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4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在铜带材研磨生产线中设置了两种研磨装置,其中研磨装置A为现有的研磨辊结构,其中研磨装置B采用盘状的研磨头和研磨托盘组合的平面研磨结构,通过两种研磨装置改变铜带材多工序研磨的纹理,使铜带材研磨后的最终表面质量得以提高;同时在平面研磨结构的研磨装置B上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和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超声振动使铜带材残余应力在研磨过程中得到释放,从而改善了研磨加工后铜带材的最终残余应力,相应的提高了铜带材分切后可应用于集成电路引线框的成品率,使得精密铜带材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合金带材表面处理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应用于集成电路引线框的精密铜合金带材,对其表面质量和残余内应力要求极高,相关的标准和使用规范中通常要求材料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起皮、气泡、针孔、夹杂、起刺、压入物、压折和锈蚀等缺陷;但是铜合金带材在轧制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轧制痕、压折、划伤等缺陷,因此需要进行酸洗处理才能达到表面要求;采用酸洗工艺处理铜合金带材表面,通常会存在污染环境及铜合金带材表面出现黑点、空孔、麻面等缺陷。
[0003]目前,已有生产厂家采用多工序研磨生产线研磨处理铜合金带材表面,但在现有多工序研磨生产线上,均采用研磨辊驱动研磨带的方式进行研磨,多工序研磨方向与铜带材的进给方向一致,即多工序研磨纹理呈现单一性,因此铜带材研磨后的表面质量并非为最佳状态。
[0004]另外铜带材在轧制过程中,虽然已经采取各种措施以控制铜带材的残余应力,但实际轧制后的铜带材仍残存有一定内应力,其最直观的表现为:当铜带材呈松弛状态时,铜带材两侧或中间某一位置呈现波浪状;而集成电路引线框用精密铜带材对残余应力的要求极为严格,尤其随着集成电路引脚数量的增加、引脚间距的减小、及引脚宽度的变窄,部分引线框的加工已开始采用腐蚀工艺,因此对铜带材残余应力的要求更加严格;目前为保证精密铜带材能充分满足集成电路对引线框的性能要求,需对研磨加工后的铜带材进行分切挑选,分切后存在残余应力的铜带材只能报废或降级应用于其他领域,从而降低了可用于集成电路引线框精密铜带材的成品率,因此极大影响了铜带材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通过进一步改进、完善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使铜带材研磨后的表面质量得以提高,同时降低铜带材成品的残余应力,是高性能铜带材生产中面临的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其在铜带材研磨生产线中设置了两种研磨装置,其中一种研磨装置为现有的研磨辊结构,其中另一种研磨装置采用盘状的研磨头和研磨托盘组合的平面研磨结构,通过两种研磨装置改变铜带材多工序研磨的纹理,使铜带材研磨后的最终表面质量得以提高;同时在平面研磨结构的研磨装置上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和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超声振动使铜带材残余应力在研磨过程中得到释放,从而改善了研磨加工后铜带材的最终残余应力。
[0006]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包括开卷机、剪切机A、缝带机、S辊A、研磨装置A、研磨装置B、挤水辊A、校平机、S辊B、刷洗机、挤水辊B、冲洗机、钝化槽、双列挤水辊、烘干机、S辊C、剪切机B、收卷机;所述以上设备依铜带材进给方向排列、依设备中心线对齐、分离固定设置;所述研磨装置A相邻设置有若
干组,研磨装置B设置有一组,研磨装置B设置于若干组研磨装置A出料口侧;该种研磨装置A与研磨装置B的配置方式是在现有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的基础上,将最后一组研磨装置A用研磨装置B替换,对现有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进行的升级改造;在本专利技术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的技术方案中,研磨装置A中仍采用现有研磨辊驱动研磨带对铜带材表面进行研磨的方式,而研磨装置B中则采用了盘状的研磨头和研磨托盘组合的平面研磨结构,两种研磨装置的研磨纹理方向不同,因此使得铜带材研磨后的最终表面质量得以提高。
[0007]优选的,研磨装置A、研磨装置B各设置有若干组,研磨装置A、研磨装置B交错设置;该种研磨装置A与研磨装置B的配置方式用于新建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研磨装置A与研磨装置B交错配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铜带材研磨后的最终表面质量。
[0008]进一步的,研磨装置A包括一台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一台下带面研磨装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依铜带材进给方向排列、依设备中心线对齐、固定设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上设置有研磨带、研磨托辊或研磨压辊;研磨装置B包括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之间设置有张力隔离装置,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张力隔离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依铜带材进给方向排列、依设备中心线对齐、固定设置;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上设置有盘状的研磨头、平面状的研磨托盘组合;研磨装置B中配置的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在对铜带材表面进行研磨过程中,同时施加有超声振动,用以消除铜带材的残余应力;超声振动对铜带材残余应力的消除作用与铜带材在研磨时所施加的张力有相关性,因此保持铜带材在研磨时张力的稳定性有助于铜带材研磨后残余应力的均匀性,在上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之间设置的张力隔离装置,其目的是对上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工作时对铜带材所施加的张力进行隔离,保持上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的张力独立设置、互不干扰,从而有助于提高铜带材在研磨时的张力稳定性。
[0009]优选的,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进料侧、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与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之间设置有张力隔离装置;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进料侧设置张力隔离装置,使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与其前端的研磨装置A在张力上进行隔离,保证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的张力控制更加稳定、精确。
[0010]优选的,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进料侧,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与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之间,及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出料侧均设置有张力隔离装置;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进料侧及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出料侧设置张力隔离装置,使上带面研磨装置与其前端的研磨装置A、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与其后端的挤水辊A在张力上进行隔离,保证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与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的张力控制更加稳定、精确;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进料侧,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与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之间,及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出料侧设置张力隔离装置后,研磨装置B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增长,对现有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进行改造时会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因此此种研磨装置B的结构设置方式主要用于新建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
[0011]进一步的,研磨托盘组合上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超声波发生装置用于对铜带材表面进行研磨时施加超声振动;在铜带材进行研磨时,超声振动是通过研磨托盘组合施加在铜带材上,研磨头本身并不发生超声振动。
[0012]进一步的,研磨头连接设置有加压缸;加压缸用于控制铜带材研磨时施加的研磨压力。
[0013]进一步的,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上均独立设置有铜带材张力控制装置;铜带材张力控制装置用于准确设定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对铜带材施加的张力,并控制其保持稳定。
[0014]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在铜带材研磨生产线中设置了两种研磨装置,其中研磨装置A为现有的研磨辊结构,其中研磨装置B采用盘状的研磨头和研磨托盘组合的平面研磨结构,通过两种研磨装置改变铜带材多工序研磨的纹理,使铜带材研磨后的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包括开卷机(1)、剪切机A(2)、缝带机(3)、S辊A(4)、研磨装置A(5)、研磨装置B(6)、挤水辊A(8)、校平机(9)、S辊B(10)、刷洗机(11)、挤水辊B(12)、冲洗机(13)、钝化槽(14)、双列挤水辊(15)、烘干机(16)、S辊C(17)、剪切机B(18)、收卷机(19);所述以上设备依铜带材进给方向排列、依设备中心线对齐、分离固定设置;其特征是:所述研磨装置A(5)相邻设置有若干组,研磨装置B(6)设置有一组,研磨装置B(6)设置于若干组相邻研磨装置A(5)出料口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其特征是:研磨装置A(5)、研磨装置B(6)各设置有若干组,研磨装置A(5)、研磨装置B(6)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性能铜带材研磨生产线,其特征是:研磨装置A(5)包括一台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一台下带面研磨装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依铜带材进给方向排列、依设备中心线对齐、固定设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上设置有研磨带、研磨托辊和研磨压辊;研磨装置B(6)包括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6.1)、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6.3);在上带面超声研磨装置(6.1)、下带面超声研磨装置(6.3)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谯光辉王安军胡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大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