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猪肉胴体品质预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476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肉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猪肉胴体品质预测的方法。所说的用于猪肉胴体品质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瘦肉率预测方程是y=66.914+0.0682x↓[1]-0.6789x↓[9]或y=57.742-0.5871x↓[7]+0.2023x↓[10]或y=56.806-0.1054x↓[1]-0.5316x↓[7]+0.3029x↓[10];其中y是瘦肉率(%),x↓[1]是热胴体重(kg);x↓[7]是腰荐膘厚(mm);x↓[9]是F↑[b](mm);x↓[10]是M↑[b](mm)。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3个能够准确预测猪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方程,并且通过商品猪的生理性状的测量,对原有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肉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是。
技术介绍
猪胴体分级是指根据猪胴体的一些相关经济性状,人为的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并把不同的等级与猪胴体的市场收购价格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优质优价,促进本国商品 猪品质的提高。国外有关猪胴体分级技术的研究己经有很长历史,胴体等级评定技术也已趋于完善, 他们已经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去指导饲养户养猪和肉类生产加工企业的购买和加 工。然而,我国的猪胴体分级技术才刚刚起步,并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猪 胴体等级评价体系,因此我们也就无法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使得饲养户和屠宰户 都不能合理的对其进行标准处理,从而使双方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相互之间的信 任程度也降低了。早在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就根据各自国情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分级方法和标准。然而,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分级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般都依据肌肉发育程度、脂肪沉积状况、胴体重量等指标来判定。1988年我国建立了GB/T9959. 1-88《带皮鲜、冻片猪肉》国家标准。并且此标准在 2003年进行了修订,但各项指标和内容几乎没有调整。根据半胴体重量、背膘厚度以及 屠宰加工要求将猪半胴体分为三个等级。严格的来说,此标准并非胴体分级标准,无论是所引用经济指标的适用性还是分级 标准的可操作性都存在很大问题。此标准的指标是八十年代末确定的,适用于我国当 时的肉猪品种,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的肉猪品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现有标准 的经济指标类型和具体数值早己不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本无法再对猪胴体进行准确 的评价。除此之外,我国原有的分级系统并不能与市场收购价格联系起来,因而也不能 够促进我国的商品猪的优质化,刺激我国养猪业及猪肉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制定 适应我国当前状况能够准确评价我国商品猪的胴体分级标准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商品猪3胴体支付收购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市场对于鲜肉类制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瘦肉率、嫩度、外表美观程度、营养价 值、产品一致性及"绿色"程度。我国是猪肉生产的大国,年产猪肉占世界猪肉总产量 的5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商品猪的平均瘦肉率却只有50%,与一些畜牧业 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胴体分级体系 极为落后,无论是分级技术的研究还是分级标准的建立都已远远落后于其它畜牧业发达 国家。从而导致我国的生猪收购支付方式极不科学,并不能做到优质优价,不能促进商 品猪痩肉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瘦肉率的预测模型应该及时更新矫正。因为随着猪胴体背膘厚度在遗传 上的减小必将引起组织分配上的改变,从而使以往建立的回归方程并不适合现有的群体 。再次,由于超声波全胴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各主要优势分割肉块的瘦肉率测定 成为了现实。和单纯测定瘦肉率和胴体重相比,在线估测胴体主要分割肉块的瘦肉率是 十分有价值的,这样就能为以分割肉不同肉块价格为基础的分级方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体建立新的瘦肉率的预 测模型,以适合现有的群体。所说的用于猪肉胴体品质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瘦肉率预测方程是 "66.914+0.0682 x广0.6789 x9或y=57.742-0.5871 x7+0.2023 xi0 或y=56.806-0.1054 Xl-0.5316 X7+0.3029 Xl();其中y是瘦肉率(%) , x!是热胴体重(kg) ; &是腰荐膘厚 (mm) ; X9是F6 (mm) ; xio是M13 (mm)。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方法建立了 3个能够准确预测猪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方程,并且通过商 品猪的生理性状的测量,对原有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背膘分布示意图 图2是方程5的标准化残差分布散点图 图3是方程6的标准化残差分布散点图 图4是方程7的标准化残差分布散点图4图5是方程5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效果6是方程6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效果7是方程7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商品猪各胴体性状的基本统计量表1表明,商品猪胴体平均瘦肉率为(56.42±7.03) %,平均热胴体重为(58.49±9.62) kg;商品猪的平均膘厚在(19.47±6.94) mm与(36.69±8.41) mm之间。图1 (不含9 13肋最薄膘厚)表明背膘先逐渐变薄,此后又开始逐渐增厚至X位置,在X与腰荐区域膘厚先下降后增大;各测量点中颈胸结合处的背膘最厚,最薄处为9~13肋之间的位置。但总体来讲,沿着脊椎骨方向(第一块胸椎到荐椎)其膘厚有下降的趋势。所测M肉厚的平均值为(59.01±7.50) mm。表1胴体性状的基本统计量<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注表中a是参考r口本猪半胴体分级标准中所测量的位置;b是参考了欧盟分级手段中一种ZP技术所采用的两个指标;'是参考加拿人猪胴体产量分级标尺所测量的位置。2、商品猪胴体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2表明,所测9点的膘厚与胴体瘦肉率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户O.OOOl)。其中,与胴体瘦肉率相关性最强的是F位置膘厚(达-0.90353),其次是腰荐膘厚和3 4肋膘厚(分别为-0.卯045、 -0.84692)。 9~13肋最薄膘厚及X位置膘厚[41与胴体瘦肉率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8151和-0.789;热胴体重与瘦肉率之间相关性显著(尸<0.05),与其它性状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户<0.0001,其中与M处的相关性最强,达0.59817) , M处厚度与瘦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户O.OOOl)。各自变量中背膘与背膘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尸<0.0001) ; M与背膘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除与末肋膘厚间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它膘厚之间都存在显著性相关(^<0.05)。表2商品猪胴体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瘦肉率 y热胴体運颈胸^3-4 "〗x]6"7助x4倒数3 4助末肋X6腰荐X79 13最蹄1.00000-0.11335*-0.83072***-0.S4692***陽0.82926"'.0.83666***■0 79709*"扁0細45***-0.8151***-0.90353***0.48480***-0.789=***、1.0,00.34" 01***0.35913*0.41482"*0.255O4***0,36839*"0.2748*"0.洲7"*0.40338*"1.000000.90137'**0.84501***O.S3317'**1.000000.89175*0.87981,"0.872W*0 86223***-0.1896**0.83349*"l細OO0扁58*0細56"*0.87275***08,6"*0 85446***-0—15935**1細0C0.94168***0.88667一095453*"0,8648***-0.13966*0.87661"*.000000.87815'**0.94531***0細95***-O.O柳l0—89516*"x7l細OO0.8818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猪肉胴体品质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瘦肉率预测方程是y=66.914+0.0682 x↓[1]-0.6789 x↓[9]或y=57.742-0.5871 x↓[7]+0.2023 x↓[10]或y=56.806-0.1054 x↓ [1]-0.5316 x↓[7]+0.3029 x↓[10];其中y是瘦肉率(%),x↓[1]是热胴体重(kg);x↓[7]是腰荐膘厚(mm);x↓[9]是Fb(mm);x↓[10]是M↑[b](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国徐幸莲张楠周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