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线路板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786 阅读:5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的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专利号为94212880.X和申请号为94217085.7的改进,由手柄、涂敷机、预热机及锡锅等组成,有一可随手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和一套由手柄控制升降框架下移进入涂敷机、预热机及锡锅进行涂敷、预热和焊接的传动机构,所有机构都只作上下移动而不作平面移动、每块线路板只要进行一次操作即可完成焊接的三个工序,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材料的消耗。(*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的焊接装置本专利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CN94217085.7对专利号为91200099.6、91200100.3和专利号94212880.X作了改进,将机头挂在单轨道上移动,简化了结构,增加了助焊剂容器以减少助焊剂的消耗等,其轨道是闭合的,可以多个机头顺序、循环在闭合轨道上进行操作,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它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其它焊接机有共同的特点,即其机头是移动或转动的,而线路板是固定在机头上且随机头移动或转动,线路板要一块一块的安装在机头上,对每一块线路板都要进行移动、涂敷、移动、预热、移动焊接、移动和冷却机头退回等多道动作,操作既复杂,所占时间又多,而且每块线路板的前后部分的涂敷、予热、焊接时间不同,会降低焊接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的,能快速进行焊接,效率更高的、操作更简单的焊接机,可使焊接成本更降低,焊接质量更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机架、手柄、涂敷机、预热机及锡锅等成,其特征在于有一可随手柄下压和上抬而作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框架下端有一对夹持线路板或线路板夹具的、使线路板在其中直线滑动的内导向槽,还有一套由手柄控制升降框架下移进入涂敷机、预热机及锡锅进行涂敷、予热和焊接的传动机构,所有机构都只作上下移动而不作平面移动,手柄每下压一次,涂敷机、预热机及锡锅的上部各有夹持在内导向槽中的一块线路板下降到各自对应的位置进行涂敷、预热或焊接,即可同时对三块线路板进行不同的工序操作,每操作一次完毕,一块未被操作的线路板从内导向槽的一端被推入焊接机,一块焊接完毕的线路板从另一端被顶出焊接机,由于升降机构设有滚轮,凸坡机构,前后滚轮有角度差,致使滚轮与的接触和脱离有一时间差,即一端先下完上,另一端后下后上,保证了线路板前后部分实际进行涂敷和焊接所占的时间相同,提高了焊接的质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每块线路板只要进行一次操作即可完成焊接的三个工序,较已有技术效率高得多。(2).涂敷剂和焊锡和消耗要少得多。(3).保证线路板各部位焊接均匀,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导向槽是三段组成的中间段结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机架、手柄、涂敷机、预热机和锡锅组成,涂敷机11、预热机112和锡锅113设置在机架底座116上,底座116的上前方有控制面板110,两侧各固定有侧板105,上部有盖板106。有一随手柄109的下压而作下降或上升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有一升降框架230,升降框架230是一矩形柜架,其接近控制面板处有一矩形缺口,升降框架230的内下缘固定有一对夹持线路板114或线路板夹具117的内导向槽108,线路板114或线路板夹具117在内导向槽108中直线滑动的内导向槽,内导向槽108内顺序夹持着三块线路板114或线路板夹具117正对应着涂敷机111、预热机112和锡锅113,升降框架230夹持线路板113或线路板夹具117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使升降框架230下降进入涂敷机111、预热机112和锡锅113,进行涂敷、预热和焊锡,每操作一次完毕,一块未被操作的线路板从导槽104或115被推入内导向槽108,内导向槽108内的线路板依次前进一个部位,进行下一个操作工序,而原来处于锡锅113上方的线路板经焊接后从焊接机的另一端之导槽105顶出焊接机,依次类推,每块线路板平均只要进行一次操作即可完成焊接的三个工序。在升降框架230的前后外下侧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对导向凹轮107和在升降框架230左右上缘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对凸坡213、214,导向凹轮107靠在使升降框架230限定作上升或下降的导向杆119上,导向杆119两上缘各固定有一固定横档229,导向杆119和固定横档229均固定在底座116的两侧板105上。内导向槽108可以是一连续的槽(如图1),亦可以分为三段,即中间对应于预热机的一段108’(图3)是通过侧板121固定在预热机座120上并按装在底座116上。由于有预热机座120的存在,预热机的位置高于涂敷机111和锡锅113,故对应于预热机112上的线路板始终处于预热状态,该线路板无需与对应涂敷机111和锡锅113上的线路板一样需下降进行操作。控制升降框架上升或下降的传动机构是一固定在扇形内齿轮206上端的手柄109,扇形内齿轮206的尖端有一使扇形内齿轮206在人手松开手柄109后能自动复位的手柄复位重锤232,扇形内齿轮206固定在扇形内齿轮轴205上,它与棘轮207相啮合,棘轮207固定在插于两侧板105间的前轴203上,前轴203和扇形内齿轮轴205都穿过调节架204的左右框以定位扇形内齿轮206、前轴203上还有一对链轮208A,通过链条209与链轮208B连接,链轮208B固定在中轴202上,中轴202穿在调节架204左右横档上,故中轴202是与前轴203同步进行单方向旋转的。后轴201是插入左右两侧板105定位的,后轴201与中轴202间套有一对后短轴转臂223,而前轴203与中轴202的两侧都在凸坡214和213的上方固定有带滚轮支臂210。当手柄109带动扇形内齿轮206向下压时,棘轮207带动前轴203转动,装在前轴203上的滚轮支臂210带动前滚轮211单方向旋转,同时由于前链轮208A通过链条209后链轮208B,故中轴202上的滚轮支臂210带动后滚轮212与前滚轮211同步作单方向旋转,由于前滚轮211与后滚轮212始终保持一定的相位差,故前后滚轮211和212旋转时,接触与离开凸坡213及214有一时间差,使升降框架230下降或上升时,前侧是先下先上,后侧是后下后上,这就保证了线路板前后部分实际进行涂敷和焊接所占的时间相同,保证了焊接质量的均匀性。扇形内齿轮206与棘轮207的齿比是设计成1比1,即扇形内齿轮206从上向下压到底时,棘轮207旋转一周,使前后滚轮211及212同步旋转一周,松开手柄109时靠手柄复位重锤232的重力,手柄109和扇形内齿轮206自动复位至最高位,由于棘轮207是-单方向转动的,复位时前轴和中轴均不转动,升降框架230不会被压下,即手柄向下压一次,完成一个操作过程。中轴202上的滚轮支臂210带动后以一定的时间差接触升降框架230上的前后凸坡214和213并将升降框架230一早一晚地向下移动,手柄109压至最低后松开,靠手柄复位重锤232的重力,手柄109自动复位最高,由于棘轮的单方向转动,复位时后轴203不转动,前后滚轮212和211保持在原位相反的位置,第二次压下手柄,前后滚轮212和211以同样的下降时间旋转一周回复到原位,升降框架230带动线路板或线路板夹具进行涂敷、加热和焊接。调节架前后横档224B及224A上有调节其最高位置的前后升降螺丝227和225顶在固定横档上并由锁紧螺钉226和228锁紧其位置。调节架左右横档204上有调节升降框架230的限位螺钉231顶在升降框架230上。升降框架230的两侧各有两前后支杆215和216,各以前后承重链条217和218通过滑轮219和221挂在使升降框架2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线路板焊接机,由机架、手柄、涂敷锅、预热机及锡锅等组成,涂敷锅、预热机及锡锅置于机架底座上,底座的上前方有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有一可随手柄的下压而作下降和上升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框架内下缘固定有一对夹持线路板或线路板夹具的、使线路板从一端进入焊接机,在其中直线滑动进行涂敷、预热及焊接并从另一端被推出焊接机的内导向槽,还有一套由手柄控制升降框架下降、上升的传动机构:①升降机构由矩形的接近控制面板处有矩形缺口的升降框架(230)、一对固定在升降框架(230)内 下侧的内导向槽(108)、各有一对固定在升降框架(230)前后外下侧两端的导向凹轮(107)和各有一对在升降框架(230)左右上缘两端的凸坡(213)(214)组成,导向凹轮(107)靠在使升降框架(108)限定作下降或上升的导向杆(119)上,导向杆(119)两上缘各固定有一固定横档(229),导向杆(119)和固定横档(229)均固定在底座(116)的两侧板(105)上;②控制升降框架下降或上升的传动机构是由固定在扇形内齿轮(206)上端的手柄(109)、固定在扇形内 齿轮(206)尖端的能使扇形内齿轮(206)自动复位的手柄复位重锤(232)、固定在扇形内齿轮轴(205)上的扇形内齿轮(206)、和与扇形内齿轮(206)啮合的棘轮(207)组成,棘轮(207)固定在插于两侧板(105)的前轴(203)上,前轴(203)和扇形内齿轮轴(205)都穿过调节架(204)的左右框以定位扇形内齿轮(206)、前轴(203)上还有一对链轮(208A),通过链条(209)和链轮(208B)连接穿在调节架(204)左右框上的与之同步单方向旋转的中轴(202)。插入左右两侧板(105)定位的后轴(201)套有一对后短轴转臂(223),后短轴转臂(223)的另一端与调节架左右框都穿在中轴(202)上,前轴(203)与中轴(202)的两侧都在凸坡(213)、(214)的上方固定有带滚轮(211)、(212)的滚轮支臂(210),前后滚轮(211)、(212)始终保持一定的相位差;③内导向槽(108)的机外延长部分可以是带缺口的导槽(115),也可以是由固定长轴(102)与机架(116)固定的上、下料架(101)上通过侧板(10 3)连接的导槽(10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华钱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