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有关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82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

(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有关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N

(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有关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是组织稳态的必需生物学过程。在哺乳动物中,它已被证明可以调节早期胚胎发育。在生命的晚期,细胞死亡是一种默认机制,通过该机制除去潜在危险细胞,例如携带癌症缺陷的细胞。已知几种凋亡途径。最重要的凋亡途径之一涉及Bcl

2蛋白家族,其是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也称为“内在”)途径的关键调节剂。
[0003]失调的凋亡途径涉及许多重要疾病的病理学,例如神经变性病症(上调的细胞凋亡),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增殖性疾病(下调的细胞凋亡),例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促血栓形成病症。下调的细胞凋亡(更具体地,Bcl

2蛋白质家族)可能参与癌性恶性肿瘤的发作。研究表明,例如,抗凋亡蛋白Bcl

2和Bcl

xL在许多癌细胞类型中过表达下调的细胞凋亡(更具体地,Bcl

2蛋白质家族)可能参与癌性恶性肿瘤的发作。研究表明,例如,抗凋亡蛋白Bcl

2和Bcl

xL在许多癌细胞类型中过表达。癌细胞的存活归因于由一种或多种抗凋亡Bcl

2蛋白家族成员的过表达引起的凋亡途径的失调。鉴于Bcl

2蛋白家族在调节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即非癌细胞)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Bcl

2家族蛋白表达的公认的细胞间类型可变性,因此有利于具有小分子抑制剂,其选择性地靶向并优选结合一种类型或一部分抗凋亡Bcl

2蛋白,例如,与在某种癌症类型中过表达的抗凋亡Bcl

2家族成员结合。
[0004]其中报道的N

(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S)

N

((4

(((1,4

二氧
‑2‑
基)甲基)氨基)
‑3‑
硝基苯基)磺酰基)
‑2‑
((1H

吡咯[2,3

b]吡啶
‑5‑
基)氧)
‑4‑
(4

((6

(4

氯苯基)螺[3.5]非
‑6‑

‑7‑
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甲酰胺(简称化合物6)是一种有效的Bcl

2抑制剂。现有技术中尚没有N

(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有关物质的报道。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对有关物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物质研究是药品质量研究和制剂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含量能够直接反应药品的纯度,进而影响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因此,对N

(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有关物质进行研究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

(苯基磺酰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有关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收率较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碱和钯催化剂存在下,将化合物2与化合物C进行如下所示的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3;
[0007][000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钯催化剂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钯催化剂,例如为醋酸钯、二苯基磷二茂铁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二氯二三苯基膦钯、氢氧化钯、[1,3

双(2,6

二异丙基苯)咪唑
‑2‑
叉](3

氯吡啶)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二氯二叔丁基

(4

二甲基氨基苯基)膦钯(II)或其混合,优选二氯二叔丁基

(4

二甲基氨基苯基)膦钯(II)。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钯催化剂的摩尔比可为1:(0.01

0.5),优选为1:(0.04

0.2)。
[0009]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碱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碱,例如无机碱、有机碱或其混合。所述无机碱可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磷酸盐、碱金属碳酸氢盐或其混合,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碳酸锂、碳酸铯或其混合。所述有机碱可为R
m1
OM1、(M2)N(R
n1
R
n2
)或其混合,M1和M2独立地为碱金属;R
n1
和R
n2
独立地为C1‑
C4烷基或

Si(R
s1
R
s2
R
s3
),R
m1
、R
s1
、R
s2
和R
s3
独立地为C1‑
C5烷基;例如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正丁基锂、KHMDS、NaHMDS、LDA、叔戊醇钾、叔戊醇钠或其混合。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碱的摩尔比可为1:(3

10),优选为1:(5

8)。
[001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溶剂,例如可为氯代烷烃类溶剂、芳香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其混合,优选两种以上溶剂的混合溶剂,例如芳香烃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量可不作具体限定,其中,芳香烃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体积比可为(1

10):1,例如2.6:1。所述氯代烷烃类溶剂可为二氯甲烷、氯仿、1,2

二氯乙烷或其混合。所述芳香烃类溶剂可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或其混合。所述醚类溶剂可为乙醚、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基叔丁醚、乙二醇二甲醚或其混合。所述溶剂与化合物2的质量比可为(5

15):1,例如11:1。
[001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化合物2与化合物C的摩尔比可为1:(1

3),优选为1:(1.1

1.5)。
[001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中,所述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的温度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温度,例如40

100℃,优选为65

7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碱和钯催化剂存在下,将化合物2与化合物C进行如下所示的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钯催化剂为醋酸钯、二苯基磷二茂铁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二氯二三苯基膦钯、氢氧化钯、[1,3

双(2,6

二异丙基苯)咪唑
‑2‑
叉](3

氯吡啶)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二氯二叔丁基

(4

二甲基氨基苯基)膦钯(II)或其混合,例如二氯二叔丁基

(4

二甲基氨基苯基)膦钯(II);(2)所述碱为无机碱、有机碱或其混合;所述无机碱可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磷酸盐、碱金属碳酸氢盐或其混合,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碳酸锂、碳酸铯或其混合;所述有机碱可为R
m1
OM1、(M2)N(R
n1
R
n2
)或其混合,M1和M2独立地为碱金属;R
n1
和R
n2
独立地为C1‑
C4烷基或

Si(R
s1
R
s2
R
s3
),R
m1
、R
s1
、R
s2
和R
s3
独立地为C1‑
C5烷基;例如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正丁基锂、KHMDS、NaHMDS、LDA、叔戊醇钾、叔戊醇钠或其混合;(3)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代烷烃类溶剂、芳香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其混合,优选两种以上溶剂的混合溶剂,例如芳香烃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芳香烃类溶剂可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或其混合;所述醚类溶剂可为乙醚、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基叔丁醚、乙二醇二甲醚或其混合;所述混合溶剂中,芳香烃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体积比可为(1

10):1,例如2.6:1;(4)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钯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

0.5),优选为1:(0.04

0.2);(5)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3

10),优选为1:(5

8);(6)所述化合物2与所述化合物C的摩尔比为1:(1

3),优选为1:(1.1

1.5);(7)所述溶剂与所述化合物2的质量比为(5

15):1,例如11:1;(8)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40

100℃,优选为65

75℃;(9)所述偶联反应在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的气体保护中的气体可为氮气、氦气或氩气。3.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酸存在下,将化合物1进行如下所示的脱Boc反应,得到化合物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Boc反应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的酸为无机酸或有机酸;所述无机酸可为氯化氢有机溶液、盐酸、硫酸或其混合,例如4mol/L氯化氢乙酸乙酯溶液;所述有机酸可为三氟乙酸;(2)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代烷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醇类溶剂、醚类溶剂或其混合;所述酯类溶剂可为乙酸乙酯;所述醇类溶剂可为甲醇、乙醇或其混合;所述醚类溶剂可为乙醚、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基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或其混合;(3)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酸的摩尔比为1:(3

20),例如1:15;(4)所述溶剂与所述化合物1的质量比为(1

10):1,例如(5

10):1;(5)所述脱Boc反应的温度为10

50℃,优选为室温。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碱和钯催化剂存在下,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进行如下所示的Buchwald

Hartwig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钯催化剂为醋酸钯、二苯基磷二茂铁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二氯二三苯基膦钯、氢氧化钯、[1,3

双(2,6

二异丙基苯)咪唑
‑2‑
叉](3

氯吡啶)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二氯二叔丁基

(4

二甲基氨基苯基)膦钯(II)或其混合,优选为二氯二叔丁基

(4

二甲基氨基苯基)膦钯(II);(2)所述碱为无机碱、有机碱或其混合;所述无机碱可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磷酸盐、碱金属碳酸氢盐或其混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磷酸
钾、碳酸锂、碳酸铯或其混合;所述有机碱可为R
m1
OM1、(M2)N(R
n1
R
n2
)或其混合,M1和M2独立地为碱金属;R
n1
和R
n2
独立地为C1‑
C4烷基或

Si(R
s1
R
s2
R
s3
),R
m1
、R
s1
、R
s2
和R
s3
独立地为C1‑
C5烷基,例如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正丁基锂、KHMDS、NaHMDS、LDA、叔戊醇钾、叔戊醇钠或其混合;(3)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代烷烃类溶剂、芳香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其混合,优选两种以上溶剂的混合溶剂,例如芳香烃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氯代烷烃类溶剂可为二氯甲烷、氯仿、1,2

二氯乙烷或其混合;所述芳香烃类溶剂可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或其混合;所述醚类溶剂可为乙醚、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基叔丁醚、乙二醇二甲醚或其混合;所述混合溶剂中芳香烃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体积比可为(1

10):1,例如3.4:1;(4)所述化合物A与所述钯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剑锋滕尚军冯建鹏吴天助蔡民民许峰倪友凤
申请(专利权)人:亚盛医药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