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7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叶子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包括叶子板本体、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吸音机构,所述第一组装机构位于叶子板本体的外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位于叶子板本体的右端,所述吸音机构位于叶子板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包括车体、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该便于组装的叶子板,将第一定位板插入到第一定位槽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定位板也会顺势插入到定位槽内部,从而增加定位板与车体之间的接触面,更加方便在组装时对叶子板本体和车体进行精准定位,可以有效防止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偏移,防止组装完之后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错位松动。错位松动。错位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


[0001]本技术涉及叶子板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叶子板通常安装于汽车车体位于车轮胎上方的位置,一些叶子板与车体是一体成型的,而叶子板又是比较容易被撞击的部位,因此当叶子板处被撞击时,与之一体成型的车体也需要进行更换,更换维修的成本较高。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将叶子板与车体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组装在一起,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叶子板维修更换时连通车体一同更换。
[0004]但是现有的叶子板在与车体进行组装时,通常利用螺栓等将车体与叶子板的连接片之间固定在一起,连接片在组装时与车体的接触面不够,不便于与车体进行精准定位,因此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偏移,组装完之后受外力撞击也更容易错位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叶子板在与车体进行组装时,连接片在组装时与车体的接触面不够,不便于与车体进行精准定位,因此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偏移,组装完之后容易错位松动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包括叶子板本体、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吸音机构,所述第一组装机构位于叶子板本体的外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位于叶子板本体的右端,所述吸音机构位于叶子板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包括车体、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车体活动安装在叶子板本体的右端,所述第一定位槽固定设置在叶子板本体的右端,所述第一定位槽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定位槽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左端,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板固定安装在车体的左端,所述第一定位板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板活动安装在第一定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板固定安装在叶子板本体的右端,所述第二定位板活动安装在第二定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设置在第一定位板的外端,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设置在第二定位板的外端,通过设置第二组装机构,可以有效防止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偏移,防止组装完之后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错位松动。
[0009]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贯穿车体、第一定位板并与车体、第一定位板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叶子板本体、第二定位板并与叶子板本体、第二定位板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紧固螺栓的后端,通过设置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方便将叶子板本体与车体固定在一起。
[0010]优选的,所述吸音机构包括吸音板和内衬,所述吸音板固定安装在叶子板本体的下端,所述内衬固定安装在吸音板的外端,通过设置吸音板,提高本装置的降噪功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机构包括第一组装板、第一组装孔、第二组装板和第二组装孔,所述第一组装板固定安装在叶子板本体下端的左侧,所述第一组装孔固定设置在第一组装板的外端,通过设置第一组装板,可以将第一组装板与车体的其他部位固定组装在一起。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组装板固定安装在叶子板本体的后端,所述第二组装孔固定设置在第二组装板的外端,通过设置第二组装板,可以将第二组装板与车体的其他部位固定组装在一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便于组装的叶子板,通过设置第二组装机构,在将叶子板本体与车体组装在一起时,首先将第一定位板插入到第一定位槽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定位板也会顺势插入到定位槽内部,从而可以增加定位板与车体之间的接触面,更加方便在组装时对叶子板本体和车体进行精准定位,可以有效防止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偏移,防止组装完之后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错位松动;
[0015]2、该便于组装的叶子板,通过设置吸音板,可以对汽车行驶时,车轮产生的噪音进行一定的吸收,提高本装置的降噪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叶子板本体;2、第一组装机构;201、第一组装板;202、第一组装孔;203、第二组装板;204、第二组装孔;3、第二组装机构;301、车体;302、第一定位槽;303、第二定位槽;304、第一定位板;305、第二定位板;306、第一定位孔;307、第二定位孔;308、紧固螺栓;309、紧固螺母;4、吸音机构;401、吸音板;402、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包括叶子板本体1、第一组装机构2、第二组装机构3和吸音机构4,第一组装机构2位于叶子板本体1的外端,第二组装机构3位于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吸音机构4位于叶子板本体1的下端,第二组装机构3包括车体301、第一定位槽302、第二定位槽303、第一定位板304、第二定位板305、第一定位孔306、第二定位孔307、紧固螺栓308和紧固螺母309,车体301活动安装在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第一定位槽302固定设置在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第一定位槽302呈对称分布,
第二定位槽303固定设置在车体301的左端,第一定位槽302与第二定位槽303为同种结构,第一定位板304固定安装在车体301的左端,第一定位板304呈对称分布,第一定位板304活动安装在第一定位槽302的内部,第一定位板304与第一定位槽302相适配,第二定位板305固定安装在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第二定位板305活动安装在第二定位槽303的内部,第二定位板305与第二定位槽303相适配,第一定位孔306固定设置在第一定位板304的外端,第二定位孔307固定设置在第二定位板305的外端,通过设置第二组装机构3,在将叶子板本体1与车体301组装在一起时,首先将第一定位板304插入到第一定位槽302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定位板305也会顺势插入到定位槽内部,从而可以增加定位板与车体301之间的接触面,更加方便在组装时对叶子板本体1和车体301进行精准定位,然后再利用紧固螺栓308、紧固螺母309将第一定位板304与叶子板本体1固定在一起,利用紧固螺栓308和紧固螺母309将第二定位板305与车体301固定在一起,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偏移,防止组装完之后受外力撞击而发生错位松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叶子板,包括叶子板本体(1)、第一组装机构(2)、第二组装机构(3)和吸音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机构(2)位于叶子板本体(1)的外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位于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所述吸音机构(4)位于叶子板本体(1)的下端,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包括车体(301)、第一定位槽(302)、第二定位槽(303)、第一定位板(304)、第二定位板(305)、第一定位孔(306)、第二定位孔(307)、紧固螺栓(308)和紧固螺母(309),所述车体(301)活动安装在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所述第一定位槽(302)固定设置在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所述第一定位槽(302)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定位槽(303)固定设置在车体(301)的左端,所述第一定位槽(302)与第二定位槽(303)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板(304)固定安装在车体(301)的左端,所述第一定位板(304)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板(304)活动安装在第一定位槽(302)的内部,所述第一定位板(304)与第一定位槽(302)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板(305)固定安装在叶子板本体(1)的右端,所述第二定位板(305)活动安装在第二定位槽(303)的内部,所述第二定位板(305)与第二定位槽(303)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孔(306)固定设置在第一定位板(304)的外端,所述第二定位孔(307)固定设置在第二定位板(305)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康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