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迟伟建专利>正文

细胞核核酸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320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细胞核核酸板是应用于遗传毒理学实验、环境辐射监测和氧化-抗氧化试验中使用的试验平台。现有的试验平台有细胞、微生物和整体动物等,观察终点是核酸损伤,存在试验周期长、样品前处理繁琐、适用范围窄、费用高等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完整的细胞核核酸包埋在载玻板上,根据需要可制作成不同规格微孔板,用细胞核核酸板开展试验一次可检测多个样本。核酸生物学性状稳定适用范围广。由于受试物与核酸直接接触,避免了活体细胞核酸损伤后的自我修复、绕过了生物膜等生物屏障,因此敏感性高、染毒周期短。直接对细胞核核酸板染毒然后检测细胞核核酸断裂情况,简化了操作环节,弥补了现有试验平台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遗传毒理学实验、环境辐射监测和氧化-抗氧化试验中使用的试验平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试验平台包括细胞、微生物和整体动物,最后通过核酸水平的微 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荧光原位杂交试验(FISH)和彗星试验等判断结果。现有的试验 平台具有生物膜等生物屏障,存在染毒周期长和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进入等问题;活体细 胞或微生物具有核酸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容易产生假阴性;同时这些试验平台试验周 期长、样品前处理繁琐、适用范围窄、费用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细胞核核酸板的主要特征是在载玻板上包埋了多个完整独立的 细胞核核酸;包埋剂可以作为试验介质使受试物和核酸直接作用;包埋剂具有保持细胞核 核酸形状、保护核酸和作为电泳支持介质发挥分子筛的功能;细胞核核酸板可在密封、干燥 和避光的储存袋中在一定条件下长期保存备用;细胞核核酸板可做成不同规格的微孔板, 一次处理多个样品,具有高通量的特点。附图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细胞核核酸板示意图,包括载玻板,包埋剂和细胞核核酸。具体实施例方式取出细胞核核酸板平衡至室温,把受试物滴加在细胞核核酸板上 或把细胞核核酸板浸在受试物溶液内,室温避光条件下染毒1小时,用磷酸盐缓冲液洗去 细胞核核酸板表面的受试物,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水平电泳30分钟,用磷酸盐缓冲液洗去 电泳液,荧光染料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判断细胞核核酸板的核酸是否断裂。权利要求细胞核核酸板由载玻板和含有完整独立细胞核核酸的包埋剂组成,包埋剂吸附在载玻板上。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板具有吸附包埋剂的性能。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剂具有保护细胞核核酸的功能,也可以作为电泳支持介 质,发挥分子筛功能。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核核酸制作过程为在37-38°C条件下把液态的包埋剂和细 胞混勻,铺在载玻片上,4°C凝固,然后放入细胞裂解液去除细胞膜与核膜,加入蛋白酶K去 除核蛋白,最后形成固定在包埋剂的完整的细胞核核酸;细胞核核酸板冷冻干燥后可长期 保存备用。全文摘要细胞核核酸板是应用于遗传毒理学实验、环境辐射监测和氧化-抗氧化试验中使用的试验平台。现有的试验平台有细胞、微生物和整体动物等,观察终点是核酸损伤,存在试验周期长、样品前处理繁琐、适用范围窄、费用高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把完整的细胞核核酸包埋在载玻板上,根据需要可制作成不同规格微孔板,用细胞核核酸板开展试验一次可检测多个样本。核酸生物学性状稳定适用范围广。由于受试物与核酸直接接触,避免了活体细胞核酸损伤后的自我修复、绕过了生物膜等生物屏障,因此敏感性高、染毒周期短。直接对细胞核核酸板染毒然后检测细胞核核酸断裂情况,简化了操作环节,弥补了现有试验平台的不足。文档编号G01N21/64GK101955987SQ20101000515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文众, 迟伟建 申请人:迟伟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细胞核核酸板由载玻板和含有完整独立细胞核核酸的包埋剂组成,包埋剂吸附在载玻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众迟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迟伟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