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铟柱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铟柱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红外应用的不断推广与发展,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要求探测器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好的目标识别能力。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子信号的光电器件,其中光电反应只在光敏元件上进行,而后续的信号处理过程则只涉及到电子学技术,因此红外探测芯片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元件。
[0003]由于目前CMOS集成电路工艺主要基于Si工艺制作,因此红外探测芯片需要与Si读出电路通过铟柱倒装焊互连技术进行混合集成,形成光敏芯片加读出电路的集成探测器模块。在每一个像元结构上制备对应的金属铟柱状电极,通过将读出电路的像元与光敏芯片的像元一一对准并挤压,使得读出电路像元与光敏芯片像元间通过铟柱与铟柱范德瓦尔斯力或铟柱与铟柱/金属电极热熔融焊接的方式,形成可靠电学连接,实现混合集成。因此,铟柱的尺寸、形貌、及一致性直接决定了读出电路芯片与光敏芯片间互连的连通率。
[0004]目前,红外探测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一芯片,所述芯片为所述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器件芯片或所述制冷红外探测器的读出电路芯片;S2,在所述芯片的部分表面上沉积介质材料层,以形成由所述介质材料层与暴露出的所述芯片的顶面围成的至少一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垂直于所述芯片顶面的截面形状呈凹型;S3,在所述沟槽中沉积铟柱材料层,以在所述芯片的表面上形成形状呈凹型的铟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红外探测器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材料层包括光刻胶或具有固化作用的SU
‑
8胶和Lift
‑
off光刻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红外探测器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材料层还包括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或硅酸乙酯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红外探测器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提供的所述器件芯片上还形成有多个器件隔离结构和被器件隔离结构分隔开的PN结结构,以及位于所述PN结结构对应的所述器件芯片顶面上的用于电性引出所述PN结结构的电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红外探测器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柱为形状呈中空的闭合环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且所述中空的闭合环包括圆环、椭圆环或者多边形环;所述铟柱为由分别位于所述沟槽的四个边角的定位柱组成的定位柱阵列,所述定位柱阵列的垂直于所述芯片顶面的截面形状呈凹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红外探测器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形成所述沟槽的步骤包括:S2.1,在所述器件芯片上形成第一光刻胶层,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中形成有第一开口,并使形成在所述器件芯片上的所述电极从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S2.2,在所述第一开口中形成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层的顶面;S2.3,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部分表面上形成第二光刻胶层,以使所述第一光刻胶层、第二光刻胶层与暴露出的第一金属层形成两个第二开口;S2.4,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沉积第二金属层或非金属的介质材料层,并去除所述第二光刻胶层,以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暴露出的所述电极表面的边缘位置上形成两个金属块,且所述金属块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层的顶面;以及在步骤S3中形成所述铟柱的步骤包括:S3.1,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沉积铟柱材料层,以在所述第一开口中形成形状呈中空的闭合环的铟柱;S3.2,去除所述第一光刻胶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伦,毛剑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