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震宇专利>正文

散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48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散热器(1),底面至少设有一定位沟槽(11),该定位沟槽端部并延伸有一导槽(12),且该定位沟槽与导槽形成有一角度差; 一控制件(2),至少包含一作动杆(21),该作动杆端部向前延伸有一支杆(22),支杆端部水平延伸有一连杆(23); 将控制件(2)的连杆容置于散热器(1)底面导槽中,支杆(22)容置于散热器(1)底面的定位沟槽,并以一耐高温的胶片(3)将定位沟槽封闭,使支杆(22)定位,而该作动杆并会与散热器相平行。(*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于散热器底面结合一控制件,当散热器受导热材质影响与CPU相黏合时,使用者仅需将控制件转动一角度,即可令散热器与CPU分离的散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常用散热器虽具有散热功效,然而,其与CPU的接触面仍存有隙缝并非完全平贴,使得CPU产生的热能无法直接传导至散热器中加以散热,因此,为解决上述缺点,业界通常于散热器与CPU接触面间设置一导热材质,该导热材质于低温时是呈一薄膜固态状,一旦CPU动作并产生高温时,即会驱使导热材质产生相变化,而呈现浓绸状,进而将CPU与散热器接触面的隙缝填塞补满,导致CPU产生的热能可直接传导至散热器中加以排放,以达良好散热效果。导热材质虽具有上述功效,但其若由浓绸状转换回固态状时,即会导致散热器与CPU的稳固黏合,使得日后散热器无法轻易由CPU卸下,需由手工具的辅助或将CPU左右摇晃,方可将散热器卸下,但如此的做法极易造成CPU的损坏。随Pentium 4时代来临,该散热器放置于一基座中,一旦散热器受导热材质影响,而与CPU相黏合时,即无法透过上述方式将散热器卸下,且Pentium 4 CPU的表面积大、针脚短,导致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刘震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