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星野专利>正文

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2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改变气缸套表面的网纹结构,通过正反旋转珩磨技术,使镶嵌在金属内表面的石墨充分地暴露出来,达到良好的储油和自润性能;通过平台网纹中的小平台和深沟槽,起到了支承活塞运动和储油润滑的显著效果,有力地缩短磨合时间,延长缸套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发动机摩擦副储油和润滑性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显著降低机油耗量,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利 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汽车工业快速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与日倶增,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有 害污染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加重,尤其是对城市的污染更为突出,传统的气缸套网纹 制造技术,不能有效的达到储油和配副性润滑的性能,机油耗量高,适应不了我国目前发动 机高标准的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发动机机油耗量高、使用寿命短、尾气排放超标,影响人类健康的突出问 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反旋转珩磨汽车气缸套平台网纹技术。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变气缸套表面的网纹结构,通过 正反旋转珩磨技术,使镶嵌在金属内表面的石墨充分地暴露出来,达到良好的储油和自润 性能。通过平台网纹中的小平台和深沟槽,起到了支承活塞运动和储油润滑的显著效果,有 力地縮短磨合时间,延长缸套使用寿命。 本专利技术与普通珩磨网纹相比,在平台网纹的加工过程中,工作表面的尖峰与毛剌 被去掉,所以初期磨合性能优良,缸套很快进入正常工作期,大幅度降低了机油耗量。 本专利技术使缸套内壁的小平台增强承载面积,提高密封性能。平台网纹实际承载面 积比普通珩磨加工的表面提高7-8倍,接触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活塞环对缸套内壁的气密 性能,降低了下排气量,提高了发动机功率。 本专利技术使缸套内壁形成众多深沟槽,在取样长度4mm范围内,深4 ii m的沟槽有5 根以上,同时通过正反珩磨,使石墨裸露率充分暴露,增强储油润滑性能,提高有效功率。普 通珩磨的缸孔表面与活塞环之间不能建立连续、有效、足够强度的油膜,产生较大磨损,甚 至拉缸,縮短大修周期。平台网纹表面在深谷区贮存机油,连续的交叉网状沟槽有利于机油 在气缸套工作表面均匀分布,而顶部的小平台有利于高强度油膜形成,充分润滑活塞环、缸 壁摩擦副,均匀分布的石墨可储存较多的润滑油于本体中,适时适量的释放机油供活塞环 润滑,同时石墨本身具有润滑功能,增强了摩擦副的润滑性能,降低了摩擦功的损失。 本专利技术减少机油燃烧,利于排放达标。平台网纹加工时,采用较粗的砂条和较低的 珩磨压力,有利于提高缸套内表面的圆柱度和圆度,更好的与活塞环形成密封,使缸套内表 面上的机油更彻底的被刮回曲轴箱,减少了机油燃烧,降低了机油消耗,提高了排放指标。 正反珩磨气缸套平台网纹与普通珩磨气缸套相比,磨合期縮短了 1/3 1/2,寿命 提高了 20 % 30 % ,扭矩提高了 6 % ,机油耗降低55 % 85 % ,并可避免发动机工作过程中 拉缸现象,可达到各种排放法规的要求。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工艺流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1.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与加工方式 气缸套内孔的加工由粗镗、精镗、珩磨工序完成。粗镗工序主要去除大的加工余 量,为后序精镗提供可靠加工保证。精镗工序不仅去除绝大部分加工余量,保证珩磨余量的 均匀和准确,更重要的是保证气缸套内孔的位置精度和内孔圆柱度等形状公差,为珩磨工 序提供良好的加工基础。 珩磨过程分为粗珩、半精珩、精珩三个阶段。为了使石墨充分裸露,对缸套内孔进行正反旋转加工,镗孔时镗刀正向旋转,粗珩磨时磨头反向旋转,半精珩磨和精珩磨时磨头再正向旋转,这样石墨层会出现呈相反方向的分布,使边界层的变形达到最小程度。粗珩主要目的是快速去除大部分珩磨余量,修正精镗加工产生的形状误差,半精珩磨是保证成品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平台网纹表面评定参数稳定性的关键工序。 2.选择理想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1)正反旋转珩磨机是加工平台网纹表面理想的加工设备,它可保证工件在一次 装夹中完成拉网和平台两次不同工序的加工,提高平台网纹表面参数的均匀一致性和稳定 性。(2)珩磨头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涨芯与磨头本体孔配合间隙、砂条座与磨头本体槽的配合间隙在保证不被卡死的前提下要小,涨芯锥度与砂条锥度应一致。(3)选择单数砂条座,国内的砂条是偶数,一般为四、六、八根,便于珩磨头规圆时测量,但缺陷易于共振。本专利技术采用奇数砂条座,中小缸径正常选用五根砂条为宜,有效地消除了共振现象。 3.正确的选择砂条与修磨的砂轮 (1)正确的选择砂条,平台网纹表面要达到网纹畅通、均匀、狭窄,且有一定深度, 保证各种评定参数合理,砂条选择十分关键。要求砂条的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的 选择必须合理。 (2)砂条的修磨,砂条工作一段时间后,砂粒的尖峰被磨钝,同时砂条的工作表面 被油泥粘住,影响切削效率和平台网纹质量,此时必须对砂条进行修磨。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助于增强发动机摩擦副储油和润滑性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显著降低机油耗量,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改 变气缸套表面的网纹结构,通过正反旋转珩磨技术,使镶嵌在金属内表面的石墨充分地暴 露出来,达到良好的储油和自润性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平 台网纹中的小平台和深沟槽,起到了支承活塞运动和储油润滑的显著效果,有力地縮短磨 合时间,延长缸套使用寿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改变气缸套表面的网纹结构,通过正反旋转珩磨技术,使镶嵌在金属内表面的石墨充分地暴露出来,达到良好的储油和自润性能;通过平台网纹中的小平台和深沟槽,起到了支承活塞运动和储油润滑的显著效果,有力地缩短磨合时间,延长缸套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4B33/02GK101704217SQ20081002173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韦星野 申请人:韦星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变旋转珩磨技术在气缸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助于增强发动机摩擦副储油和润滑性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显著降低机油耗量,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星野
申请(专利权)人:韦星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