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机器人及其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12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服务机器人的手臂,包括:具有大端和小端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加强件,包括一体成型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加强件及一体成型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与第二加强件过渡配合;第一加强件与第二加强件之间围成有供气流导出的通道;安装于所述小端的功能器件,包括感应器及发热件,所述小端设置有所述加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服务机器人,包括所述手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手臂壳体上分布加强件来加强手臂壳体的强度,从而减小手臂壳体受热变形的可能性;通过设置供气流导出的通道,从而避免了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因空气阻力而难以相互配合或因真空吸附而难以相互脱离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机器人及其手臂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服务机器人及其手臂。

技术介绍

[0002]服务机器人具有交互性,在设计时要满足交互功能和外形美观。服务机器人的塑胶手臂内通常会设置一些灯带和传感器,这些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热,散热不畅时会将塑胶手臂烘烤变形。通常通过整体增加壁厚来加强塑胶件的强度以防止塑胶件受热变形,但塑胶件壁厚较大时,势必会造成传感器触摸感应效果差、从而造成触摸失灵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服务机器人及其手臂,通过在手臂壳体上分布加强件来加强手臂壳体的强度,从而减小手臂壳体受热变形的可能性。
[0004]一方面,服务机器人的手臂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服务机器人的手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成置物空间,所述外壳具有大端及与所述大端相对的小端,所述小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大端的横截面面积;加强件,位于所述置物空间内,所述加强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加强件及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过渡配合,并共同配合以支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之间围成有供气流导出的通道;及功能器件,包括感应器及发热件,所述功能器件安装于所述小端;所述小端设置有所述加强件。
[0005]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可对调地分别设有凹槽和侧切口,当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在配合时,所述侧切口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部,还有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外部,则所述凹槽的壁面与所述侧切口的切面之间即围成所述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三加强件、第四加强件和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三加强件和所述第四加强件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且所述第三加强件和所述第四加强件上可对调地分别设有螺纹孔和阶梯通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的下端穿过所述阶梯通孔并螺纹锁紧于所述螺纹孔。通过设置第三加强件和第四加强件使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并且通过设置螺丝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更加稳固。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三加强件分布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沿,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第四加强件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边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组装边缘可能会因受热或所述螺丝的虚位而出现夹缝,将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边沿能降低出现夹缝的可能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
强筋,进一步增加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强度,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外壳变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一竖向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三加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一竖向加强筋上;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横向加强筋和第二竖向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件、所述第四加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竖向加强筋上。这样设置分散了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第三加强件和第四加强件的受力,使它们不易产生裂缝。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大端也设置有所述加强件。这样设置能够加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大端的强度和组装稳定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边沿设有第一阶梯接合面,所述第二壳体的边沿设有第二阶梯接合面,所述第一阶梯接合面和所述第二阶梯接合面相互贴合。这样设置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置物空间。
[0012]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阶梯接合面或所述第二阶梯接合面的内侧延伸有挡壁。通过挡壁进一步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置物空间。
[0013]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服务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手臂。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功能器件设置在小端,同时在小端设置加强件,从而在小端与加强件的共同配合下,使得受热较大的外壳区域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变形的可能性降低;此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通过设置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来增加强度,并通过共同配合来相互支撑,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受热变形的可能性;再有,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为过渡配合,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进行组装时,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还可以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另外,在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之间围成有供气流导出的通道,从而避免了因空气阻力而难以相互配合或因真空吸附而难以相互脱离的情况,方便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组装或拆卸。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中服务机器人的手臂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

B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功能器件的位置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

第一壳体;11

第一加强件;111

凹槽;12

第三加强件;121

螺纹孔;13

第一加强筋;131

第一横向加强筋;132

第一竖向加强筋;14

第一阶梯接合面;20

第二壳体;21

第二加强件;211

侧切口;22

第四加强件;221

阶梯通孔;23

第二加强筋;231

第二横向加强筋;232

第二竖向加强筋;24

第二阶梯接合面;30

感应器;40

发热件;50

螺纹连接件;60

挡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机器人的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成置物空间;所述外壳具有大端及与所述大端相对的小端,所述小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大端的横截面面积;加强件,位于所述置物空间内,所述加强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加强件及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过渡配合,并共同配合以支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之间围成有供气流导出的通道;及功能器件,包括感应器及发热件,所述功能器件安装于所述小端;所述小端设置有所述加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的手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可对调地分别设有凹槽和侧切口,当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在配合时,所述侧切口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部,则所述凹槽的壁面与所述侧切口的切面之间即围成所述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的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三加强件、第四加强件和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三加强件和所述第四加强件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且所述第三加强件和所述第四加强件上可对调地分别设有螺纹孔和阶梯通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的下端穿过所述阶梯通孔并螺纹锁紧于所述螺纹孔。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凌健杨梁明财梁艺耀潘新鹏刘广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铭谷智能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