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00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含氟密封圈技术领域,解决了含氟密封圈安装过紧会使得含氟密封圈不能发挥自身的高耐磨强度,压紧力度不好监测的问题。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包括内密封圈体;所述内密封圈体上部设置有上环体;所述内密封圈体下部设置有下环体;所述内密封圈体外侧环绕设置有中圈体;所述上环体外侧下部环绕设置有上齿块,上环体下部间隔环绕设置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处于上齿块的间隔处,上环体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的外侧。本实用上环体和下环体的压紧力度,结合上齿块和下齿块的位置,双重效果更加方便人员查看对内密封圈体的压紧力度,降低内密封圈体安装至合适压紧力度的难度。低内密封圈体安装至合适压紧力度的难度。低内密封圈体安装至合适压紧力度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


[0001]本技术属于缓冲器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含氟密封圈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所需要的主要耗材之一,半导体生产工艺中含氟含氢气体遇到高温形成的高能态气体会流接触腐蚀密封材料包括含氟密封圈,导致含氟密封圈需要定期进行更换。
[0003]含氟密封圈和半导体零部件安装时,含氟密封圈安装过松会导致密封效果下降,含氟密封圈安装过紧会使得含氟密封圈形变过大,厚度和强度降低,使得含氟密封圈不能发挥自身的高耐磨强度,因此密封圈安装时需要反复调整压紧的力度,甚至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导致作为定期更换耗材的封圈体更换十分的麻烦,更换维护的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以解决含氟密封圈安装过松会导致密封效果下降,含氟密封圈安装过紧会使得含氟密封圈形变过大,厚度和强度降低,使得含氟密封圈不能发挥自身的高耐磨强度,因此密封圈安装时需要反复调整压紧的力度,甚至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导致作为定期更换耗材的封圈体更换十分的麻烦,更换维护时间长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包括内密封圈体;所述内密封圈体上部设置有上环体,上环体外侧下部环绕设置有上齿块,上环体下部间隔环绕设置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处于上齿块的间隔处,上环体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的外侧,内密封圈体和上环体和下环体和中圈体均为含氟橡胶材质,内密封圈体下部设置有下环体,下环体外侧上部环绕阵列设置有下齿块,下环体顶部间隔设置有下限位块,下环体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外侧,下环体为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结构,上环体为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上倾斜的环形结构,上环体和下环体垂直间隔设置,上齿块和下齿块为交错设置,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交错设置,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均为与上环体底部的斜面和下环体顶部的斜面平行设置,内密封圈体外侧环绕设置有中圈体,中圈体外侧上部和下部均环绕设置有外凹槽,中圈体上部和下部的外凹槽为交错设置,中圈体处于上环体和下环体之间,中圈体与上环体和下环体为不同颜色设置,上限位块和中圈体顶部凹槽滑动连接,下限位块和中圈体底部凹槽滑动连接,上环体和下环体均向中部受力时,中圈体沿着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向外侧滑动,外凹槽和上齿块和下齿块嵌入连接,上齿块和下齿块对向移动。
[0007]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08]1、本技术内密封圈体安装压紧时,上环体和下环体向着内密封圈体的一侧进
行变形,上齿块和下齿块对向移动为交错重叠的状态,通过查看上齿块和下齿块上下重叠的状态,控制内密封圈体的压紧受力,使得控制内密封圈体保持合理的压紧受力,保持内密封圈体密封效果的同时避免因压紧力度过大导致过度磨损的情况,使得内密封圈体达到最佳的高耐磨强度使用工况。
[0009]2、本技术上环体和下环体向着内密封圈体的一侧进行变形过程中,上环体和下环体由外侧向上下倾斜转为水平,上环体和下环体共同挤压中圈体向外侧移动变形,外凹槽和上齿块和下齿块进行嵌入,辅助查看对上环体和下环体的压紧力度,结合上齿块和下齿块的位置,双重效果更加方便人员查看对内密封圈体的压紧力度,降低内密封圈体安装至合适压紧力度的难度,降低更换难度,降低更换维护的时间。
[0010]3、本技术中圈体和上环体和下环体为不同颜色,中圈体为背景更容易看清上齿块和下齿块的位置,有利人员的观察内密封圈体压紧力度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上环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内密封圈体和上环体和下环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中圈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6]1、内密封圈体;2、上环体;201、上齿块;202、上限位块;3、下环体;301、下齿块;302、下限位块;4、中圈体;401、外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
[0019]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包括内密封圈体1;内密封圈体1上部设置有上环体2;上环体2外侧下部环绕设置有上齿块201,上环体2下部间隔环绕设置有上限位块202,上限位块202处于上齿块201的间隔处,上环体2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1的外侧,内密封圈体1和上环体2和下环体3和中圈体4均为含氟橡胶材质,上环体2外侧和半导体零部件进行接触;内密封圈体1下部设置有下环体3,下环体3外侧上部环绕阵列设置有下齿块301,下环体3顶部间隔设置有下限位块302,下环体3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1外侧,下环体3为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结构,下环体3外侧先和半导体零部件进行接触,上环体2为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上倾斜的环形结构,上环体2和下环体3垂直间隔设置,上环体2外侧和下环体3外侧分别先和半导体零部件进行接触;内密封圈体1外侧环绕设置有中圈体4,所中圈体4外侧上部和下部均环绕设置有外凹槽401,中圈体4上部和下部的外凹槽401为交错设置,中圈体4处于上环体2和下环体3之间,中圈体4与上环体2和下环体3为不同颜色设置,中圈体4选择亮色的颜色,亮色颜色的中圈体4为背景更容易让人看清上齿块201和下齿块301的位置,有利人员的观察内密封圈体1压紧力度的情况;
[0021]上齿块201和下齿块301为交错设置,上限位块202和下限位块302交错设置,上限
位块202和下限位块302均为与上环体2底部的斜面和下环体3顶部的斜面平行设置,上环体2和下环体3向着内密封圈体1的一侧进行变形过程中,上环体2和下环体3由外侧向上下倾斜转为水平后,上环体2和下环体3共同挤压中圈体4向外侧移动变形,中圈体4变形扩大,中圈体4沿着下限位块302和上限位块202向外扩展,上限位块202和中圈体4顶部凹槽滑动连接,下限位块302和中圈体4底部凹槽滑动连接,中圈体4沿着下限位块302和上限位块202向外扩展,中圈体4的外凹槽401和上齿块201和下齿块301进行嵌入,辅助查看对上环体2和下环体3的压紧力度。
[0022]其中,上环体2和下环体3均向中部受力时,中圈体4沿着上限位块202和下限位块302向外侧滑动,外凹槽401和上齿块201和下齿块301嵌入连接,上齿块201和下齿块301对向移动,外凹槽401和上齿块201结合上齿块201和下齿块301的位置构成双重压紧力度的辅助参考结构,双重效果参考更加方便人员查看对内密封圈体1的压紧力度,安装至合适紧固力度,无需人员多次调整紧固力度和工具测量等操作工序,降低内密封圈体1安装至合适压紧力度的难度,降低更换难度,降低更换维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包括内密封圈体(1);所述内密封圈体(1)上部设置有上环体(2);所述内密封圈体(1)下部设置有下环体(3);所述内密封圈体(1)外侧环绕设置有中圈体(4);所述上环体(2)外侧下部环绕设置有上齿块(201),上环体(2)下部间隔环绕设置有上限位块(202),上限位块(202)处于上齿块(201)的间隔处,上环体(2)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1)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体(3)外侧上部环绕阵列设置有下齿块(301),下环体(3)顶部间隔设置有下限位块(3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体(3)外侧凸出至内密封圈体(1)外侧,下环体(3)为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下倾斜的环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体(2)为中部向外侧逐渐向上倾斜的环形结构,上环体(2)和下环体(3)垂直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耐磨强度的含氟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晨杰王华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