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去应力退火特性和低温接头韧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85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度钢板,适当调整化学成分组成,并且由下式(1)规定的DE值为0.0340%以上,并且由下式(2)规定的碳当量Ceq为0.45%以下。DE值=[Ti]+[Nb]+0.3[V]+0.0075[Cr]…(1),其中,[Ti]、[Nb]、[V]及[Cr]分别表示Ti、Nb、V和Cr的含量(质量%)。Ceq=[C]+[Mn]/6+([Cr]+[Mo]+[V]/5+)([Cu]+[Ni]/15)…(2),其中,[C]、[Mn]、[Cr]、[Mo]、[V]、[Cu]及[Ni]分别表示C、Mn、Cr、Mo、V、Cu及Ni的含量(质量%)。提供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即使在焊接后实施长时间的去应力退火时,强度降低也很少,而且HAZ的低温韧性也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即使在焊接后实施长时间的去应力退火(stress— relief annealing:以下称"SR处理")时,强度降低也很少,且焊接热影响部(以 下称为"HAZ")的低温韧性仍优异的高强度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大型钢制压力容器(罐体)的制造中,以削减成本为目的, 面向海外容器的组装的现场化被推进。历来,钢构件的切断和弯曲加工、 组装(通过焊接组装)、 一部分构件的SR处理(局部热处理)以及直至最 终组装一般都是在本公司工厂进行,之后再将容器整体运输到现场。然而,由于考虑效率的现场施工化,导致作业内容正在变迁为在本公 司工厂进行钢构件的切断和弯曲加工后,以构件单位运输材料,在现场进 行容器的组装(通过焊接组装),不是对一部分而是对容器整体进行SR处 理。随着这样的变迁,从现场的焊接技术的问题和安全性的观点出发,需 要增加SR处理的时间和次数,从而需要进行将合计要实施20 30小时左 右的SR处理考虑在内的材料设计。如果上述这种长时间的SR处理,则 钢中的碳化物凝集粗大化,由此导致经度降低显著这一问题被指出。于是,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加以组合的轧制法被称为TMC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10~0.16%、Si:0.05~0.50%、Mn:1.3~1.9%、Al:0.01~0.05%、Ti:0.005~0.025%、Nb:0.005~0.025%、V:0.005~0.06%、Cr:0.05~0.25%及N:0.0030~0.01%,余量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高强度钢板被制造成:由下式(1)规定的DE值为0.0340%以上,并且由下式(2)规定的碳当量Ceq为0.45%以下,未再结晶区域的轧制的压下率 为10%以上, DE值=[Ti]+[Nb]+0.3[V]+0.0075[Cr] …(1) 其中,[Ti]、[N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学仮屋崎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