的三个以上的凸爪(2),所述凸爪(2)两侧底部具有沉台(3),该沉台(3)的一侧与凸爪(2)为半径R大于0.5mm的过渡圆弧面,沉台(3)的一侧与锥环体(1)端面呈斜面过渡,且斜面夹角α在8~1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台(3)的直径在8 26mm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圆弧面的半径R在0. 5mm l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包括锥环体,锥环体大锥面一侧设置的三个以上的凸爪,所述凸爪两侧底部具有沉台,该沉台的一侧与凸爪为半径R大于0.5mm的过渡圆弧面,沉台的一侧与锥环体端面呈斜面过渡,且斜面夹角α在8°~12°。本技术可采用套刀加工,一方面可确保沉台一侧与凸爪侧面的过渡圆弧面尺寸不易改变,能有效减少此处的应力集中,同时沉台的另一侧与锥环体端面为斜面过渡,能增加凸爪与齿轮侧面配合部分的有效接触面积,改善了中间钢环凸爪的受力状况,因此能减少凸爪受力不均而造成断裂的问题,提高了中间钢环的质量。文档编号F16D23/06GK201382100SQ20092004194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史毅俊, 黄腊琴 申请人: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同步器的中间钢环,包括锥环体(1),其特征在于:锥环体(1)大锥面一侧设置的三个以上的凸爪(2),所述凸爪(2)两侧底部具有沉台(3),该沉台(3)的一侧与凸爪(2)为半径R大于0.5mm的过渡圆弧面,沉台(3)的一侧与锥环体(1)端面呈斜面过渡,且斜面夹角α在8~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毅俊黄腊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