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控制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7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4
本申请涉及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及车辆。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所述软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连接,所述软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软质连接件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通过设置软质连接件实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能够相互通信连接,且软质连接件材质柔软,其可被弯曲、扭转而产生一定形变,以适应实际安装空间的需求,软质连接件的设置不会对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设置形式造成限制,有利于控制器的小型化。有利于控制器的小型化。有利于控制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座舱控制器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汽车智能座舱控制器中一般都设置有两块电路板,且两块电路板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进行通讯连接。由于板对板连接器的形状及接口位置固定,利用板对板连接器连接两块电路板时,两块电路板的摆放方式只能平行或垂直连接,致使控制器的尺寸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及车辆,能够降低对双层电路板摆放方式的限制,有利于控制器产品的小型化。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
[0005]所述软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连接,所述软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连接;
[0006]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软质连接件电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软质连接件一体成型。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形成于软质基材上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基材为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和氟化乙丙烯薄膜中之一。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功能接口;
[0011]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功能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在预设方向上的边缘处,且所述功能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除预设方向上的其余方向上的边缘。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件;
[0014]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呈预设夹角。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中框和底盖;
[0016]所述中框扣设于所述底盖,以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
[0017]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软质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功能接口安装于所述开口处。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风扇;
[0019]所述中框开设有散热孔和出风口,所述散热孔与发热器件对应设置;
[0020]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002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智能座舱控制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软质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连接,软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的边缘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软质连接件电连接。
[0024]具体来说,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形成两层结构,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可分别设置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有助于提高控制器的功能密度,进而提高控制器的兼容性,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只设置一个电路板,会造成电路板的面积过大,不利于控制器产品的小型化。
[0025]且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软质连接件实现电连接,以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能够相互通信连接。软质连接件材质柔软,其可被弯曲、扭转而产生一定形变,以适应实际安装空间的需求,软质连接件的设置不会对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设置形式造成限制,有利于控制器的小型化。
[0026]本申请还提供了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车辆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的第三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1

第一电路板;102

第二电路板;103

软质连接件;104

功能接口;105

中框;106

底盖;107

开口;108

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6]实施例一
[0037]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包括第一电路板101、第二电路板102和软质连接件103;软质连接件103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01的边缘连接,软质连接件10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102的边缘连接;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通过软质连接件103电连接。
[0038]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形成两层结构,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可分别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有助于提高控制器的功能密度,进而提高控制器的兼容性,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只设置一个电路板,会造成电路板的面积过大,不利于控制器产品的小型化。
[0039]且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软质连接件;所述软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连接,所述软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软质连接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软质连接件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形成于软质基材上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基材为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和氟化乙丙烯薄膜中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功能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在预设方向上的边缘处,且所述功能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油松陈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