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09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含基板及多个散热片,上述多个散热片均为薄状金属片,该散热片是在基板成形前即部分插入基板中,使基板成型后即结合多个散热片;此种散热装置的散热片高度不受限、可密集设置且直接与基板熔接而不脱落,因而提供一种大散热面积、高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并提供一种制造上述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方法,其具有制造容易、制程精简、成本低廉的特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晶片散热。由于电脑晶片的功能不断增加、工作频率不断提高、体积逐渐小型化,使得晶片的散热问题成为电脑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的处理散热问题,有助于提高电脑系统的可靠度。已知应用于晶片散热的散热装置具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构成,该散热装置5是以铝挤型方式成型有基板50与多数散热片51,散热片51是从上述基板50的一侧向上延伸。一散热风扇8安装于上述散热装置5的散热片51顶部,散热装置5的基板50相对着散热片51的另一侧贴靠着欲散热的晶片(图未示)。当晶片因系统的运作而产生发热时,通过多数散热片51增加的散热表面积及散热风扇8提供冷却风力,可降低晶片的温度以避免晶片内部电子元件烧毁。上述散热装置5理想状态为散热片51的高度H越高越可增加散热的表面积,及散热片51的宽度W越薄越可增加热效率(散热片51的宽度越薄亦代表着散热片51的片数可相对增加而愈密集)。然而,已知散热装置5因为是以铝挤型方式成型,其高度H与密度的比值有一定的极限(高度H最高可为宽度W的3倍),如比值超过极限,在制造成型的作业上,会导致模具的崩溃(即散热片愈薄,压差愈大,模具愈容易崩溃)。因此,已知散热装置5受限于生产方式及结构,在散热效率上仍不尽理想。图2所示的散热装置6为解决上述图1散热装置5缺点之一例。图2中,散热装置6包括基板60及散热片61,其中基板60亦以铝挤型方式制成,该基板60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侧板65(见图2A),且该侧板65的顶部66如下所述在弯折九十度后形成支撑座,可通过所设的螺孔67安置散热风扇8;散热片61以薄状金属片经冲压形成连续弯曲状,散热片61的底部涂布一层导热胶62(见图2A),通过导热胶62将散热片61固着在基板60上(见图2B),当散热片61固着在基板60后,弯折基板60的侧板65顶部形成支撑座66,即可安置散热风扇8(见图2C,图2D表示出散热片61为两列配置)。图2所示散热装置6的散热片61是由薄金属片构成,具有高导热效率,且其高度不受限而可增加散热表面积。图2所示的散热装置6存有下列缺点1、使用导热胶做为粘着介面会增加热阻;2、导热胶会脱落而导致散热片无法传导基板的热源(晶片);3、散热风扇的冷却风力无法由散热片61的顶部63进入内部64散热(虽可在顶部63打孔以导入风力进入内部64,但打孔作业即增加制作过程及成本)。上述散热装置6除上述结构缺点外,在制造上亦因弯曲成型(形成散热片61)、上胶(在散热片61的底部涂布导热胶62)、压制(将上胶的散热片贴合于基板60)、烘烤(固化导热胶62,此阶段需耗时数十分钟)等作业的繁琐、复杂、成本高,亦存有缺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因而提供一种大散热面积、高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及多个散热片,上述散热片由薄金属材料所构成且该散热片一端部嵌入熔接在上述基板中,散热片在基板一侧向上延伸。基板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板。基板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板且侧板顶部弯折九十度形成支撑座。一种制造上述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方法,其程序为提供多数薄状金属片材料做为散热片及提供成形基板的成形模;将上述成型模内填充金属熔液及将上述散热片其中一端部插入上述成形模内,使散热片的端部与成形模内的金属熔液接触;凝固上述成形模内的金属熔液后,将成形模打开即得到基板上嵌插有散热片的散热装置。上述散热片可由卷材提供,在成形模打开后,可利用一剪断机构剪断散热片,以得到所需高度的散热片。通过本专利技术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已知散热装置的前视结构图;图2是已知另一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其中A为散热片与基板的前视分解结构图;B为A的结合图;C为B结合散热风扇的示意图;D为C的顶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其中A为散热片与基板的前视分解结构图;B为A的结合图;C为B结合散热风扇的示意图;D为C的顶视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结合散热风扇之一实施例;图5是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结合散热风扇的另一实施例。请参看图3,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包括多数薄状金属片构成的散热片11及以金属熔液填充于成形模内成形的基板10,上述散热片11以其端部12插入填充有金属熔液的成形模内可在金属熔液凝固后与成形的基板10结合一体构成散热装置1。上述散热装置1进一步包括有侧板13形成在基板10的两侧,该侧板13在基板10结合散热片11后,顶部14可被弯折九十度以形成可安置散热风扇8的支撑座;支撑座14可预设有螺孔15以供螺丝锁固散热风扇8。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并不限定与散热风扇8结合的方式或构造。在图4所示之实施例中,基板10的侧板13顶部14并未弯折九十度,散热风扇8是以一倒U形架(一体成形于风扇壳体或另行结合皆可)跨置于顶部14上,再通过横向的螺丝锁固倒U形架与顶部14,即可达到将散热风扇8安置于散热片11上方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基板10也无设置侧板13的。请参阅图5,基板10可预设有孔供螺丝16穿经锁入散热风扇8,其壳体一体成形(或另行结合)的脚部80,使散热风扇8位于散热片11的上方。当然,散热风扇8亦无设于散热片11正上方的必要,如已知般地斜向、侧向设置皆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散热装置1的方法,其程序为提供多数薄状金属片材料做为散热片及提供成型基板的成形模;将上述成形模内填充金属熔液及将上述散热片其中一端部插入上述成形模内,使散热片的端部与成形模内的金属熔液接触,凝固上述成形模内的金属熔液后,将成形模打开即得到基板上嵌插有散热片的散热装置。上述散热片可由卷材提供,在成形模打开后,可利用一剪断机构剪断散热片,以得到所需高度的散热片。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其散热片为薄形化且分别为独立片体又嵌插结合于基座,因此具有广大的散热面积及高导热效率,可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亦具有制作过程精简、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的效果,大为改善现有技术制作过程繁琐、耗时、成本高昂的缺点。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及多个散热片,上述散热片由薄金属材料所构成且该散热片一端部嵌入熔接在上述基板中,散热片在基板一侧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板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板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板且侧板顶部弯折九十度形成支撑座。4.一种制造散热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下列程序提供多数薄状金属片材料做为散热片及提供成型基板的成形模;将上述成形模内填充金属熔液及将上述散热片其中一端部插入上述成形模内,使散热片的端部与成形模内的金属熔液接触;凝固上述成形模内的金属熔液后,将成形模打开即得到基板上嵌插有散热片的散热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散热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散热片是由卷材提供,在上述成形模打开后,再利用剪断机构剪断卷材以得到所需高度的散热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含基板及多个散热片,上述多个散热片均为薄状金属片,该散热片是在基板成形前即部分插入基板中,使基板成型后即结合多个散热片;此种散热装置的散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及多个散热片,上述散热片由薄金属材料所构成且该散热片一端部嵌入熔接在上述基板中,散热片在基板一侧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赞升
申请(专利权)人:智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