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78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螺旋连接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外侧包裹有筒体,所述筒体靠右位置上侧开设有上料口,所述上料口上侧固定连接容积结构;容积结构,所述容积结构设有增高架,所述增高架上端固定连接梯形口,所述梯形口中设有两块相同的挡块,所述挡块将梯形口最下侧空间均分成三份,整个装置消除了塑料颗粒上料中遇到静电大量吸附装置的问题,有效进行上料操作。行上料操作。行上料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注塑原料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金属材料被塑胶材料所取代,塑胶原料已经普遍用在汽车,家电,医疗,化工等行业,在汽车注塑件实用过程中,塑料颗粒的上料存在很大的静电,造成上料困难,而且上料效率低下。
[0003]授权公告号CN202122129201.X公开了一种微塑料颗粒上料烘干一体装置,其通过底板、支撑柱、顶板、烘干筒、固定架、固定杆、热风机和驱动机构,所述底板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正上方设有顶板,所述支撑柱顶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方设有烘干筒,所述底板上方等距设有固定架。本技术提供的微塑料颗粒上料烘干一体装置在进行烘干时,通过将微塑料壳体进行翻滚输送,让微塑料颗粒进行烘干时更全面,避免成团的颗粒粘连,内部的颗粒水分散发不出,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在输送时对微塑料颗粒进行筛分,将不同大小的微塑料颗粒分类进行输送,方便后续的加工处理,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塑料颗粒在内部烘干后产生大量的静电吸附在装置上,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堵塞问题,其次上料和下料过于复杂,装置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螺旋片带动塑料颗粒进行上料,然后利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配合筒体上湿润的棉布使得工作时空气湿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从而解决上料过程中大量静电产生使得上料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螺旋连接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外侧包裹有筒体,所述筒体靠右位置上侧开设有上料口,所述上料口上侧固定连接容积结构;
[0007]容积结构,所述容积结构设有增高架,所述增高架上端固定连接梯形口,所述梯形口中设有两块相同的挡块,所述挡块将梯形口最下侧空间均分成三份。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的最左侧设有密封片,且筒体的长度小于转轴的长度,所述转轴的最左侧设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内侧设有轴承座。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的靠左位置下侧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包括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一侧固定连接筒体,另一侧连接矩形框最下端,所述导流片与筒体连接处设有弧
形挡块,所述弧形挡块将导流片与矩形框两侧的空隙遮挡。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旋片的表面连接有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所述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的毛刷长度为1cm。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上端铺设有一层棉布包裹,且该棉布时刻保持湿润状态。
[0012]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顺着螺旋片呈弧形分布,且螺旋片的前后两侧均覆盖有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螺旋片带动汽车注塑用原料颗粒进行搅拌上料,使得颗粒分布更加均匀,而且在螺旋片上设置有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可以有效去除塑料颗粒之间的静电,减少颗粒静电粘附在筒体壁和螺旋片上,使得上料效率更高。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容积结构,利用大开口的梯形口来进行上料,然后对梯形口内设置挡块是为了更好的对塑料颗粒进行分流,上料更加有续。
[0016](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筒体外侧包裹一层湿润的棉布,利用电机工作产生的大量热量来蒸发棉布内含有的水汽,使得该装置所处的空间内湿度较大,减少静电的产生,而且设置在外侧也不会影响内部塑料颗粒的均匀上料,原理简单,实用性强。
[0017]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有效消除汽车注塑颗粒之间的静电,可以有效均匀上料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汽车注塑原料上料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容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下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上螺旋连接有螺旋片12,所述螺旋片12外侧包裹有筒体13,所述筒体13靠右位置上侧开设有上料口14,所述上料口14上侧固定连接容积结构2;
[0025]容积结构2,所述容积结构2设有增高架21,所述增高架21 上端固定连接梯形口22,所述梯形口22中设有两块相同的挡块23,所述挡块23将梯形口22最下侧空间均分成三份。
[0026]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筒体13的最左侧设有密封片231,且筒体13的长度小于转轴11的长度,所述转轴11的最左侧设有固定轮111,所述固定轮111内侧设有轴承座112,将
筒体13前后进行密封,放置汽车注塑颗粒从筒体13两侧掉落,影响装置上料效率;
[0027]所述固定轮111是为了承接转轴11的放置位置,在其内侧设有轴承座112可以在不影响转轴11转动的情况下,保护和更好的安装转轴11的高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28]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筒体13的靠左位置下侧设有下料口 232,所述下料口232包括导流片233,所述导流片233一侧固定连接筒体13,另一侧连接矩形框234最下端,所述导流片233与筒体 13连接处设有弧形挡块235,所述弧形挡块235将导流片233与矩形框234两侧的空隙遮挡,下料口232用来对汽车注塑颗粒进行下料,而且导流片233与矩形框234之间设有弧形挡块235可以在有效承接塑料颗粒的同时可以人工观测到下料颗粒的情况,而且不设置闭合的下料口,是为了更好的散热,防止内部湿度过高影响塑料颗粒的分散和上料。
[0029]进一步,所述螺旋片12的表面连接有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121,所述感应式静电消除毛刷121的毛刷长度为1cm,感应式静电毛刷121 设置在螺旋片12上不仅可以防止因为毛刷的软度夹持住塑料颗粒影响搅拌效果,而且还可以确保上料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上螺旋连接有螺旋片(12),所述螺旋片(12)外侧包裹有筒体(13),所述筒体(13)靠右位置上侧开设有上料口(14),所述上料口(14)上侧固定连接容积结构(2);容积结构(2),所述容积结构(2)设有增高架(21),所述增高架(21)上端固定连接梯形口(22),所述梯形口(22)中设有两块相同的挡块(23),所述挡块(23)将梯形口(22)最下侧空间均分成三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3)的最左侧设有密封片(231),且筒体(13)的长度小于转轴(11)的长度,所述转轴(11)的最左侧设有固定轮(111),所述固定轮(111)内侧设有轴承座(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外饰生产用注塑原料颗粒连续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木林贺兴辉张炜洪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泰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