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01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轴向限位部、连接部,所述轴向限位部设有一供钢丝绳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钢丝绳的直径,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头的直径,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穿过所述通孔的钢丝绳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头的一端面与连接件接触形成钢丝绳的轴向限位,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锁机构的摇臂活动连接。在解锁状态下,电机复位,通过连接头的运动,可释放应力,钢丝绳不会因电机的复位而弯折变形,提高了拉索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拉索系统的耐久性。而且,在解锁状态下电机复位可消除电机的负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拉索的
,特别涉及一种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座椅具备电动调节功能的发展,逐渐需求实现座椅的一键放倒功能,该一键放倒功能主要通过连接座椅上锁机构的控制拉索实现。放倒座椅时,点击开关按钮,即可由电机拉动拉索的钢丝绳,并由钢丝绳拉动锁机构的摇臂进行解锁。座椅处于放倒状态时,锁机构需保持解锁状态,若电机一直处于解锁的负载状态,会对电机造成损伤,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频率。所以在解锁之后电机会复位,但电机复位后会缩短电机与锁机构之间的距离,导致拉索的钢丝绳出现弯折变形,降低了拉索系统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其可实现座椅上的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电机复位的同时,钢丝绳还可释放应力,提高了拉索系统的耐久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轴向限位部、连接部,所述轴向限位部设有一供钢丝绳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钢丝绳的直径,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头的直径,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穿过所述通孔的钢丝绳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件接触形成钢丝绳的轴向限位,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锁机构的摇臂活动连接。
[0005]所述连接部呈“L”形,连接部的一直臂的端部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直臂用于穿过锁机构的摇臂上设置的安装孔并勾住所述摇臂,形成所述活动连接。
[0006]所述连接部呈“T”形,连接部中部的直臂的端部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直臂用于穿过锁机构的摇臂上设置的条形孔并勾住所述摇臂,形成所述活动连接。
[0007]所述连接头设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供钢丝绳的端部插入,通过铆接将所述连接头与钢丝绳的端部固定。
[0008]所述连接头与钢丝绳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头的直径大于与钢丝绳的直径。
[0009]所述连接头由金属制作而成。
[0010]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头对应的一端设置第一倒角。
[0011]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一端设置第二倒角。
[0012]所述通孔与钢丝绳间隙配合。
[0013]所述连接件由塑料制作而成。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轴向限位部、连接部,所述轴向限位部设有一供钢丝绳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
大于钢丝绳的直径,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头的直径,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穿过所述通孔的钢丝绳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件接触形成钢丝绳的轴向限位,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锁机构的摇臂活动连接。
[0015]上述钢丝绳接头组件在装配好钢丝绳后,钢丝绳滑动配合在连接件的轴向限位部上的通孔中,钢丝绳的端部与连接头固定连接。解锁时,电机拉动拉索的钢丝绳运动,随着钢丝绳的运动,连接钢丝绳的连接头与连接件接触并推动连接件运动,由于连接件设置在锁机构的摇臂上,连接件便会带动摇臂转动,以此实现锁机构的解锁。在解锁状态的保持下,电机复位,复位的电机带动钢丝绳运动回位,回位的钢丝绳推动连接头离开连接件。因此即使电机复位,通过连接头的运动,释放了应力,钢丝绳不会因电机的复位而弯折变形,提高了拉索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拉索系统的耐久性。而且,在解锁状态下电机复位可消除电机的负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6]所述连接部呈“L”形,连接部的一直臂的端部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直臂用于穿过锁机构的摇臂上设置的安装孔并勾住所述摇臂,形成所述活动连接。“L”形的连接部实现了连接件与摇臂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保证连接件具有一定的转动角度,以防止钢丝绳的卡滞、磨损的情况。
[0017]所述连接部呈“T”形,连接部中部的直臂的端部与所述轴向限位部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直臂用于穿过锁机构的摇臂上设置的条形孔并勾住所述摇臂,形成所述活动连接。“T”形的连接部也可实现连接件与摇臂之间的活动连接,保证连接件具有一定的转动角度。
[0018]所述连接头设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供钢丝绳的端部插入,通过铆接将所述连接头与钢丝绳的端部固定。铆接固定的方式更便于装配。
[0019]所述连接头与钢丝绳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头的直径大于与钢丝绳的直径。制成一体结构可减少零部件,简化结构。所述连接头由金属制作而成,连接头和钢丝绳可一体成型,减少成型的加工步骤。
[0020]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头对应的一端设置第一倒角。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一端设置第二倒角。设置的第一倒角、第二倒角可防止卡滞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连接头离开连接件。
[0021]所述通孔与钢丝绳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既可保证钢丝绳在通孔中的轴向滑动,还可防止钢丝绳在通孔出现大幅度地弯曲,可避免因钢丝绳弯曲而卡滞在通孔中。
[0022]所述连接件由塑料制作而成。塑料的连接件制作简单,一体成型即可,还可满足汽车的轻量化需求。
[0023]上述钢丝绳接头组件可在解锁状态的保持下,电机复位,复位时通过连接头的运动,释放了应力,钢丝绳不会因电机的复位而弯折变形,提高了拉索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拉索系统的耐久性。而且,在解锁状态下对电机复位可消除电机的负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00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轴向限位部设置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连接头与钢丝绳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连接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的右视图;
[0031]图7为电机复位连接头离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1为连接头,101为第二倒角,2为连接件,201为轴向限位部,202为连接部,203为通孔,204为第一倒角,3为钢丝绳,4为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见图1至图7,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1、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轴向限位部201、连接部202,轴向限位部201可为圆柱状,或者也可为矩形的长轴状,或者还可以是其它适于制造的形状。所述轴向限位部201设有一供钢丝绳3端部穿过的通孔203,所述通孔203的直径大于钢丝绳3的直径,且所述通孔203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头1的外圆周的直径。所述通孔203与钢丝绳3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既可保证钢丝绳3在通孔203中的轴向滑动,还可防止钢丝绳3在通孔203出现大幅度地弯曲,可避免因钢丝绳3弯曲而卡滞在通孔203中。所述连接头1用于与穿过所述通孔203的钢丝绳3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1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件2接触形成钢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轴向限位部(201)、连接部(202),所述轴向限位部(201)设有一供钢丝绳端部穿过的通孔(203),所述通孔(203)的直径大于钢丝绳的直径,且所述通孔(203)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头(1)的直径,所述连接头(1)用于与穿过所述通孔(203)的钢丝绳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1)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件(2)接触形成钢丝绳的轴向限位,所述连接部(202)的一端与所述轴向限位部(201)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锁机构的摇臂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2)呈“L”形,连接部(202)的一直臂的端部与所述轴向限位部(201)固定连接,另一直臂用于穿过锁机构的摇臂上设置的安装孔并勾住所述摇臂,形成所述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的钢丝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2)呈“T”形,连接部(202)中部的直臂的端部与所述轴向限位部(201)固定连接,连接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宇佳文勇张庆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