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防腐蚀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449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表面防腐蚀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巴胺溶解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或磷酸盐的水溶液中,搅拌,浸入金属,接触12~90h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氮气干燥后放入含烷硫醇的溶液中,20~30℃下水浴24~48h后取出,用上述含烷硫醇溶液的溶剂冲洗,氮气干燥后,即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防腐蚀膜。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在金属衬底上很容易形成稳定的防腐蚀膜层,粘结力强,同时不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而且不需要对金属进行刻蚀,所制备的金属表面防腐蚀膜的防腐蚀性能好,保护效率高达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金属表面制备稳定且粘结力强的防腐蚀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腐蚀是金属在腐蚀环境中与腐蚀介质发生作用而使金属成为氧化状态的热力学自发 过程。据报道,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2.4%。因此,金属 的腐蚀与防护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将腐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限度,采用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措施,硫醇由于具有较长的烷 烃链而起到较好的防腐蚀效果,被广泛的用来防止金属的腐蚀。Petrovic和Hukovic(2008)研究了碳数目为12和18的正垸烃硫醇在含乙酸钠溶液中防止 铜金属腐蚀的能力。根据他们的伏安法研究,正十二硫醇和正十八硫醇有效的阻止了铜基体 的腐蚀,保护效率分别达到了 99.93%和99.97%。但是随着电位的正移,垸烃硫醇很可能由 于电化学解吸附的作用而从铜表面脱离掉。Azzaroni和Cipollone(2001)报道在含有氯阴离 子的硼砂缓冲溶液中,正十二硫醇膜的形成能有效的阻止氧化铜的形成和铜的溶解,同时他 们还发现,腐蚀抑制作用随着侵蚀阴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Tan等人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表面防腐蚀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巴胺溶解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或磷酸盐的水溶液中,搅拌,浸入金属,接触12~90h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氮气干燥后放入含烷硫醇的溶液中,20~30℃下水浴24~48h后取出,用上述含烷硫醇溶液的溶剂冲洗,氮气干燥后,即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防腐蚀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刚陈艳类延华刘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