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978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拌合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54.32~477.9份、粉煤灰79.7~121.28份、硅灰79.7~121.28份、矿粉79.7~161.7份、粉煤灰漂珠36.6~54.9份、玻化微珠36.6~54.9份、页岩陶粒78.08~107.36份、粘土陶粒87.84~117.12份、减水剂6.45~9.675份、水107.6~143.4份;制备方法是:S1、将干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使得所有干料充分混合;S2、将减水剂溶于水后加入步骤S1中混合好的干料并使用搅拌机均匀混合,得到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粉煤灰漂珠与玻化微珠、页岩陶粒与粘土陶粒的配合,降低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实现混凝土的轻质性,同时混凝土也具有工程结构所需的强度。凝土也具有工程结构所需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质高强混凝土是利用人造或天然轻质骨料代替普通密度骨料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火性能好、耐久性能好以及隔热保温等性能。同时,由于生产轻骨料和配制轻骨料混凝土的时候,利用了大量的粉煤灰、硅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随着目前建筑物层数不断增多、结构跨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要求混凝土强度高、密度低,而普通混凝土自重大,占建筑物总荷载比重很大,因此减少混凝土自重显得更加重要。
[0003]中国专利CN114804918A公开了一种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陶粒混凝土,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210~230份,矿粉70~90份,粉煤灰50~70份,机制砂390~410份,石屑760~780份,页岩陶粒290~310份,外加剂10~20份,水140~160份。该专利技术达到了LC30的强度等级,是一种轻质高强且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新型建材,将该专利技术陶粒混凝土应用于叠合楼板后浇层中形成结构

保温一体板是建筑产业化与绿色建筑的一次完美结合,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抗压强度只达到30MPa左右,具有强度不高的缺点。
[0004]中国专利CN112266210A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轻质高强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水泥、硅灰、粉煤灰、矿粉、河砂、陶砂、页岩陶粒、水;所述页岩陶粒包括粒级为0~9.5mm的细陶粒和粒级为9.5~19mm的粗陶粒;所述细陶粒和粗陶粒的质量比为(3~7):(3~7)。该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级配的页岩陶粒作为粗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松散空隙率,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由于流动性较差,具有拌合困难,无法成型的缺点,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不同品种轻集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选择黏土陶粒和页岩陶粒轻集料作为配制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骨料;将陶粒和玻化微珠结合用于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能显著降低混凝土容重、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具有流动性能好,泵送性能良好,易于实际应用特点。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54.32~477.9份、粉煤灰79.7~121.28份、硅灰79.7~121.28份、矿粉79.7~161.7份、粉煤灰漂珠36.6~54.9份、玻化微珠36.6~54.9份、页岩陶粒78.08~107.36份、粘土陶粒87.84~117.12份、
减水剂6.45~9.675份、水107.6~143.4份。
[0008]所述粘土陶粒为5mm

20mm粒径连续级配,表观密度为710kg/m3,堆积密度为350kg/m3,筒压强度为2.8MPa;页岩陶粒为5mm

20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653kg/m3,筒压强度为5.5MPa。
[0009]所述玻化微珠为0.5mm

1.5mm粒径连续级配,容重为50

200kg/m3,吸水率为20%

50%;所述粉煤灰漂珠为10um

500um粒径,容重为250

450kg/m3,堆积密度为0.3

0.5g/m3。
[0010]所述水泥为P.O 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0011]所述粉煤灰为F类Ⅰ级粉煤灰。
[0012]所述矿粉为S95级矿渣粉。
[0013]所述减水剂选用SPT

A80W全效型超塑化剂。
[0014]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将水泥354.32~477.9份、粉煤灰79.7~121.28份、硅灰79.7~121.28份、矿粉79.7~161.7份、粉煤灰漂珠36.6~54.9份、玻化微珠36.6~54.9份、页岩陶粒78.08~107.36份、粘土陶粒87.84~117.12份加入搅拌机中搅拌,使得所有干料充分混合;
[0016]S2、将6.45~9.675份的减水剂溶于107.6~143.4份的水,得到减水剂拌合溶液,再将步骤S1中混合好的干料掺入减水剂拌合溶液,并使用搅拌机均匀混合,得到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
[0017]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利用人造或天然轻质骨料代替普通密度骨料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火性能好、耐久性能好以及隔热保温等性能,可以有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陶粒与玻化微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玻化微珠容重小于粉煤灰漂珠,但需水量大于粉煤灰漂珠,且流动性能更好,能够将混凝土自身容重降低。
[0020]3、本专利技术选用粘土陶粒与页岩陶粒同时作为混凝土的骨料,粘土陶粒筒压强度低于页岩陶粒,但体积密度小于页岩陶粒,在降低了混凝土自重的同时,还能保证其抗压强度。
[0021]4、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实施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为1450~1680kg/m3,28d抗压强度为36.5~48.5MPa。
[0022]5、本专利技术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掺入具有高活性火山灰效应的工业固废,如硅灰、矿粉、粉煤灰等,用来降低水泥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粗骨料用量少,回收破碎和重复使用更加容易,更好地实现资源可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6的性能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拌合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477.9份、粉煤灰
79.7份、硅灰79.7份、矿粉79.7份、粉煤灰漂珠47.8份、玻化微珠47.8份、页岩陶粒97.6份、粘土陶粒97.6份、减水剂6.45份、水107.6份。
[0027]所述粘土陶粒为5mm

10mm粒径连续级配,表观密度为710kg/m3,堆积密度为350kg/m3,筒压强度为2.8MPa;页岩陶粒为3mm

8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653kg/m3,筒压强度为5.5MPa。
[0028]所述玻化微珠为0.2mm

1mm粒径连续级配,容重为63kg/m3,吸水率为28%;所述粉煤灰漂珠为100um粒径,容重为350kg/m3,堆积密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54.32~477.9份、粉煤灰79.7~121.28份、硅灰79.7~121.28份、矿粉79.7~161.7份、粉煤灰漂珠36.6~54.9份、玻化微珠36.6~54.9份、页岩陶粒78.08~107.36份、粘土陶粒87.84~117.12份、减水剂6.45~9.675份、水107.6~143.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陶粒为5mm

20mm粒径连续级配,表观密度为710kg/m3,堆积密度为350kg/m3,筒压强度为2.8MPa;页岩陶粒为5mm

20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653kg/m3,筒压强度为5.5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化微珠为0.5mm

1.5mm粒径连续级配,容重为50

200kg/m3,吸水率为20%

50%;粉煤灰漂珠为10um

500um粒径,容重为250

450kg/m3,堆积密度为0.3

0.5g/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 52.5普通硅酸盐水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F类Ⅰ级粉煤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S95级矿渣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选用SP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张德状唐然华成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